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教育公益联盟(文昌)论坛

2016-03-12张继霞

社会与公益 2016年1期
关键词:助学公益受众

文_本刊记者 张继霞



2016教育公益联盟(文昌)论坛

文_本刊记者 张继霞

本次教育公益联盟论坛围绕社会热点教育公益相关话题进行讨论、解读,深入交流慈善教育及公益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机遇等内容。

2015年,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延续了持续发展的势头。同时,面对包括《慈善法》的审议和即将出台,互联网技术对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改变,教育公益组织越来越多开始关注更深层次社会会长问题和人的发展。本次教育公益联盟论坛邀请广东省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广东省雏鹰助学促进会周天华;社会与公益杂志社社长助理刘水平;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梁燕;海南省文昌市紫贝侬家慈善会会长陈仕楫;深圳市新浩爱心基金会、新浩集团总裁欧阳奕平;深圳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罗小玲,围绕社会热点教育公益相关话题进行讨论、解读,深入交流慈善教育及公益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机遇等内容。

话题:教育公益“一对一助学”的是与非?

2015年8月13日,百色助学网负责人王杰性侵幼女被捕。平时都在讨论如何防止女童被性侵的公益组织从业者们,对自己群体里出了这样的败类痛心疾首。一对一助学应该怎么做?助学中间人怎样监督?怎样协调捐赠者和受助人?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关注的问题。

“一对一”助学和其它很多公益项目一样,是一个解决教育发展领域相关问题的公益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寻找贫困学生、与资助者和受助者沟通等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有些助学组织为了更加“有效”管理,给受助孩子提供反馈信模板;有些受助者形成“依赖”,直接与捐助人联系索要更多的帮助……这些都是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方案解决。但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这些问题,就否定这个项目。

有很多捐助人愿意支持并参与“一对一”助学,一方面因为参与门槛比较低,另外就是资金的去向可见、可控。诚信培养和建设需要经历比较漫长的一段过程,尤其是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不管来自政府还是市场或者第三部门,太多的不诚信使得这个社会的道德信用现状堪忧。重新建立起信任体系需要从一些简单的事情做起。公众的接受和容纳,公益慈善组织的专业规范都需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些“一对一”助学组织就在长期稳定捐助人的支持和帮助下,逐步开展实施了诸如“一对一”心理陪伴、“教师培训”、“学生安全教育”等项目。有些“百年老字号”的公益慈善组织,仍然还在做“一对一”助学。它之所以有顽强的生命力,说明不管是捐助人,还是受助人,也包括公益慈善组织,其实都有需求。作为回应社会需求的公益慈善组织,有责任和义务设计相应的项目去满足这种需求。这本身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也就是说“一对一”助学本身不存在那么多是是非非。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用何种方法将这个项目管理得更加规范、有效,如何运用一些创新的思维去改进完善传统的手段。

寻找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是让更多的人一起加入“一对一”助学组织的途径。不仅公益圈包括社会公众都要对这个行业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只要不触及法律和道德禁忌,就应该用理解和接纳的心态鼓励其尝试和发展,至少不要随意去贴标签。而公益慈善组织自身要正视且不回避任何存在的问题,做好项目和机构的管理。社会公众尤其是与此直接相关的捐赠人,要对自己的捐赠行为负责,主动甄别募捐信息的真伪,不能因为几幅照片、几段煽情的文字,就一时冲动急于释放自己的爱心,一定“三思而后捐钱”;捐赠之后保持对所支持项目的适时关注,了解跟进项目的实施情况,盯紧资金的使用。如此才能既帮助到真正需要的人,又推动公益慈善组织不断完善提高。

广东省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广东省雏鹰助学促进会周天华会长:

西部雏鹰是中国最早开展“一对一助学”的慈善组织之一,迄今已经有10年的历程,资助中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2万多名贫困生。许多受助学生已经大学毕业,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开始回报社会。我们在实践教育慈善过程中主要重视了几个关键方面:

二是变“捐”为“借”。借助”工程彰显人本关怀。西部雏鹰打破传统帮助学生上学定位于“捐助”的说法,给予重新定位为“借助”。所谓借助:即资助人把钱“借”给有需要的困难学生,从而帮助其完成某个阶段的学业,而学生成年进入社会工作后无需把钱还给资助人,而是在有能力的时候把钱再“借”给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形成薪火相传,进行爱心接力! “借助”工程与以往“捐助”概念最大的不同,是资助人把善款借给学生,学生可以有尊严的接受。“捐助”则是资助人把善款无偿捐给学生,“捐”所间接表达的是一种“施舍”概念,学生有点委曲求全的被动接受。施与受和借与还相比,在人的尊严上学生更加倾向于接受后者,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人性化地传递着人类的爱心。

三是透明监督。真正意义上的点对点资助,善款由资助人直接汇入受助学生名下个人账号,慈善组织和学校不接触资助款,避免了因第三方带来的不透明。从而使“借助工程1+1计划”项目变成大家喜闻乐见的体验式公益,使参与者趋之若骛。

话题:如何运用新媒体提升教育公益品牌影响力?

教育公益组织要想立足于社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必须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近年来,新媒体作为新兴传播工具,快速发展并不断壮大,爆发出不可限量的生机和活力。在有限的品牌传播推广投入的现实条件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育公益组织的品牌影响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新媒体是教育公益组织公关造势的有效平台。一方面,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使其传播速度和广度呈现几何级递增态势,教育公益组织不仅可以实时向自己的粉丝进行传播,还可以通过粉丝们的新媒体人际网络,把信息辐射到其他对组织完全不了解的公众,从而扩大组织的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多元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使其在公关方面比传统媒体更具优势。

在新媒体的平台上,教育公益组织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传播方式,给公众更亲近、更完整的品牌认知;同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平等地发表意见,公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双向传递过程中成为主动的沟通者,更易于公众接受教育公益组织的品牌公关信息,增加认同感。

对于教育公益组织来说,公信力是最重要的品牌资产要素。公信力来源于公开透明,新媒体的开放性特点为教育公益组织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披露平台,教育公益组织通过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全面详实地向社会公开信息,增加透明度以便公众监督,满足捐赠者以及公众的知情权。新媒体的及时便捷性使其成为公众对教育公益组织进行监督的平台。依靠新媒体,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对教育公益组织的工作进行监督,不用实地深入教育公益组织。只要通过新媒体就可以轻松全面获得教育公益组织的收入支出状况、公益项目简介、执行情况等最新动态,保持信息的通畅与透明,维护品牌公信力。

新媒体的时空广泛性降低了参与公益的门槛。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覆盖的时空范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大大降低了公益传播的成本。在倡导公益观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供随时随地参与的平台,让公众更容易接触公益,形成“人人公益、随手公益”的氛围。

亲和是医者叙事和患者叙事的融通,即把医者认知疾病的客观世界和患者感受病痛的主观世界相互打通而呈现的境界。语言是达致这一境界的手段之一,我们的观察发现曼巴扎仓的医者不仅能够借助语言叙事与患者发生共情,而且超越语言付诸公益行动以缓解患者的疾痛。

社会与公益杂志社社长助理刘水平:

2008年世界上发生两件大事,一个是奥巴马通过网络成功拉到了非常多的小额的资本,使他成功的竞选成了美国总统。第二,汶川大地震壹基金通过网络的合作伙伴筹到了5000万人民币,这是新媒体对社会推动力的两个典范。

教育公益组织的主要传播受众包括政府部门、企业、新闻媒体、捐赠者、志愿者、服务对象等。如要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首先必须了解教育公益组织传播受众,分析、把握和满足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利用新媒体进行公益调研活动,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

基于新媒体搜集的数据并凭借新媒体的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专门的数据库,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全面铺设自身受众网络,延伸传播信息和提供服务的触角,进而动员和集成社会资源,通过数据创造价值。

相比传统的需求反映方式,通过新媒体受众可以更加便捷、即时地向公益组织表达诉求、对公益组织进行评价,公益组织与受众及时沟通,深入了解受众的现实需要,并即时给予正向反馈。近乎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沟通更畅通有效,促进了受众的正面品牌认知,提高受众满意度。

同时,新媒体的多样性为受众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公益体验。一是新媒体形象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不仅包括文字和图片,还有视频、语音,以及更加丰富的图片和表情符号等,公益信息可以制作成形式活泼、引人眼球的影像视频等,通过界面友好的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受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到公益组织的工作与活动,能满足当前受众对信息的全方位感受需求。二是新媒体丰富的传播技术发展出形态各异的公益参与形式,提高了公益传播的趣味性,把公益变成生活中“好玩儿的事”,提供多样的公益产品和贴切的公益体验,激发公众参与公益热情。三是新媒体服务目标受众经历的品牌体验故事。公益组织提供的公益产品和服务,除了小范围的受众(比如志愿者、公益参与者和公益服务对象)有直接体验外,通过新媒体可以传递富有人情味和感染力的故事,让捐赠者获得成就感,感受自我价值,同时打动社会公众,提高教育公益组织知名度和影响力。

话题:教育公益组织需构建生态圈

据《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所占比例仅为27%,教育发展不均衡加剧了数千万留守儿童及流动儿童的困境。

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职业教育的比例近4年来持续走低,与国家的政策导向1∶1分配背道而驰。毫无疑问,仅靠政府教育部门推动是不够的,教育发展亟待社会力量参与。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公益组织似乎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据悉,2015年,教育领域基金会数量多达2078家,居于首位,较之第二位到第五位的其他类别基金会的总数还要更高。但另一方面,教育类基金会平均款物捐赠额仅为1350万元,扶贫类基金会数量为628家,位居第二,其平均款物捐赠额达到1790万元。结论是:教育公益组织数量虽多,但却未形成规模效应。

教育公益组织如何形成同样的生态圈,是我们需要探索的。教育公益组织的生态圈,包含多个成分,如资金来源、提供教育公益服务、受益人、服务内容、行业与专业支持、服务购买、组织孵化、监督引导与政策引导。较成功的教育类公益组织均有其独到的经验。以百特教育为例,该机构与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合作,将其课程融入到学校管理中去,以学生为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积分,利用积分就可以申请使用学校的教育资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学生管理学校资源”的局面,获得多方认可。

首先,教育公益组织之间要建立起行业分享数据工作的习惯,既能让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资源变为公益组织的商业机会,教育公益组织应联结利益相关方,包括加强与媒体大众的沟通,提升公益品牌的传播与建设;增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打开格局与视野;继续扩大教育未来的发展范围,向社会延伸;将自身的公益情怀变为社会投资,形成跨界生态圈的思维和共生再生的模式。

其次,建立超越竞争的思维模式,要整合与共生,不排斥商业机构介入。打通教育公益产业链,共创教育生态圈。同时教育公益组织要超越自己的核心能力,重视创新与创造,将教育公益组织产业圈不断完善,共同发展。

话题:教育公益组织的改革与创新

教育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变革,在全球社会创新的浪潮下,教育公益组织开始了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创新以达成教育创新与社会变革价值的共振。

从服务对象来看,由于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原来作为贫困儿童被关注的孩子,分成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两大类。这些孩子大多都不再因为贫困而无法上学,却或者由于父母外出务工长期分离,或者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而缺乏亲情的陪伴。其中,留守儿童若留在村里学校上学,则会面临教师不足造成的低质量教育;若去了乡镇一级的寄宿制学校,则小小年龄就要自己照顾生活起居。面对这个情况,公益组织应在原来支教项目的基础上,开始更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从教育理念来看,原来无论是捐资助学还是支教辅导,都是希望受助孩子能通过完成学业,继而从农村人跻身城市人。但现在这种单一价值取向的“成功”已经遭遇反思,“全面发展自己”是思考后的答案,也是对受助孩子的希望和祝福。寓教于乐的活动成为公益组织开展项目的重点内容,音乐、美术、阅读成为帮助孩子了解世界的更多维度,发现家乡的美和文化打破了城市神话,这些帮助孩子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和世界。无论是驻校社工的陪伴,还是书信搭建的联系;无论是探索城市的引导,还是职业技能的培训;无论是艺术活动的参与,还是阅读过程的交流,教育公益组织的工作已经从单一的物资帮扶,发展为各具特色的成长陪伴活动。从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到用钱不能解决的问题,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教育,究其根本,是通过陪伴和引导来帮助人的发展。教育公益组织则需要用敏感的心去体察孩子们不同的内心需求,不断地创新项目活动,陪伴和引导孩子成长,回归教育本质。

当前,社会公益组织正处在从传统的扶贫济困向从事社会创新、解决社会问题的新公益转变的阶段,教育创新需要新力量、新血液的加入。政府给予优秀的机构、项目、创业者提供支持,教育公益组织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更为系统和完善的解决方案。专业、细分、多元化是公益行业的活力所在,积聚社会力量与教育界共同探索与助推中国教育创新,共同探索教育社会化合作新模式。

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梁燕秘书长:

目前,我国大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国家要维持教育这个庞大的机构,需要的成本十分昂贵,多数高校已将社会支持当成一种重要的经费来源渠道。因此,时下的中国大学教育捐赠正面临着“僧多粥少”的新常态。

暨南大学作为中国内地“华侨最高学府”,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14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约30万人,世界各地的校友会已突破100个。因此,侨教办学特色不仅是我们社会筹资工作重点突破的亮点所在,也是我们教育慈善项目的创新亮点。如香港已故爱国人士曾永裕先生捐款1185万元支持学校建设;马万祺、马有恒捐款1000万元设立博士后发展基金;彭磷基校董捐赠250万元设立“外招生人才培养改革基金”;陈经纬校董捐赠2000万港元支持,港澳经济研究及国际交换生的培养等,为侨校特色办学做出了卓越贡献。此外,基金会一直在推广小额捐赠和扶贫济困方面默默耕耘,终于收获丰硕果实。今年,基金会还启动了微信支付平台,是国内开通微信支付的10家高校之一。S

猜你喜欢

助学公益受众
公益
公益
公益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