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2016-03-13席淑华
邓 宇,徐 斌,孙 炜,刘 巍,高 倩,王 芳,刘 扬,席淑华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22)
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邓宇,徐斌,孙炜,刘巍,高倩,王芳,刘扬,席淑华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22)
摘要:为适应新形势下对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素质硬、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预防医学人才非常必要。拟对预防医学的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索与思考,提出将TBL引入理论课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其中,充分体现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及实际应用能力。设想施行综合设计性实验课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丰富实验课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改革成绩考核方式,在成绩考核方面采用形成性考核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TBL;综合设计性实验
环境与人口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特别是在十三五期间,环境污染的监测与相关疾病的防治将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因此,培养具备分析解决环境卫生问题能力的预防医学人才成为当今我国公共卫生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环境卫生学既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主干专业课,也是临床医学、口腔、影像、检验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对医学生在疾病的预防控制和临床服务过程中建立环境的观点、预防的观点和大卫生观念至关重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但是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教育体系大多数还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专业课的掌握不够深入,对于即将进行生产实习和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简单而缺乏创造性,不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公共卫生体系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既能保证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丰富实验课内容和形式、增加与实际工作接轨的内容来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成为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探索与思考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十分迫切与必要,改革目前的传统教育模式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1 将TBL教学法引入理论课教学
以前的理论课教学主要采用LBL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准确、系统、连贯地传播知识,但是对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低,而
1.1TBL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意义
TBL教学即Task-Based Learning,是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2]。TBL教学是美国教育学家Larry Michaelsen教授2002年在PBL教学模式基础上改进和创新并逐渐兴起的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的新型教学方法,主要以团队合作为基础,是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法[3-4]。TBL教学法强调的是有清晰学习目标的课前及课上的学习,既可以保证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1.2TBL教学法在环境卫生学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思考
拟在环境卫生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和要求在《环境卫生学》教材中选取合适章节,以小组讨论模式教学。教师提前布置任务并且根据教材内容设置若干开放性思考题,各组负责各自分配到的任务并且制作PPT,选一名代表在课堂上将本组负责的内容向全班学生及教师讲解,同时将本部分存在的问题及教师提前预留的思考题当堂解决。每组讲解完毕后,全班学生可根据教材内容及其所讲解内容提出问题并要求其解答。当所有小组都讲解完毕后,进行个人课堂测验。给每名学生发一份10分钟内完成的测验卷(10道单选题),10分钟后收卷并发放小组测验卷,每个小组15分钟内共同完成同一份试卷(10道多选题)。测试结束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对学生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表现进行课堂评价并打分,按比例计入考试成绩。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负责维持课堂秩序,防止学生偏离主题,以保障教学顺利进行。
2 施行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环境卫生学实验是环境卫生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课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观察及搜集信息能力,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及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综合实验报告的能力;不但可以提高环境卫生学整体教学效果,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及岗位胜任力,为将来从事疾病的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卫生检验检疫、环境安全评价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目前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1)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2)实验内容单一、枯燥乏味,且验证性实验居多。(3)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陈旧,严重脱离工作实际。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实验课教学进行了适当改革。
在实验课教学中引入综合设计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是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的一种开放性探索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只给出实验设计要求和现有实验条件(仪器设备、试剂等),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题目,综合多学科的知识来设计实验方案,运用已学知识技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5]。
在原有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开设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将单一、重复、枯燥的传统验证性实验按照大气、水体、公共场所等几大模块进行整合。针对每个模块,联系实际确定主题,每个主题包括若干综合设计性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实际情况选择实验题目。确定选题后学生查阅文献、自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实际操作、形成报告,教师给予指导,资深科研学者和用人单位专家对实验结果和报告进行考核。
所有实验结束后,各组在教师指导下,以科研论文的形式撰写出实验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将以上内容以PPT的形式呈现出来,每组指派一名代表在课上讲解。实验结果全组共享,组员在一起分析数据,但对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不得雷同。为保证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可在课堂上提问组员,了解组员的参与情况。
3 改革成绩考核方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成绩考核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过去我校只依靠期末理论课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这种方式过于单一片面,并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而且有很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反映,在学校所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严重脱节。所以为了全面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成绩考核方面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实行期末理论课考试成绩占60%,实验课成绩占30%,平时表现及出勤占10%的方式,其中实验课的成绩根据开题报告、实验技能及论文答辩3个部分评定,分别占30%、30%、40%。由实验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和科研论文的质量打分,并且根据学生课堂实验操作表现对学生进行打分。在每个课题的最后1个学时,可以邀请资深科研学者和用人单位专家当评委进行考核评分,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平时成绩是由平时出勤和课堂小测验共同组成的,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出勤率。
4 教学改革的意义及展望
通过对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为预防医学教学探索新方向。要想让预防医学教育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可行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望大大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和适应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在探索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我们应不断修改完善,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100-102.
[2]Michaelsen L K,Bauman K A,Fink L D.Team-based learning: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 in college teaching[M].Sterling(VA):Stylus Publishing,2002.
[3]Michaelsen L,Michael S,Dean X P.Team Based Learning:Small-Group Learning's Next Big Step[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Ine,2008.
[4]Wiener H,Plass H,Marz R.Team-based learning in intensive courseformat for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J].Croat Med J,2009,50(1):69-76.
[5]张小林,周美华,李茂康.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94-96.■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12-0014-02
基金项目:中国医科大学“十二五”第五批医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YDJK2015013)且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也较差[1],导致学生对本门课程兴趣不高,对所学知识没有深刻理解,而且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被严重抑制。在理论课中引入TBL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时刻感到自己是主体,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及实际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