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分层培训和考核评价体系的现状
2016-03-12443000宜昌市三峡大学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443000 宜昌市 三峡大学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护理人员分层培训和考核评价体系的现状
杨良枫向清平李小峰谭远谊
443000宜昌市三峡大学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不断提高,推动了护理服务模式转变和护理专业的发展。政府对护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针对护理专业特点和对护士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考核是检验和提升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1]。为了更好地规范护理人员分层培训及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培训效果、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现将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评价现状综述如下。
1国外分层培训及考核评价的概况
许多国家将护理人员分成不同的级别,明确划分了各级别的工作职责[2]。对所有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都对其知识、态度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对所有护理人员开发一个系统的继续教育体系是必要的[3]。医院不仅是疾病治疗、护理的中心,也是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机构[4]。护理人员分层的依据主要有职业态度、胜任力、尊重、种族、社会地位等。国外护理人员无职称,学历相对整齐,特别是护理教育发达国家,如欧洲、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对护理专业准入的基础学历高,因此多按科室、年资、通过能级体系进行培训需求研究结果进行分层[5-6]。发达国家为了对不同护理人员加强培训,提出“级别特异性能力”的概念,即根据一项设计好的标准来培养不同级别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使不同级别的护士适应不同的工作任务,并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7]。例如澳大利亚护士根据受教育的背景不同分为助理护士、注册护士、临床专科护士、临床护理教师、护理管理者、处方护士、护理专家。各级护士职能与工资酬劳按级别区分明显[8]。 这种护理人员的层级标准、岗位需求、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评价的整体性和衔接性,有效促进护理继续教育发展[9]。各护理层级在教育培训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而且在评价考核中由政府教育部与护理学会共同参与,并是注重对能力的评价。在美国,护理联盟教育评估委员会负责评估护理教育,他们有专业的评价标准,不仅将评价与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又保证了其准确性和权威性。
2国内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的现状
2.1按职称分层田玉凤等[10]将护理人员分成护士、护师、主管护师、高级职称护理人员4个层级,根据不同层级培训对象及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和方法。通过培训,护士、护师精神面貌、护理质量、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主管护师、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在科研、护理教学方面质量明显提高。
2.2责任制护理背景下的核心能力分层在责任制护理的背景下,以岗位实际需求和核心能力将护理人员分为助理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责任组长、专科护士。既提高了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又调动了护士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稳定了护理队伍[11]。
2.3按岗位功能分层按功能将医院护理岗位分为管理、临床、教学3大类[12]。李元珍等[13]将组织纵向结构与护龄相结合,对护士长、带教老师、五年以上护师、五年以下护师和护士进行培训,在基础能力、专科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教学、管理、科研能力的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2.4按专科分层将专业将护理岗位分为重症护理、急诊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手术室护理等[12]。对专科护士的分层培训、使用、考核有效的推动了护理专科化发展,提高了专科护士资源利用效能[14]。
3国内护理人员分层考核的现状
3.1分层考核的方法考核是检验培训效果的一种方法,也是提高培训效果的一种手段。通过考核可以明确管理者的预期标准,便于查找差距,明确培训目标。
3.1.1理论和操作考核与科研论文审核相结合韩英[15]对骨科护士分层培训后,应用分阶段对护理基本理论、三基知识和操作考核,对护理科研项目级论文情况审核登记来评价培训效果。
3.1.2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董文菊[16]将OSCE考核运用于评价全科护士培训效果,在培训的各阶段考核中,设置模拟的临床情景,考核学员运用护理评估、护理查体、实施护理、健康宣教和文书书写的综合能力。
3.1.3临床实践表现评价宋瑰琦等[17]通过对安徽省急诊急救培训班34名护士进行专科护士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对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述撰写、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评价,18个月后受训者专科工作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均高于培训前。此种培训考核认为,在知识和学习的基础上,还要有积极的态度作为行动的动力。对每名参训护士平时的学习态度、纪律及岗位职责遵守情况、工作积极性、教学查房等作为实践表现评价,重视成人主观能动性对培训效果的影响。
3.1.4分职称考核陈莉莉[1]按职称将157位护理人员分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3组,护理部根据各级护理人员培训要求进行理论考核。考核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及考核。有人对近5年护士、护师、主管护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及考核。考核根据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要求不同,从医德医风、出勤、履行职责、理论学习、专业技能、教学水平、科研技能、外语水平8个方面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护理人员培养使用、晋升挂钩。从连续5年的全面考核结果来看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合格率逐年上升,因理论、外语考核不达标、夜班数不足、出勤问题导致的扣分原因逐年下降,全院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增长213%。
3.2现阶段分层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各级医院对护理培训考核使用参差不齐,尚未见统一的培训和考核评价体系[18]。传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培训考核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护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人文修养[16]。目前常用的技术职称分层法,重点评价护士的工作年资、理论、论文情况,未能与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及效果进行持续性考核[19]。车文芳[20]提出依据“三级甲等医院护理质量标准”和护理岗位的不同要求及权重,制定出岗位分层准入资质及工作量化与绩效考核标准,对各岗位护士分层次培训、考核。考核开始注重对实践能力、实际表现进行评价。朱蓓等[19]结合职称体系,制定了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分层进级方案,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但同时也指出,在护士核心能力的划分、培训及评价标准上有待进一步精细化。
4讨论
分层培训强调适应培训者个体差异,是针对培训对象综合素质差异而采取的一种因材施教。制定分层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既能明确分层培训目标、避免培训的盲目性,又能促进培训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目前我国对护理人员培训的分层、培训内容和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管理中仍存在困惑是护理人员培训学什么,以什么标准考核评价,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鉴于目前的培训状况,专家呼吁需要各级医院构建不同层级、科别培训方案和评价体系[18]。因此护理人员分层培训及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要把握难点,在推行护士的岗位准入和分层次使用的前题下,根据各层级岗位义务履行的缺失情况确定培训内容,以岗位义务的要求作为考核标准并检验培训效果,形成岗位职责、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三位一体的培训和考核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陈莉莉.对护理人员应用分层考核的初探[J].天津护理,2010,18(3):154-155.
[2]杨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J].教学学习与研究,2011(16):42-43.
[3]Suchitra JB,Lakshmi Devi N.Impact of education on knowledge,attitudes and practices among various categories of health care workers on nosocomial infections [J].Indian Med Microbiol,2007,25(3):181-187.
[4]Catherine Ingram Fogel,Nancy Fugate Woods.Women's HEALTH Care in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M].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2008:33.
[5]孙婷,沈国丽,来鸣.分层培训在护理人员在职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2,11(6):520-521.
[6]柯盈盈,郑晶,尤黎明.我国护理专业起始教育与层次机构及区域分布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2):145-147.
[7]Pearce RK,Trenerrry A.Developing a competency-based nursing pregame[J].Prof Nurse,2000,15(5):326-329.
[8]徐曼,周令.中澳两国护理教育及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6):707-709.
[9]帅华,熊水珍.国外护理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2(22):104-105.
[10]田玉凤,李茶香,李平,等.三级教学医院护士分层级培训方法及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09-211.
[11]柳春波,盛芝仁.护士分层的管理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20-21.
[12]刘亚平,董军,马力,等.护理岗位管理设计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9-11.
[13]李远珍,章泾萍,吕建萍,等.护理人员岗位培训模式的思路与实践[J].临床护理杂志,2007,6(2):62-63.
[14]李华,黄惠根,黄碟卿,等.专科护士专职工作岗位的设立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64-366.
[15]韩英.骨科护士进行分层级培训的效果[J].护理研究,2012,26(18):1712-1713.
[16]董文菊,汪淼芹.QSCE在全科护士培训考核体系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7):30-33.
[17]宋瑰琦,秦玉霞,袁秀娟,等.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绩效的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997-1000.
[18]于卫华,宋江艳,何小兰,等.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57-59.
[19]朱蓓,任艳.护士分层管理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2):899-900.
[20]车文芳.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方法及思考[J].护理研究,2008,22(7C):1942-1943.
(本文编辑刘学英)
(收稿日期:2014-12-09)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2.012
基金项目:2014年宜昌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A14-30322)
通信作者:李小峰,女,硕士研究生, 主任护师 ,护理部主任
杨良枫:女,硕士在读,副主任护师,护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