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2016-03-13叶长玲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0期
关键词:城镇化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叶长玲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战略,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内生动力,是能够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王牌”引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飞速发展,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4.77%,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具有巨大持久的潜力。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劳动力的转移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也必然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从初始阶段-加速阶段-成熟阶段的演变过程中,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化水平急速提高-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转变,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城镇化的核心动力,伴随着城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城市化的进程会促进产业分工、产业重组及集聚,并进一步加快技术进步和提升创新能力,形成产业结构升级的强大动力,促进三大产业间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那么,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影响呢?安徽省作为中部的重要省份,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安徽省的重点工作,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安徽省经济发展和增长的核心动力,明确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对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1 安徽省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安徽省城镇化建设也初见成效,城镇化率从1995年的18.57%上升到2014年的49.15%,上升幅度为30.57%,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速阶段。按照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995—1998年为起步阶段,在此阶段城镇化水平缓慢上升,城镇化率由18.80%上升到21.72%;1999-2008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安徽省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加大城镇各个方面的投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由25.22%上升到40.50%,其中自2008年始城镇化率突破40%;2009-2014年为稳定发展阶段,城镇化率由42.10%上升到49.15%,安徽省城镇化进入稳定快速发展的轨道。

安徽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产业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从1995年到2014年,安徽省一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5年的32.26%下降到2014年的11.47%,降幅达到20.79%,下降明显;二产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95年的36.46%上升到2014年的53.13%,增幅达到16.68%,增幅较为明显,其中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比重逐年增大,这是安徽省近年来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结果;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趋势较为平稳,从1995年的31.28%到2014年的35.39%,变化幅度较小。1995年后安徽省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开始趋向平稳,明显可以看到,第二产业在中部崛起战略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政策影响下优势明显,而第三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也相对缓慢,总体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层次,未达到理想型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层次,安徽省产业结构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

2 实证分析

2.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城镇化率用UR表示,UR=城镇人口/常住人口;产业结构升级用IS表示,IS=二三产业增加值/GDP。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1996-2015)》。这里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取变量的对数形式,即:LnUR、LnIS。

2.2 ADF检验

为了准确衡量变量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对变量LnUR、LnIS进行ADF检验,使用Eviews8.0,结果如下表1。

表1 各变量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表

注:表中c表示常数项,t表示趋势项,p表示滞后期数。

由表1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序列LnUR、LnIS的ADF检验值均大于其对应的临界值,表明二者都存在单位根,即它们都是非平稳序列;而一阶差分序列▽LnUR、▽LnIS的ADF检验值均小于其对应的临界值,表明不存在单位根,即它们都是平稳序列。因此LnUR、LnIS均是一阶单整序列。

2.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下面选择滞后期3,对LnUR、LnIS两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

表2 序列LnUR、LnIS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

给定5%的显著性水平,拒绝“LnIS不是LnUR的格兰杰原因”,接受“LnUR不是LnIS的格兰杰原因”,即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推动城镇化发展,但城镇化发展却不一定带来产业结构升级。这是因为城镇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产业结构的升级能够带动城镇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城镇,使城镇化率提高。

2.4 协整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安徽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是否存在长期关系,进行协整分析,首先,利用OLS法估计回归方程,如下:LnUR=0.0752+0.2729LnIS

(3.5809)(15.3128)

D.W=1.0721

上述估计方程的F、t统计量均满足显著性水平为5%的统计显著性检验,如果其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则说明不存在伪回归现象。现进一步对上述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AIC最小的原则,选择滞后期p=1时的单位根检验形式,结果如表3。

表3 残差的平稳性检验

由表3可以看出,残差平稳性检验的ADF统计量值小于0.0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协整方程不是伪回归的结果,序列LnUR、LnIS线性关系显著,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上述估计的方程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安徽省城镇化率的增长,在其它不变的条件下,1994-2014年产业结构升级每调整1%,平均可以拉动0.2729%的城镇化率增长。

3 结论与对策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城镇化的核心动力,通过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安徽省产业结构总体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层次,未达到理想型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层次,仍需进一步优化升级。对此,提出如下对策:

第一,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深刻认识农业化的内涵,努力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同时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率。积极探索农业的多功能性,开拓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和循环农业等一三产业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把优化农业结构作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的主要途径,不断优化农业结构,产品调整,从而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第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传统工业的改造与升级,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在实行促进安徽省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政策措施中,要针对安徽省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对于皖中,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好,优势比较明显,应借助原有条件,应加强区域间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的合作,并以此为载体,促进产业链的发展,并注重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间要不断进行融合,同时,不断培育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领去,发挥带动和辐射效应。皖北作为安徽省的老工业基地,发展惯性大,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升级改造,因此,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利用其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从安徽省总体上,政府应该统筹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要素间的自由流动,合理配置资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第三,完善第三产业,加快推动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安徽省的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加强第三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安徽省第三产业结构层次。近几年,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安徽省的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同时面临着高污染、高消耗的状况,安徽省要转变观念,改变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战略,重视发展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第三产业。要紧紧把握第三产业的发展规律,科学进行规划,在保障住房和餐饮业、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仓储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旅游业和社会服务业,加快推动安徽省第三产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城镇化率。

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城镇化率改善安徽省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粗放进程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之举,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城镇的转型发展,增强城镇发展的持久动力,城镇化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升级,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加快产业转型,强化产城融合,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政策,是加强产业与城镇互动,推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

[1] 张占斌.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J].经济研究参考,2014(8).

[2] 郑有国,魏禄绘.中国城市化曲折进程原因探析[J].亚太经济,2013(1).

[3] 徐德云.产业结构升级形态决定测度的一个理论解释及验证[J].财政研究,2008(1).

[4] 魏后凯,张燕.全面推进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思路与举措[J].经济纵横,2011,(9).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安徽省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率关系实证研究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5.6%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