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培养料配方对滑子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

2016-03-13李爱科门庆永吴乃国朱庆春

中国食用菌 2016年1期
关键词:棉秆莒县玉米芯

李爱科,门庆永,吴乃国,陈 梅,朱庆春

(1.山东省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莒县 276500;2.山东省日照市经济作物站,山东 日照 276023;3.山东省莒县果庄鑫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山东 莒县 276519)

不同培养料配方对滑子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

李爱科1,门庆永1,吴乃国2,陈 梅1,朱庆春3

(1.山东省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莒县 276500;2.山东省日照市经济作物站,山东 日照 276023;3.山东省莒县果庄鑫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山东 莒县 276519)

我国引进滑子菇栽培时间较短,生产中常以阔叶杂木屑为主栽培料,配方较单一。通过设置滑子菇配方试验,探究不同培养料配方对滑子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除杂木屑为主料外,得出以棉秆粉、玉米芯为主料的滑子菇配方。该试验对充分利用当地农业废弃物,节约森林资源,开拓食用菌栽培料途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滑子菇;培养料配方;产量;效益;试验

滑子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丝膜菌科鳞伞属,为木腐生菌,多生长在阔叶树上,尤其是壳斗科的伐根、倒木上,能够利用分解木材、秸秆等原料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养分,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可利用硬杂木屑或棉秆、玉米芯等作为栽培料,再加麦麸、米糠、玉米粉等作为栽培料。为优选适合当地推广应用的滑子菇配方,于2014年在莒县果庄鑫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滑子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配方

配方1:棉秆粉50%、玉米芯36%、麦麸12%、石灰1%、石膏1%;配方2:玉米秸68%、麦麸28%、玉米面3%、石膏1%;配方3:玉米秸56%、玉米芯25%、麦麸15%、豆粕粉3%、石膏1%;配方4:棉籽壳65%、麦麸30%、玉米面3%、石灰1%、石膏1%;配方5:杂木屑83%、麸皮15%、石膏1%、石灰1%。

培养料料水比为1∶(1.45~1.55),含水量为60%~65%。

1.1.2 试验菌株

该试验所用品种为莒县果庄鑫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自行选育的滑子菇新菌株“JH-1”,该菌株经连续3年试验种植,具有适应性强、生物转化率高、菇型好等优点。

1.2 试验地点与试验条件

1.2.1 试验地点

该试验选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果庄镇后梭庄村鑫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基地实施,该基地已连续5年种植滑子菇,有成熟的滑子菇种植经验。

1.2.2 试验条件

该试验设置所用出菇棚为冬暖型日光温室,东西长60 m,南北跨度10 m,棚高2.8 m,棚膜上面覆盖草帘遮阳,棚内顺风搭设菇架,四周留有宽70 cm的作业道。菇架人行道宽1 m,菇架宽1 m,摆8层左右,层间距25 cm,底层距地面60 cm,上层距棚盖50 cm~70 cm。菇棚既能遮阳、保湿,又能透风、排湿。通风口、过道门口覆盖50目防虫网。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5种配方的培养基进行滑子菇生产,从滑子菇发菌情况、产量、生物转化率和收益方面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配方。2014年4月上旬生产试验菌包,菌袋规格为17 cm×38 cm聚乙烯菌筒,每袋装干料500 g,常压灭菌,接种室无菌操作,生产菌种采用紫穗槐枝条菌种。接种前使用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剂消毒(按A剂用药量0.25 g·m-3~0.3 g·m-3计算,A剂1.3 g需用B剂溶液5 mL溶解),用3%来苏尔水溶液(煤酚皂)进行表面消毒。利用恒温库房发菌转色,并且将发菌转色的菌包移入到冬暖型日光温室内开袋出菇。记录发菌期各配方的发菌天数和出菇期每天产菇量,通过前3潮菇的总产量,测算单个菌包的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按照高温期滑子菇每500克5.5元的价格测算产值。各个配方间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每个小区观察200个菌包。

2 试验结果

具体试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配方2发菌速度最快,配方5次之,配方3发菌速度最慢。生物转化率以配方5最高,为97.6%,以配方3最低,为87.1%。5个配方处理鲜菇收益从高至低依次为:配方5>配方1>配2>配方4>配方3,最高收益和最低收益相差为每袋0.68元。试验表明,以低成本棉秆粉、玉米芯复合料栽培滑子菇,其鲜菇产量、产值和收益与杂木屑为主培养料的配方相近,优于棉籽壳、豆秆粉和玉米秸主料栽培效果。

表1 不同培养料配方对滑子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3 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得出,利用阔叶杂木屑为主料的配方为滑子菇当前生产的最佳配方。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下脚料,可以选用棉秆粉、玉米芯作主要培养基质的滑子菇配方,原料来源充足,综合效益明显,适合于在我国棉花、玉米种植区进行推广应用。

S646.9

A

1003-8310(2016)01-0072-02

10.13629/j.cnki.53-1054.2016.01.021

李爱科(1974-),男,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jxjjzwz@163.com

2015-10-19

猜你喜欢

棉秆莒县玉米芯
夹持辊式棉秆拔取装置设计与试验
钟灵毓秀 千年莒县
自走式棉秆联合收获打捆机改进设计与试验*
棉秸秆力学特性和拉拔阻力研究
莒县红色文化调查报告
莒县高中化学微格教学展示在莒县四中召开
白银地区玉米芯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农科问答
得闲爱搓玉米芯
山东省莒县2003—2013年登记结核病流行特征及DOTS策略实施效果的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