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子材料助剂》课程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2016-03-12沈显荣高建纲

广州化工 2016年7期
关键词:助剂高分子教学效果

沈显荣,林 英,张 泽,高建纲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高分子材料助剂》课程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沈显荣,林英,张泽,高建纲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高分子材料助剂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方向课,对高分子材料商品化起重要的作用。作者结合本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价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的需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上述的努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分子材料; 助剂; 教学改革

高分子材料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尖端科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等各个领域,已成为现代生活中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所不可缺少的材料,已逐步取代其他传统的材料。随着对高性能高附加值高分子材料的需求的增加,以及对高分子材料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特点,目前已知的一些高分子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上述的要求,所以对高分子材料的“升级”已成为科研和实际生产中开发的热点[1]。通过添加高分子助剂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赋予材料一些优良的性能,克服一些材料本身的缺点,一直是高分子材料生产中的主要方法,所以《高分子材料助剂》课程是一门非常具有实用性的课程[2]。通过高分子材料助剂的教学环节, 使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助剂的作用和原理,弄清高分子材料助剂对高分子材料加工以及使用性能的影响, 培养学生在教学科研和生产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我们结合高分子材料助剂的课程特点以及近几年在我校高分子材料助剂课程中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该课程的教学体会以及教学探索。

1 《高分子材料助剂》课程的主要特点

《高分子材料助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是在掌握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等基础课程后的实践运用课程,是与高分子成型加工相辅相成的一门专业课程[3]。它不仅需要讲述各种助剂的类型以及作用,还需传授如何运用这些助剂对高分子材料进行设计,以指导学生毕业以后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因此,这是一门要求综合运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科的各种知识、并要求进行实际操作的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

2 教学内容的梳理

立足安徽工程大学的培养学生的目标:“培养出更多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我们通过对学校周边企业进行了调研,并以邮件的形式对已毕业学生进行了跟踪问卷调查以了解企业的需求,我们对高分子材料助剂课程内容进行了梳理。我们认为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生的应围绕着在高分子材料的几个基本要素—高分子树脂合成和加工、结构、性质、使用性能及其相互关系[4]。 “高分子材料助剂” 课程应着重与阐释助剂与材料性能的关系,即基于什么目的要开发什么样的助剂,该类助剂如何发挥作用,助剂的结构与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关系等等。这样能让学生不仅知道高分子材料助剂“是什么”,能知道“为什么”,更达到“怎么用”的效果,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助剂的概况、类型、作用机理及其应用范围。考虑到本课程仅有 24 课时,而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毕业后都从事与汽车塑料配件相关行业,与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方向关系密切,所以我们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塑料增塑剂、抗氧剂、热稳定剂和阻燃剂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机理上,了解其结构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熟悉塑料制品实际应用配方设计,特别要增加高分子材料助剂的分析方面的内容[5],同时减少助剂合成内容的讲授。培养过重中要重视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突出应用性较强的内容,这样才能紧扣企业的需求,达到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增加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 教学过程中的改革探索

在教学过程我们发现,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学还是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模式,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无法适应当前面向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高分子材料助剂课程来说,其特点助剂种类多,理论体系不是很完善,不管采取板书还是PPT得模式,都难以摆脱文字表述内容多、知识点比较分散的特点, 虽然可以通过课堂讲授可使学生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但是也非常容易遗忘,所以对这种实用性强的课程来说如果只是单纯的以传统地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办法,难以发挥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作用,违背了教育规律,一段时间后学生会完全失去兴趣,仅仅充当课堂笔记的记录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而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去自己去讲。具体的实施方法为,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他们分配不同的任务,主要如PVC软管的配方设计,硬质PVC水管的配方设计,自己去查询资料,了解材料的配方设计和助剂的选择,并以PPT的形式与全班同学交流。通过这样的方法锻炼了学生查询总结和归纳资料、了解实际问题以及交流的能力。另外,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过程也是加强自身工程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为了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真实实例,任课教师应主动参加一些相关企业的培训,并与企业联合完成一些横向科研项目,参与实际生产中高分子材料的研发,以积累实践工程经验。

另外由于一般大学教师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高分子材料助剂的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工业生产。所以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来加强该课程的有效教学。首先利用学校与作为实习基地的企业建立的良好互动机制,邀请企业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工程师来讲学,由于企业一线人员有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对社会的需求非常熟悉,这样可以在课堂上更直观的介绍高分子材料助剂的进展和应用。同时利用学生去工厂实地参观实习的机会,加深对高分子材料助剂的认识。首先在实习前要求学生查阅所去企业产品的资料并提炼出自己的问题,在企业工程师讲解工艺流程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理清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助剂性质的关系,以培养学生工业化视野,从而深化课程学习效果。实习完成后,要求学生在对所获得知识理解并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完成一个包括产品介绍、生产流程和设备理解的专题报告,这样培养了学生的总结能力的同时并加深对高分子材料助剂的认识.

还需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上述方法虽然可以加深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助剂知识的认识,然而为了加强课堂教学效果,还需要安排一定的实验教学。由于本课程课时较少,不能安排独立的实验课程,所以为了合理安排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采取了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时,增加高分子材料助剂评价实验的方法。如在制备聚乙烯膜的加工实验时,可以在共混的时候加入抗静电剂,这样在膜制备后以后可以马上检测其抗静电性能,考虑助剂对材料的抗静电性能的影响,这样在一个实验中可以达到两个教学目标。还譬如也可以在完成PVC加工实验的时候,考虑加入不同热稳定剂对材料的热稳定性的影响,以评价热稳定剂的作用。

4 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归根结底为一个系统性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一个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反馈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进,所以不能简单的用一张试卷的成绩来评价教学质量好与坏。我们认为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反映。首先是在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中与学生讨论某一种材料的配方设计,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其次是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跟踪教学质量,通过平时反馈和期中调查,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听课、实践等学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老师的教学方法的评价,对后续内容的侧重点和教学实践加以改进及合理修正;最后要通过合理的期末考核来评价教学效果,最关键是调节好考卷的难度和容量,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复探索。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的评价。

5 结 语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提高高分子材料助剂这门课教学的一些思考。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 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需进一步思考与改进。

[1]马海云, 宋平安, 方征平. 纳米阻燃高分子材料: 现状, 问题及展望[J]. 中国科学 化学 (中文版), 2011, 41(2): 314-327.

[2]刘旭, 伊静. 高分子材料功能助剂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 华东科技: 学术版, 2015 (5): 447-447.

[3]高长有, 叶辰, 马列, 等. 高分子材料课程的讨论与互动式教学[J]. 高分子通报, 2013(6): 015.

[4]张世杰, 黄军左. 关于《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课程建设的思考[J]. 广州化工, 2014, 42(1): 148-148.

[5]张红, 刘鸿. 热分析技术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 广州化工, 2001, 29(4): 39-42.

Some Experience on the Teaching ofPolymerMaterialsAdditives*

SHENXian-rong,LINYing,ZHANGZe,GAOJian-gang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nhui Wuhu 241000, China)

PolymerMaterialsAdditives, the core curriculum in the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success of commercial polymers. Combined experience of teaching practice on this course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he exploration and analyzing were carried on the teaching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process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In this course teaching period, the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be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needs of local industry, highlight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links, and strengthening students’ ability, through the above efforts to obtain a good teaching effect.

polymer materials;additives;teaching reformation

安徽工程大学教研项目(2015JYXM46); 安徽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学团队(2014JXTD019)。

沈显荣(1982-),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高分子可控聚合研究。

TQ316

A

1001-9677(2016)07-0186-02

猜你喜欢

助剂高分子教学效果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应用技术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橡胶助剂绿色化势在必行
洗涤助剂在布草反复洗涤中引起的泛灰现象
食品工业清洗助剂的开发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