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墨烯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6-03-13张彩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市100728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6年5期
关键词:粉体石墨复合材料

张彩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市 100728)

石墨烯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彩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市 100728)

综述了近几年石墨烯的研究进展、制备方法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物理法能得到高质量的石墨烯,但不能大规模生产;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石墨烯的形貌和性能受基体影响较大,综合制造成本较高;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的石墨烯的成本较低,可大规模制备而且适用于制备高分子复合材料,但其分子结构受到破坏且易发生团聚。依托中国企业和院校等研究机构的合成材料研发平台,结合国内丰富的天然石墨资源,提出了石墨烯在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石墨烯 制备技术 应用 复合材料

石墨烯以其特殊的结构,突出的导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电性能而备受关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一些跨国企业纷纷出台鼓励政策或筹集重资支持石墨烯产业的发展,期望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2015年11月20日,《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1]中强调,突破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的关键技术,并加大推广应用。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合成材料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上下游一体的产业链更加完善。开展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可以在新材料领域快速有效地取得专利突破,并将其应用在已有产业链,形成规模化产业。本文综述了石墨烯制备技术、国内石墨烯研发及生产状况、国内开展石墨烯工业化研究的有利条件,提出石墨烯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

1 石墨烯制备技术及应用

石墨烯的生产方法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微机械剥离法属于物理法,能得到高质量的石墨烯,但其尺寸较小且不能大规模生产。目前,批量生产石墨烯的方法采用两种化学方法:一种是化学气相沉积法[2],该法以Ni,Ru等过渡金属为基底,甲烷、乙烯等小分子含碳气体在高温、气态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在基底表面生长出石墨烯,主要用于制备高品质电子器件用石墨烯薄膜。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形貌和性能受基底影响较大,而且基底材料价格昂贵,制造成本高。二是化学还原法[3],采用浓硫酸和发烟硝酸等强酸,将天然石墨进行氧化处理得到石墨氧化物后,通过热力学膨胀或者强力超声进行剥离,得到单个石墨氧化物,最后利用联氨、水合肼等将石墨氧化物还原,所得产品主要用于制备石墨烯微片,称为功能化石墨烯,成本较低且可大规模制备,不足之处是石墨烯的分子结构受到破坏且易发生团聚,使产品很多性能与理论值有很大差距;但由于石墨烯微片具有一定含氧官能团,与树脂等高分子基体结合力强,适用于制备高分子复合材料。

2 中国石墨烯的研发及生产现状

以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为代表的科研单位和高校对石墨烯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并涌现出一大批相关企业。2013年7月,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江苏、浙江、深圳、上海、山东、福建、辽宁、重庆、黑龙江与中国科学研究院等以多种形式建立了产业技术联盟,在无锡、青岛、深圳和宁波建立了4个产业创新基地。截至2014年,共申请专利5047件[4],其中,复合材料占37%,制备技术占29%,电子器件占17%,电池领域占17%。

目前,中国已有50多家有关石墨烯制备及相关应用开发企业[5],主要集中在规模化制备技术和下游商业化应用对接两方面,初步掌握了国际主流制备方法,产品指标满足低端应用需求。从事石墨烯薄膜产业化方向的代表公司有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产品以薄膜为主。其中,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投产年产3万m2的全球最大规模石墨烯透明导电膜生产线,2016年计划达到20万m2,产品主要用于触摸屏、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透明电极领域;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以生产触控产品为主,2013年12月形成年产500万片石墨烯触控产品;2013年2月26日,上海南江(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共同出资成立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将以该公司作为平台,推进大面积单层石墨烯的产业化应用和开发,目前,正在开展建设100万m2薄膜生产线的前期工作。以天然石墨为原料,从事石墨烯粉体产业化的代表公司有: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3年实现了国内首条大规模制备、全自动控制的粉体石墨烯生产线,目前,石墨烯粉体产能为100 t/a;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引进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石墨烯产业化技术,于2013年底建成了300 t/a石墨烯生产线,二期建设完成后,年产能将达到1000 t;东莞鸿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两条万吨级石墨烯浆料生产线,年产石墨烯粉体约3 000 t;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年产百吨级石墨烯粉体及其浆料的生产线;黑龙江华升石墨股份有限公司拥有100 t电弧法石墨生产线和500 t氧化还原法生产线;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建有年产30 t石墨烯粉体的生产线,而且正在建设年产300 t石墨烯粉体生产线。

3 石墨烯产业发展方向分析

层数、形态不同的石墨烯,具体应用领域不同,相应的各领域产业化进度也不相同。以天然气为原料,用化学沉淀法生产的石墨烯薄膜批量生产了石墨烯触控屏约为14 cm,适用于手机屏幕,江南设计院的产能约10万片/a。2015年3月,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发布3万部批量生产的石墨烯手机[6],但成本比同性能手机贵1 000元,性价比和市场尚待验证。以天然石墨为原料,采用化学还原法生产的石墨烯微片,主要应用于电池材料、功能涂料、导电油墨和散热膜,由于产品大部分为少层或多层石墨烯混合物,虽然建成了多条百吨级生产线,但存在着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经济推力。

石墨烯制备水平和应用水平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复合材料、微电子材料、显示屏膜材料和电子元件等在短时间内均不能实现产业化。研发主体以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主,偏重于基础科学而非实用技术,高端生产工艺不成熟,尚无法实现低成本,而下游应用主体缺乏积极性,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从发展水平预计,在手机等电子类产品的应用主要需克服制备技术的难关,也是研究的热点方向,在未来1~2年会有所突破。石墨烯复合材料和石墨烯能源类产品对石墨烯质量和应用技术均有一定要求,3~5年内会有所突破。电子元件领域的应用对石墨烯的质量和技术要求最高,也最难以实现,工业化应用约在10年后。预计到2020年,石墨烯全球市场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以上,2014—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为44%[7]。2015年10月30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的总体目标是“2020年形成百亿产业规模,2025年整体产业规模突破千亿”。

4 中国开展石墨烯研究的优势

4.1雄厚的研发和销售力量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生产和消费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高等院校等在机理研究和加工应用等领域形成了系列专利技术。利用自产和进口合成材料,拥有完整的上下游一体化产销研链条,产品基本覆盖下游应用领域。以聚烯烃和聚酯为龙头的普通塑料、聚碳酸酯等工程塑料、7大系列合成橡胶、涤纶、高端碳纤维和对位芳纶等领域均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以天然石墨为原料的石墨烯微片主要用于功能涂料,导电、导热、环保、医疗等复合树脂、橡胶、合成纤维改性等领域,如果与中国现有产业链结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研发、生产、销售、加工应用等优势,开展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和推广,成为“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和化工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的难得机遇。

4.2良好的石墨资源产地

据统计,世界石墨储量约为20.00亿t,其中,晶质石墨约8.00亿t。中国石墨储量居世界第一,晶质石墨总储量约4.73亿t。2015年,中国天然鳞片石墨产量约60万t,主力消费市场是耐火材料市场,出口25万t,均价1 026美元/t。黑龙江省储量占全国的60%左右,基本属于鳞片石墨,大片比例低,韧性好,含铁量低,是制备氧化石墨烯的优良原料。目前,黑龙江省的石墨资源基本由政府统筹规划,已建成多条石墨烯粉体生产线。中国天然石墨资源储量分布情况[8]:黑龙江省占约60%,山东省占22%,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河北省占8%,四川省、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6%,吉林省和辽宁省占3%,河南省占3%,其他省份占3%。

5 石墨烯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及研究方向

5.1抗静电塑料

通常,高分子材料表面电阻率大于1 012 Ω·cm,抗静电包装材料要求表面电阻率为107~1 011 Ω·cm[9],通常使用碳黑作抗静电剂,填充的质量分数高达15%[10],对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表面光洁度有劣化影响。此外,碳黑易从基体中析出,从而造成电子器件短路等问题。因此,业界一直在尝试使用具有更高导电性能的纳米碳材料(如碳纳米管)作为抗静电剂,可以将石墨烯抗静电塑料母粒作为研发方向。

5.2电缆屏蔽树脂

随着国家输配电等级的提高,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网电流稳定性降低,电缆中过氧化物的放热和局部放电问题日益突出。石墨烯拥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高比表面积,建议研究机构重点开展电缆屏蔽树脂中石墨烯的添加比例、均匀分散等研究。利用研发和生产机构重点解决加工成型等难题,快速形成专利,并在电缆加工和生产企业推广应用。

5.3合成橡胶添加剂

美国Vorbeck Materials公司开发了“Vor-x”石墨烯导电添加剂,在橡胶中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Vor-x”石墨烯,其导电率达到0.3 S/m[11]。同时,石墨烯拥有极高的硬度,在橡胶中加入适宜比例石墨烯,可有效提高轮胎耐磨性,降低滚动阻力。

5.4抗拉伸改性树脂

石墨烯作为添加剂在树脂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如聚丙烯母粒/石墨烯、聚丙烯片材/石墨烯、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石墨烯等。欧洲Nano Masterd的项目组负责人表示[12],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石墨烯能把热塑性聚烯烃和聚丙烯的性能增强1倍,把质量分数为1%的石墨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提高80%。石墨烯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和色母粒能适应现有生产,为注塑、挤出和吹膜大批量生产零部件赋予新的特性[13]。美国Ovation Polymers公司已经推出了石墨烯热塑性色母料和复合母料[14]。此外,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导电石墨烯微片,聚碳酸酯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石墨烯微片就可达到导电级别[15];与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超导炭黑(价格为20多万元/t)性能相当。美国XG Science公司也提供导电石墨烯微片产品。

6 结语

中国在石墨烯机理、制备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产业布局尚处于研发阶段。随着应用研究的深入,石墨烯与高分子材料结合和相容的复合材料的理论基础不断得到突破,提高和完善了各项性能指标,应用领域逐步拓展,初步应用研究显示了优异的性能和独特的优势。结合低成本高质量生产技术,展示了丰富的下游产业链想象空间。因此,应继续深入开展应用研究。

[1] 三部委发布《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矿业,2016,25(1):130.

[2] 匡达,胡文彬.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2013,28(3):235-237.

[3] 曹志华,姜艳丽.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的进展[D].哈尔滨:哈尔滨学院,2012.

[4]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6—2020年中国石墨烯行业调研分析及市场预测报告[R].深圳:中商智业公司,2015.

[5] 赵社涛.石墨烯千吨级产业化的新策略和循环经济[J].粉体加工技术,2016(1):30-33.

[6] 刘政宁,张祎.全球首批3万部石墨烯手机在渝发布16G售价2499元[EB/OL].(2015-03-02)[2016-05-25]. http://www. cq.people.com.cn.

[7]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部.2015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5.

[8] 中国产业调研.2015年版中国石墨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R]. 北京:中国产业调研网,2015.

[9] 樊玮,张超,刘天西.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复合材料学报,2013,30(1):14-21.

[10] 谈述战,郭金明,陈丽娜,等.国内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产业化应用进展[J].新材料产业,2013,31(9):31-36.

[11] 李松,颜红侠,张梦萌,等.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3(6):23-26.

[12] Novoselov K S,Falko V I,Colombo L,et al. A roadmap for graphene[J]. Nature,2012,490(7419):192-200.

[13] 左萍萍,张玉龙,冯华峰,等.氧化石墨烯增强卡拉胶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34(3):692-697.

[14] 奚香荣,于朝生,林韡,等. 还原纳米石墨/聚氨酯导电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中国胶粘剂,2009,18(6):46-50.

[15] 洪江彬,吴敬裕,陈国华.聚碳酸酯/石墨烯微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电性[J].塑料,2012,41(4):1-3.

Research progress of graphene in composite material

Zhang Caili
(SINOPEC, Beijing 100728, China)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graphene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its preparation processes in terms of relative merits. Among which, physical method can be used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graphene in small scale; the 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of graphene prepared by chemical precipitation are affected by basal body with high production costs; the product made by chemical reduction is competitive in large scale production due to low costs and can be used to prepare high polymer composites, while whose molecular structure is prone to agglomeration.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graphene in composite material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R&D platform established by Chinese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abundant natural graphite resources in China.

graphene; preparation; application; composite

TQ 050.4+3;TQ 165

A

1002-1396(2016)05-0095-04

2016-03-27;

2016-06-26。

张彩丽,女,1971年生,199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现主要从事石化行业技术管理工作。联系电话:(010)59968930; E-mail:zhangcl@sinopec.com。

猜你喜欢

粉体石墨复合材料
《中国粉体技术》期刊入选WJCI
石墨系升温球的实践与应用
《中国粉体技术》期刊入选WJCI
浅谈现代建筑中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
石墨烯桑蚕丝变身传感器
包裹型SiO2/Al复合粉体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研究
超细钼铜复合粉体及细晶钼铜合金的制备
国产复合材料预浸料过程控制的认识与实践
民机复合材料的适航鉴定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