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锡
——鞠躬尽瘁治三河
2016-03-12
朱之锡
——鞠躬尽瘁治三河
朱之锡(1623~1666年),字盂九,号梅麓,浙江义乌人,清初治河名臣。治理黄河、淮河、运河达十年之久,南北交驰,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卒于任上,年仅44岁。康熙谕赐祭葬。黎民百姓无不称颂其惠政,奉为“河神”,沿河立庙,春秋祠祭,并称之为“朱大王”。
顺治十五年(1658年),为了治理黄河与运河之交的董口淤塞,时为总督河道的朱之锡亲勘工地,从石碑口往南,别开新河250丈,以接连大河,终使河水流畅自如。顺治十六年春,他又亲驻山阳苏嘴一带,排除了五大工程中的危险问题,清理了诸多弊端。后又奔赴太行老堤,制定治河决策。建议中州各地派遣的夫役按照15年以前的属地,分远近和轻重缓急,渐次调用民工,这既保持了正常需要人数,又做到了合理摊派夫役,众百姓心悦诚服。朱之锡每年都要清理各地河官的财务,发现贪污渎职者,一律严惩。
大运河是清朝北自京师口、南抵杭州湾的一条水运大动脉,三河交汇处更是朝中南北运输的咽喉要道。这条清代漕运的水上生命线,一旦梗阻,粮草难行,兵马不动,后果不堪设想。顺治十八年(1661年)冬,清江至高邮300里间因水患,河道几成平地。朱之锡召集民夫彻底清淤疏浚。他奏请朝廷发给民夫粮食以作报酬,稳定了民心。因此,工程虽然浩大,劳工却不短缺。朱之锡鉴于运河因水灾或干旱都无法通航船只的实际情况,奏请朝廷修建了南起台庄、北至临清的多处调节水流的闸门,并严格控制船只运载的重量和开启、关闭水闸的时间,使运河得以终年通航。
康熙亲政以后,把河务当作巩固清朝统治的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对水利的整治。康熙元年(1662年),朱之锡任期已满,因功绩卓著,仍为康熙重用,继任河道总督,成了两朝治河重臣。在康熙帝执政的最初15年内,黄河频频决口,给中原产粮区和江南富庶之地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直接危及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影响到局势的稳定。朱之锡长时间住在治河工地上,指挥抗洪抢险,安排民工和材料,手、脚、口都生疮溃烂,却依然不下火线,直到抗洪完成,险情排除。
朱之锡十年如一日,心系三河,尽忠职守,为了治水,常常废寝忘食,日夜操劳。即使积劳成疾也不告假治病调养,以致身体虚弱。朱之锡虽然赡养母亲于署中,但因总督七省的河务缠身,南北交驰,常年不在府中,难以守候在母亲身边以尽孝子之道。母亲去世后,朱之锡不得不在职守丧,他一边披麻戴孝,一边不分昼夜地奔波在沿河工地上,留下了“两年任所寄母棺”的美名。由于他的呕心沥血,三河水患得到极大程度的抑制。在他任总督河道的10年中,没有发生过重大水灾,沿河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而他“河神”的美名也传遍天下。
201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