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2016-03-13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

电子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矿山地质周期检测技术

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 刘 祥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刘祥

【摘要】矿山开采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测量的工作在于矿山安全管理,并研究了服务于矿山安全管理测量工作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关键词】矿山地质;检测技术;周期

0 引言

矿业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对矿山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并诱发多种地质灾害,破坏了生态环境[1]。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地制约经济的发展,而且威胁到了人民生命安全。

1 滑坡监测

1.1监测的方法

1.1.1绝对监测法

这一方法主要包括GPS测量法、近景摄影测量法、大地测量法等。绝对位移监测是通过测点的三维坐标,反映出其变形的位移量、位移速率与方位,其测量可在地表和地下监测。

1.1.2相对位移监测

相对位移监测主要运用在崩滑带、采空区、裂缝等地质特殊地带的监测。这一技术是通过点位间的具体变化进行检测的。具体表现为点间的张开、上升、下降等现象。

1.2监测网布设

布设监测网要因地制宜,主要是由监测点和线组成的,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结合了点、线、面的系统网络。

1.3大地测量网型的选择

十字型、多层型、任意型、放射型、方格型、对标型等是大地测量监测的主要网型,主要用于崩滑体监测[2]。对于网型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地质因素和崩滑体的规模、通视的条件、地形的条件及施测的要求。

1.4监测周期

监测周期一般为15天到30天。但在雨季、汛期、工期、变形加剧,这些情况出现时须加密监测的周期,测量的时间也要根据情况而变。

2 地裂缝的监测

水准标石需设在短水准线的起点,并与国家测量网相联。地缝的测量要与地震和地面沉降等同时进行,测量的的长度在200m,也就是每200m至少要出现一条监测线,监测线以直线为主,监测周期为30天,测量要满足误差允许范围,时间的单位为季,一年进行一次分析,建立分层沉降标准。

3 水土流失的监测

水土流失监测主要包括侵蚀类型、水土流失的危害及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这一监测是针对采矿过程中土壤和水土流失的监测措施。对于前者的监测在于自然因素和人为造成土壤破坏、剥蚀、沉积的过程,以及对目前情况进行的监测。关于水土的监测在于对水土治理成果和成效的监测。监测水土流失的意义在于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我国水土的信息,有助于政府对水土流失灾害的管理,有利于政府在发生灾害时得到第一手相关资料,为人民群众了解水土流失提供了依据。

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包括遥感监测法、地面监测法、调查监测[3]。

遥感监测方法是运用卫星等一些先进技术对水土流失开展的一种新型的监测模式。对于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监测,运用此方法能很快的达到监测的目的。检测周期为5至10年,如我国的长江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监测就用此类方法。

地面监测这种方法对于不同区域、地貌等进行的长期监测,该种方法是通过对实地实施的监测。

调查监测,顾名思义就是对发生水土流失的原因进行的调查,通过抽样统计达到监测的目的。

4 矿区环境的监测和评价

对于影响矿山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两点,分别是矿山周边的地质环境和矿山开采中出现的地质问题。在开采矿石的过程中,人为的对矿山周边的环境和地质形态造成了破坏,对进一步开采矿石形成了制约。矿区的建设和矿山的生产都应在保护地质环境的前提下实施。应当找出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矿的对策以及技术措施。

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因素具体包括气象水文、地层构造及矿床水文、环境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工程。在采矿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包括污染水土环境、破坏水资源系统的平衡、破坏植被和土地、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等。明确产生矿山环境破坏的形成原因、破坏的分布、发展的程度等,总结矿山工程中对地质环境产生的破坏和危害。同时对采矿的方式及选冶规划造成地质环境破坏的程度进行分析,并做出最终的评述。

影响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包括矿山开采中对土地资源产生的影响,例如造成水土流失、变更土地的原有功能、土地的荒漠化等[4]。另外对水资源的破环,造成了大量地下水的流失和污染,危害到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活动。在采矿活动中还会伴随着新的地质灾害发生,如地面的塌陷、地面裂分、泥石流等。

采用遥感技术对矿区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遥感技术能够得到大量的信息,包括地面水体的增减变化、废弃物对周边居民及农作物的影响、开采中产生的污染对植被的影响、排出的废水废气对植物的生长变化、气象以及生态问题的信息。根据不同时间段的遥感影像,可以完整的监测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地形地貌的变化趋势。这些信息无疑是庞大的、具体的、科学的而又可靠的,是对分析开采安全隐患的重要依据,也是改善矿区环境的重要手段。

5 结论

开展矿区环境监测对观察、判断和决策地下的开采安全隐患及采取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是制定地面环境保护措施的第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非煤矿山领域研究报告,2003-12-22.

[2]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市地质环境管理办法,2005-10-1.

[3]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2004-03.

[4]波波夫,聂姆金,王金庄 等.矿区复土中的矿山侧量[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矿山地质周期检测技术
矿山地质勘探工作及质量评估分析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特点及其治理对策
矿山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探讨
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数字频率计问题分析
用等效的思想求简谐运动的周期
矿山地质勘察和勘察灾害防治问题探讨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煤矿机电产品检测技术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红沿河核电站调试启动阶段监督性定期试验项目首次执行的安排与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