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教学在基础化学中的运用探析

2016-03-13张文智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516025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基础化学项目化教学高职

张文智(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516025)



项目化教学在基础化学中的运用探析

张文智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516025)

摘要:对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基础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索与实践,分析项目化教学的含义、关键、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将基础化学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以工作需求为导向,使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真正发挥基础化学对后续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作用。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基础化学;高职

基础化学是药学类高职高专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涵盖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两大部分内容,从药物开放研制到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化学知识、原理和技能做基础。然而,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理论知识模块内容多,且大部分理论没有很好地与专业衔接;技能实操模块学生自主操作时间短、重视程度不够等。这些问题使得基础化学成了一门走过场的学科,并没能很好地发挥其对后续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作用。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在认真研究并汲取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项目化教学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思考。

1 项目化教学的含义和关键

1.1项目化教学的含义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起指导和监督作用[1]。项目的整个实施由学生完成,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区别,主要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特点。

1.2项目化教学的关键

项目化教学的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合适的项目。选取的项目一定要符合学生学习现状,过于困难的项目会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过于简单的项目则丧失挑战性。因此,必须选择难易适中的项目,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亢奋状态。针对基础化学课程,选择的项目一定要有代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并且能够反映课程的基础性特质,以衔接后续专业课程为任务,围绕学生能力的提升来开展。

2 项目化教学在基础化学中的运用

2.1课程特点及学生情况

基础化学是药学类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学年学习的课程,分为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部分,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侧重理论知识,第二学期教学内容侧重实验技能操作,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重要实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高职教育以“应用”为主旨,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适用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基础化学是第一学年的专业基础课,包含理论与实验技能操作两大块内容,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灌输高职教育以“应用”为主旨的理念,势必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而,高职药学类专业学生情况与普通高校学生有所不同。以我院2015级药学专业为例,学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普通高中高考统招生,共228人,其中115人是文科生,占50.44%;另一种是三加技能证书班学生,是中专或者职业高中高考统招生,共96人。对于三加技能证书班学生及文科生来说,化学知识大部分停留在初三水平,有些学生因长时间没有接触化学,甚至连前20个元素符号都写不全。因此,鉴于高职特殊的学生构成,如果采取普通高校“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针对高职生现状,结合基础化学学科特点,笔者通过实践发现,项目化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2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

项目化教学的关键在于对项目的合理设计。针对基础化学的学科特点,教师必须先准确分析医药行业各职业岗位群要求的化学知识、技能基础,将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使课程具有较强专业针对性,选取如药物合成、生产反应必需的化学反应原理设计项目[2];选择药品检测必需的化学滴定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原理和技能等与药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项目来源,由浅入深地设计一系列符合学习渐进原则的项目供教学使用。第一学期选取溶液配制和标定、常压过滤、沉淀分离等基本操作设计项目,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第二学期选取药用氯化钠的制备、药用硼砂含量的测定、维生素C含量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pH的测定等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选取原则:以必需为准,加强针对性;以够用为度,加强实用性;维护科学性,反映先进性[3]。

项目任务实施过程如下:(1)创设与学生当前学习内容接近的情景环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真实情景,要求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2)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教授相关知识,提出项目任务及分析思路,以满足学生“知识迁移”的需要。(3)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项目解决要点,组织学生分组查阅文献,制定完成项目任务的方案。(4)按照项目方案,研究讨论,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完成项目,并记录操作流程。(5)教师观察与提问,各小组交流讨论,分析项目操作流程,完善不足。(6)教师最后对项目进行标准化演示,评价各组存在的问题,小组参考教师意见最终形成本次项目的规范化流程。

2.3项目化教学的质量评价

把项目化教学应用于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使知识点转化为项目,以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更好地体会知识的实用性。所以,项目化教学通过学生“整个动手操作”过程来评价最为合适。这里的“整个动手操作”包括学生一学年里每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占30%)和期末项目考核情况(占70%)。项目完成情况包括项目的设计、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的运用、良好操作习惯与职业素养、项目报告的质量等。期末项目考核时教师对项目设计若干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回答。此外,因为基础化学最主要的功能是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做铺垫,所以项目化教学质量评价还加入了专业课教师的反馈。根据下一学年专业课教师的反馈,评价基础化学是否为学生专业课学习提供保障,这也是项目化教学质量的最直接体现。

2.4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项目化教学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全国各高职院校实践证明,项目化教学是可取的。但在实施过程中,项目化教学又有一定的局限性。(1)项目化教学始终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法,对于需要系统讲解的理论知识,项目化教学并不能使知识得到纵向延伸。因此,只能选取一部分知识点进行项目化教学,如何通过项目化教学使学生达到纵向与横向双向发展,是今后的重点研究目标。(2)项目化教学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项目化教学强调对知识的运用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对学生项目实施节奏、进度与质量进行把控,这就需要其按照“双师”标准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与水平。(3)因项目化教学的特殊性,课前预习相当重要,只有预习到位,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特别是对项目的设计、解决方案制定等。然而,在项目化教学初期,学生未能完全适应这一模式,对于预习依然持可有可无的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引导学生重视项目实施前的预习工作,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3 结语

项目化教学运用于基础化学教学后,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增强了,特别是对知识的实际运用更好了。对于存在的问题,随着项目化教学的不断深化,笔者也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解决,使项目化教学得到完善,并尝试以基础化学为基点,在其他化学学科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志辉,郝峰,马丽娟,等.项目教学法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5(10):183.

[2]郭雪红,李彩云,李培凡.高职高专药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和实践[J].化学教育,2014(20):41-44.

[3]曾平莉,王东.药学类高职高专《基础化学》模块化、项目化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61.■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7-0055-02

猜你喜欢

基础化学项目化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浅谈基础化学学科特点及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现状
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高职基础化学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础化学》课程调研分析及建设思路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