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系统后评价报告编制内容的探讨
2016-03-13熊向阳
熊向阳,蔡 辉,陈 刚,李 舟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20)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系统后评价报告编制内容的探讨
熊向阳,蔡辉,陈刚,李舟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20)
通过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系统后评价体系的研究,建立了相关评价主要内容,即评价依据、项目概况、工艺选择评价、运行效果评价、项目目标和可持续评价、风险分析及评价、责任主体的分析评价、项目后评价结论和建议等,为行业内垃圾渗沥液后评价报告编制和体系完善提供参考。
渗沥液;后评价;主要内容;参考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系统后评价主要目的:一是对处理系统整体评价;二是分析主要问题;三是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和建议;四是为建设方提供全面的运行管理等参考依据。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2014年承接的南方某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系统后评价报告,针对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系统工艺路线特点,对后评价报告编制内容、相关分析方法、评价方式等进行研究,形成了适合国内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系统后评价报告编制内容基本框架。
1 评价依据
主要目的: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客观分析,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划清责任,提出改进措施,为现状和后续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主要意义:对处理系统多方面分析和评价,明确责任主体;对处理系统运行过程技术分析及评价,为后续运行提供技术参考;对运行过程管理分析及评价,为后续完善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地方政策、专业标准规范、项目有关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文件、现状渗沥液处理系统运行资料等。
主要范围:渗沥液由收集到出水排放全过程技术、环境、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主要内容:评价依据、项目概况、项目工艺技术选择决策评价、项目运行效果评价、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风险分析及评价、责任主体的分析评价、项目后评价结论和建议等。
主要程序: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可按照项目确定、确定工作方案、组成编制小组、现场调研、调阅资料及数据、分析评价、评价结论、编写评价报告、专家审核及修改并完成报告书等程序开展工作。
2 项目概况
主要包括项目业主(监管方)和运行方等基本情况,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及建设情况、运行情况等。其中渗沥液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应包括收集设施、调节池及处理设施的设计及运行情况(主要设施、设备配置及相关参数、进出水水质运行记录、污泥浓缩液的产生量及处理处置方式等)。
3 工艺选择评价
进水水质分析主要包括利用主要污染物指标变化曲线,结合水质可生化性、氨氮变化规律及碳源等量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工艺按照现状工艺流程进行各处理单元工艺原理和运行控制等方面分析。
处理工艺总体评价可按照工艺成熟性、先进性和管控性等方面评价,可按照生物处理单元、膜处理单元、污泥及浓缩液处理单元等分别考虑,评价方式按照有利和不利因素2方面评价。
其中生物处理单元有利因素包括出水水质稳定性,剩余污泥产生量,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能力,操作管理控制等方面;不利因素包括处理工艺外供措施及对不利因素适应能力,反应控制过程及运行中出现问题的频率,处理工艺对不利因素的冗余性等。
4 运行效果评价
运行效果评价应包括水量控制、调节池、生物处理单元、膜处理单元、污泥及浓缩液处理单元的运行效果评价,能耗评价,主要效益评价等。
水量控制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垃圾填埋场截洪沟断面尺寸复核,评价雨水流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现状有利于和不利于减少渗沥液产生量措施;运行效果评价。
调节池运行效果评价主要包括调节过程分析,有利于后续稳定进水措施分析;不稳定因素分析包括渗沥液产生量规律性变化对处理工艺的影响,“覆膜”调节池水力停留时间对水质变化的影响等;运行效果评价。
生物处理单元运行效果评价包括设计参数与现状运行参数的比较,处理单元生物脱氮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具体问题,进水、出水水质对工艺路线设计符合性评价,外界被动干预条件配合性评价,处理单元内部优势菌群对外界所提供的控制条件变化适应性评价,处理单元内部对外界不利影响因子积累程度应对性评价,设计参数整体协调性评价,处理设施布局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评价,实际运行中处理量减少与处理单元影响因素对应性评价等。
膜处理单元运行效果评价包括设计参数与现状运行参数的比较,主要问题分析,处理单元与前续处理工艺适应性评价,膜污染控制对处理单元产水量影响评价,源头控制膜污染的措施评价,运行过程中产水率综合分析等。
污泥及浓缩液处理单元运行效果评价包括主要问题分析,现状处理方式对渗沥液处理工艺间接影响等。
能耗评价主要包括能耗分析,按照“综合评分法”对处理系统各耗能指标进行分值评价并判定耗能类型。
主要效益评价主要包括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
5 项目目标和可持续评价
项目目标评价主要包括控制目标(处理规模、达标出水量、浓缩液产量、污泥产量、出水标准、出水回用率等),目标问题分析及评价。
可持续性评价主要包括处理系统运行所消耗原料使用情况,处理系统运营产生的废弃物处理和利用情况,处理系统可改造性(技术可能性、经济可能性等)。
6 风险分析及评价
风险分析及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风险因素(资源风险、技术风险、工程风险、管理风险、外部协作条件风险等),风险分析(灾难性、严重、较大、一般等4层次分析),风险评价及防范对策等。
7 责任主体的分析评价
项目若由业主、监管方和运营方组成,应进行责任主体的分析及评价。项目业主责任分析评价主要包括考核目标体系建立、相关管理制度、职能分工、应对突发事件掌控能力、垃圾处理费收取及对现场运营方补贴费拨付、对项目监管方的考核、不存在影响垃圾处理场正常运行的因素等方面。
监管方责任分析评价主要包括协助业主完善各项制度、提供相关支持、主动化解运行管理中的矛盾和冲突、公布运营情况及数据、安全工作例会制度等。
运营方责任主体分析评价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和设备配套、管理人员配备、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针对问题解决方式等。
8 项目后评价结论
主要包括项目成功度评价(设计评价、处理工艺选择评价、可管控性评价、维护性评价等),项目后评价结论(处理技术选择与管控体系协调性、现状运营管理能力与整体管控协调性、生物体系内部优势菌群对不利环境适应性、处理系统副产物处理处置、处理系统设计目标值实现、处理系统可持续与环境效益协调)。
9 项目后评价建议
主要包括相关问题处理措施(前端水量及水质控制及管理措施、处理系统控制及管理措施),建议(技术改造处理规模核算、处理技术路线难点问题、垃圾渗沥液处理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和行业动态、技术改造处理工艺选择)。
1 0结论
1)目前国内渗沥液处理设施在运行中出现一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针对问题解决方式欠缺的情况下,处理设施长期运行出现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等情况,直至需对现有处理设施技术改造。因此,需建立相关的后评价体系对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及评价,为后续处理系统的运行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
2)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后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本研究结合工程项目,具有一定代表性,为垃圾渗沥液后评价报告编制和体系完善提供一定借鉴。
Post Evaluation Report Content of Leachate Treatment System in MSW Landfill
Xiong Xiangyang,Cai Hui,Chen Gang,Li Zhou
(China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 Co.Ltd.,Beijing100120)
According to study the post evaluation of MSW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system,the main content of relevant evaluation wasestablished,including evaluation basis,project profile,processselection evaluation,operation effect evaluation,project objective&sustainable evaluation,risk analysis&evaluation,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responsibility subject,as well as,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of post evaluation,etc.which provided reference for post evaluation report compilation of MSW leachate and itssystem completion.
leachate;post evaluation;main content;reference
X705;X824;X820.9
A
1005-8206(2016)03-0064-03
熊向阳(1973—),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固体废物处理方面的设计及研究工作。
E-mail:xiongxiangyang2002@sina.com。
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