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鲒埼亭集》看全祖望与恩师李绂交游简论
2016-03-13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金 城[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从《鲒埼亭集》看全祖望与恩师李绂交游简论
⊙金城[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全祖望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一生著述颇丰,在清代学术史上有极大的贡献。谢山一生交游极广,好士出自天性,尤其是与恩师李绂的交游活动,不仅开阔眼界了谢山的视界,还对谢山的学识、思想及其思想发展都有深刻影响。
关键词:全祖望李绂交游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一字谢山,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一生著述颇丰,在清代学术史上有极大的贡献。其一生笔耕不辍,陆续完成了以下著作文集:《沧田录》《古今通史年表》、《经史问答》10卷、《鲒埼亭集》18卷、《鲒埼亭集外编》50卷、续补《宋元学案》100卷、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和《续甬上耆旧诗》120卷等。①学界对这位清代大儒的研究始于1905年,以刘师培发表的《全祖望传》②为标志,开启了20世纪对全祖望的研究,此后学界对于全祖望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2005年,为纪念全祖望诞辰三百周年,宁波市举办的“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将学界对全祖望的研究进一步推向高潮,并将参会论文整理后陆续出版了《越魂史笔:全祖望诞辰三百周年纪念文集》③和《史心文韵:全祖望诞辰三百周年纪念文集续编》④两部论文集,在深入揭示全祖望学术成就和影响,同时还探讨了传统学术向现代转进的新路向;⑤2008年时,俞樟华、潘德宝发表了《百年全祖望研究综述》一文,⑥对近百年来学者对全祖望研究成果进行了高度的概括,鞭辟入里。
前辈学者对全祖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著作整理、学术贡献、史学思想和民族思想上。就谢山广交天下之士的举动而言,这对谢山的思想和治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尚有可研究的余地。为此,笔者试图在前辈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谢山与恩师李绂的交游情况略作考述。
一、谢山早期的教育背景
谢山四岁至十三岁主要是受教于其父吟园,跟父亲授读《春秋》《宋史》《通考》《通鉴》等书,如谢山回忆跟父亲学习《礼记·正义》时的情景:
某少时从家君受《礼记·正义》,至“原壤之母死,登木而歌。孔子若为勿闻也者而过之。曰:亲者无失其为亲也,故者无失其为故也。”即愤然请曰:“是非夫子之言也,所贵乎圣贤者,植天经,扶地义,曾右彼自忘其父母,而我尚念故旧之谊者,是非夫子之言也。”家君:“善哉,孺子之问也,《檀弓》多诬圣,夫儒言之详矣,顾于此条未有及者。但即以为圣人果有此,则不磷不淄,唯圣人乃可。若圣人之博大,而自流于比匪之伤,此断不可者,孺子志之。”⑦
由此可以反映出,谢山在随父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为他日后的学术成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或为其日后得以广交朋友的要素。谢山十四岁时,开始接受正规的书院教育,为诸生,受业于里中董正国先生,在“三余草堂”学习。康熙五十九年(1720),十六岁的谢山走上科举之路。
二、恩师李绂简介
李绂(1675—1750),江西临川人,号穆堂,字巨来。康熙四十七年(1708),李绂参加江西乡试折桂解元,次年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至此踏上仕途,历仕康、雍、乾三朝内阁学士,曾任广西巡抚、直隶总督等要职。“历经康、雍、救三朝,内而卿贰,外而督抚,皆经屡任”,“扬历三朝,负重望四十余年”⑧。李绂一生著作颇丰,笔耕不辍,不仅是著名陆王学派的理学家,还是著名的方志学家,因此学术上被誉为“当时著名学者和科举名臣”。其代表著作有:《穆堂初稿》50卷、《穆堂别稿》50卷、《陆子学谱》20卷、《朱子晚年全论》20卷,以及《阳明学录》若干卷等;地方志作品有:《广西通志》、《畿辅通志》、《临川县志》,并自撰过《西江志补》、《抚州续志》等书。
李绂虽科举入仕,但本质上是一个文人,因此十分重视教育,“后世仿古立学,国学而外,郡县不咸建学。然未尝聚弟子员于学宫,其名列于学册而已,散而无纪,疏而不亲,课无与为程,业无与为考。后世学宫之士,德业之不古,若视此之由也。封疆大吏有加意于化民成俗者,就昔贤讲学之所立之书院。拔诸学之秀者,聚处其中。延经明行修之儒,为之山长,日省而月试之。其事若狭隘,而书院之士以聚处讲贯,而学业易成厂学成而散之各州县,皆足为后学之师,则其教也广,而民可化,俗可成矣。故书院非古,而教法之合于古,莫书院若也。”⑨并且李绂对晚生后辈好学之人,竭力扶持,奖掖后进,正因李绂秉性如此,其一生之中提拔、发现了不少人才,尤以其爱徒全祖望为代表。
三、相识相知到忘年交
谢山第一次应乡试,未能高中,但结识了主考官李绂,为今后二人亦师亦友的深厚情感奠定了基础。但是,谢山与李绂的深交并不是在杭州乡试期间,陈小辉、徐敏妮指出:康熙五十九(1720),谢山赴试杭州应试,李绂为主考官,虽与李绂有过接触,但是李绂对谢山并没有留下多深的印象,师徒二人真正深交是在雍正十一年(1733)。⑩是年,谢山为应会试而离乡去京,但时运不济,北闱不第。正如谢山回忆所说:“予以雍正癸丑春试报罢,束装欲归,前侍郎临川李公固留予使之应词科。”(11)李绂固留并为其安排住处,将紫藤轩东边作为谢山留京住处,其间二人经常相互切磋学问,“每日高春必相聚一室,或讲学,或考据史事,或分韵赋诗,葱汤麦饭,互为主宾。临川尝曰:‘是杨诚斋所谓三三径者也。’”(12)李绂不仅如此,还对谢山寄予厚望:
读来示二纸,反复援据,足征读书细心,俾卤莽者知警,幸甚,羡甚。方今诏求鸿博,足下真其选矣。足下博考之以求其合,固无庸博考,且鄙意亦不愿足下之为此也。足下天资高,倘能务为远大之业,则为益天下甚大。补亡订误,识其小者,虽不无小补于世,然为益亦仅矣。偶有末详,不妨阙之。凡于理无害者,固不必为之考究,费日力于此也。要之,望远者不见形,听声者不闻声。考订之事,不能无误,势所必至。而圣贤为学,初不重此。愚非敢轻考难,所望于足下者重也。虽然,此为足下谋之耳,若纂辑前贤事迹,则正得一事受一事之益。拙书固足下之疑而改正二条,其受益侈矣。(13)
终于,在乾隆元年(1736),谢山不孚众望,高中进士三甲三十六名,被任命为翰林院庶吉士。在京为官期间,谢山与恩师李绂来往密切,然而,二人在京师朝夕相处的时间并不多,约五年左右,其后谢山与恩师李绂因各种原因,不得不分开。之后,谢山与恩师李绂见少离多。
李绂认为谢山是“深宁、东发以后一人”(14),而谢山对恩师李绂的学术造诣亦是折服:“其经术皆足以经世务,指挥所至,迎刃而解。曾一出视漕,即为清运丁积年之害,至今遵行。而惜其所至,皆未有三年淹也。生平学道守旨,在先立乎其大者,陆学之教也。问谓予曰:‘吾苟内省不疚,生死且不足动其心,何况祸福;祸福又不足动其心,何况得失,以此处境不难矣。’予干诸生请业,多述公此百以告之,则泰山岩岩之气象,如在目前。一念及之,足使顽廉而懦立。”(15)不仅如此,李绂博学多才,对谢山的影响亦是深刻,谢山在回忆其师博学时表示出由衷的钦佩:“公以博闻强积之学,朝章国故,如肉贯串。抵掌而谈,知决溃堤而东注。不学之徒,已望风不敢前席。而公扬休山立,左顾右盼,千人皆废,未尝肯少接以温言。故不特同事者者恶之,即班行今亦多畏之。”(16)可见恩师李绂对谢山在学术和治学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谢山与恩师李绂多有书信来往,以此来探讨学术观点。这点在谢山的《鲒埼亭集》有所收录,如卷34《奉答临川先生序三汤源流札子》,卷43有《答临川先生问汤氏〈宋史〉帖子》,卷44有《奉答临川先生帖子一》、《奉临川先生帖子二》、《奉临川先生帖子三》、《奉临川先生帖子四》、《奉临川先生帖子五》,卷47有《答临川先生杂问》;又如乾隆六年(1741)六月,李绂任江南乡试主考官,谢山专程从家乡赶来拜访恩师,此时李绂身体抱恙,因此,谢山《鲒埼亭诗集》卷1有记《临川先生主试江南,中途得疾,入闱少愈,而并日阅文,失于调摄,未及毕事,神明顿索,不可收矣。予渡江视之,先生以三年别绪,絮语谆谆,莫非关注深切之言,而瞀乱无复诠次,为之悽怆。先生素康强,不料其至此也。舟中得诗三首》、《再送临川先生于扬关,神气困悴益甚,然临别犹推窗呼予者三,良可怅也》等诗,由以上诸多篇目的文章诗词可以看出谢山与恩师之间交流密切,这无疑对谢山的学术造诣产生了深刻影响。
乾隆六年(1741),谢山与恩师李绂在江南匆匆一面之后,再无见过面。乾隆十三年(1748),谢山回忆恩师对自己给予的厚望时,深感惭愧,“冉冉磋舵老,王黄绪莫寻。已知怜暮气,所愧负初心。怀旧纷多感,比时亦辍吟。自从邗上别,荒落到于今。(先生谬许予为深宁、东发以后一人,惭愧属望之殷。今末五十而衰,永怀知己,不禁抚然。)”(17)乾隆十五年(1750),李绂仙逝,享年76岁。谢山听闻恩师仙逝,打击之大,悲痛万分,以至于文笔不思,一年之后才从悲痛中走出,写了《穆堂先生下世,欲作挽章,不能尽所欲言,援笔辄泫然而止。冉冉一载,邗上寓中得三首,亦竞未足抒予痛也》一诗:
坡颖好兄弟,终身酻兖公。后来陈正字,没齿感南丰。薄植宁堪比,深恩实所同。重江素车隔,何时拜元官。
我有吁天语,苍苍远不闻。终难遗一老,殆欲丧斯文。大鸟临江介,妖星入梦分。最怜用世者,百折堂殷殷。
淮上分襟后,长愁十载多。心期已孤负,音问亦蹉跎。绝学知难绍,雄文定不磨。墓门虽寂寂,正气表山河。(18)
谢山一生交游极广,好士出自天性,正如他所言“余自束发出,交天下之士,凡所能工于语言者,盖未尝不识也。”(19)谢山与恩师李绂之间亦师亦友,形成了深厚的忘年交情,对谢山而言,李绂之学及立身处世,无疑对自己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他治学路上的引导者和榜样;李绂对亦徒亦友的谢山,将自己的所学相授,不仅开阔谢山的眼界,还对谢山的学识、思想及其思想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启迪,换言之,谢山在学术上的成就与恩师李绂的交往有着密切联系。
① 王永建:《全祖望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3—157页。
② 章太炎,刘师培等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③张嘉俊主编:《越魂史笔:全祖望诞辰三百周年纪念文集》,宁波出版社2005年版。
④张嘉俊主编:《史心文韵:全祖望诞辰三百周年纪念文集续编》,宁波出版社2007年版。
⑤林存阳、杨朝亮:《2005年清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6期。
⑥俞樟华、潘德宝:《百年全祖望研究综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5期。
⑦⑧(11)(12)(13)(14)(15)(16)(17)(18)(19)(清)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4页,第314页,第318页,第318页,第2764—2765页,第316页,第317页,第316页,第2253页,第2284—2285页,第363—364页。
⑨ (清)李绂:《穆堂别稿》卷30,(《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⑩陈小辉、徐敏妮:《李绂交游简论》,《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王永建.全祖望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章太炎、刘师培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张嘉俊主编.越魂史笔:全祖望诞辰三百周年纪念文集[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
[4]张嘉俊主编.史心文韵:全祖望诞辰三百周年纪念文集续编[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5]俞樟华、潘德宝.百年全祖望研究综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5).
[6]林存阳、杨朝亮.2005年清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6).
[7](清)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8](清)李绂.穆堂别稿(《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陈小辉、徐敏妮.李绂交游简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9).
作者:金城: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2014级研究生。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