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2016-03-12王琰
王 琰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艺术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王 琰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为满足市场需要,高校艺术专业教育应加强艺术专业学习的应用性,提高综合性能力,并建立长效机制。
应用性;复合型;艺术专业
1 艺术院校应用性办学体现社会市场需要
上个世纪末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艺术学院经历了高校扩招,从上个世纪 80年代的十几所艺术类院校到本世纪初发展到接近千所院校设立艺术专业,每年全国艺术类毕业生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但毕业后能顺利走入艺术专业工作的却并不多,很多毕业生只能接受转行的命运。从近年来看,每年艺术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不到20%。这里面固然有艺术毕业生自身就业观的原因,或是主动要求转行或是继续深造学习,但还是有很大一批艺术毕业生离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着不小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就是艺术毕业生的应用性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没有达到要求。
尤其是现阶段,从客观情况来说,传统艺术单位,比如歌舞团、话剧团、演艺公司、艺术院校等,对于艺术类毕业生的需求量已经远不如以前那么强烈,这些地方的艺术专业岗位也是日趋饱满,更多的是要求引进“应用性”艺术人才,也就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艺术专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胜任一线艺术工作的专业人才。遗憾的是有很多艺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艺术实践块面很缺失,造成了面对一线工作自身能力根本无法承担,仅仅依靠课堂的教学实践和每学期一次的专业教学实践汇报,对于“应用性”人才培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另一方面,一些非传统的涉及艺术领域的单位,比如电视台、广播电台、广告传媒公司、文化企业等,随着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对于艺术毕业生除了要求拥有专业技能外,还对本专业的应用拓展性、日常工作软件的使用能力、工作执行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应变能力等有着较高的要求,也就是需要一种“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而我们很多艺术院校本身的教学与实践体系中就没有真正把“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块面来攻克,课堂千篇一律的“零件式”艺术实践过程和为了展示教学进度的“片面性”艺术实践过程是无法将艺术实践的整体性、包容性、复杂性展现给学生,学生的“复合型”能力无法得到充分锻炼和全面提高。
2 课外实践对于艺术院校办学的重要性
艺术院校加强应用性办学,培养“应用性”和“复合型”艺术人才就必须做好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艺术院校教学与一般高校相比存在共性的内容,也是需要遵循一般的、普通的教学规律,但艺术院校教学独特性在于艺术学科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课程设置以技能型课程为主,实践性是与艺术院校教学不可分割的,大量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特点,制定好适合的教学计划,分配好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比例,满足教学场所的硬件配套设施,保质保量的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这是加强应用性办学,培养“应用性”和“复合型”艺术人才的核心。
其次,我们加强应用性办学,就要把它联系艺术生产、艺术生活,重视培养学生深入并敏锐的把握艺术生产、生活实际能力,重视培养艺术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观察、认识、洞悉、表达的方法与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艺术院校除了课堂教学实践外,要有全面而细致的课外实践内容设置,比如美术、设计、传媒类艺术学生的写生、考察活动、工作室创作、项目制作等,表演类艺术学生的观摩、竞赛、演出等,这些活动不被具体课程内容所限制,其核心以社会性、一线性、综合性、探索性实践为主,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造才能,提高艺术学生的整体素质。课内实践带有规定性、强制性,而课外实践则有很强的自主性、选择性,弹性很大[1]。
当前,我们很多艺术院校还不是很重视课外实践,对待课外实践没有规划安排和统一管理,课外实践层面相对薄弱,大部分都是由各个艺术专业院(系)自主安排,造成管理混乱、平台局限、流于形式,实践效果并不明显。当然,也有相当数量的艺术院校对于课外实践有着系统化的管理,而且成效显著。比如本科院校中的北京舞蹈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高职大专院校中的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等。它们都建立起了所谓的艺术实践中心,这个部门的成立标志着课外实践走向了规范化与制度化,核心目的就是利用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专业技能,带动学生整体能力素质,能够学以致用服务于艺术创作第一线,满足社会对艺术人才的“应用性”和“复合型”需求。
3 校园艺术实践中心体现课外实践规范性
3.1 制度性
这里的制度性包括部门人员制度、课外实践建设制度、实践场地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实践活动经费制度等。制度性保证了整个艺术院校课外实践内容能够按计划、按要求、有进度、有保障、有监管的顺利进行。
3.2 稳定性
艺术实践中心具有一批实践经验丰富、创新意识强、甘于奉献的教师成员,直接负责整个艺术实践中心的课外实践运作和管理,同时艺术实践中心直接管理众多艺术实践场地,如演播厅、剧场、工作室等,能够将硬件资源有效地在众多专业中分配共享,满足专业应用性课外实践的需要[2]。
3.3 丰富性
艺术实践中心能够脱离单个专业的平台局限性,寻求更为深层次、宽口径的课外艺术实践平台,不仅体现在校内课外实践,也体现在校企合作、政府合作等,能够使不同专业进行跨专业交叉合作、全方位的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
上述制度性、稳定性、丰富性的结合,促成了校园艺术实践中心的课外实践规范性,并通过实际证明效果显著。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为例,自艺术实践中心成立以来,组织、策划、开展、参加了一系列的校内校外课外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并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比如“青春梦剧场”系列大型校园演出活动、全国桃李杯舞蹈大赛开闭幕式等,艺术实践中心通过组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第一线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满足了课外实践对学生的“应用性”和“复合型”培养[3]。
[1]陈勇军,刘涛.高等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初步探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束立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能力分析[J],科教导刊,2016年第1期。
[3]龚佩燕.我国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J],陕西教育•高教,2013年第3期。
*项目名称:安徽省2015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校园艺术实践中心服务于艺术类应用性办学”(项目编号:2015jyxm602)。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scheme of compound applied talents in art major
WANG Yan
(Anhui art vocational college,Hefei Anhui 230001)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the application of professional art education in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of art,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and establish long-term mechanism.
Applied; Composite; Art major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责任编辑:吴湘银)
王琰(1979-),男,安徽蚌埠人,讲师,研究方向:戏剧影视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