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现代水网 助力中原崛起
——《河南省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解读

2016-03-12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南水北调供水用水

构建现代水网 助力中原崛起
——《河南省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解读

核心提示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河南省初步建成了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但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调控能力仍存在诸多短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水资源格局已无法满足未来用水需求,中原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趋尖锐。同时,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后,为河南省打造南北调配、东西互补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此,2014年8月省水利厅开始组织编制《河南省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期完善我省水资源宏观调配格局,打造功能完善、丰枯调配的现代水网,实现全省水资源科学调度、合理配置,提高对经济社会的供水保障和支撑能力。近日,《规划》已获省政府批复。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工作方针,是我省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与管理及水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全省各市、县科学编制相关规划的指导性文件,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夯实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水利基础。

规划目标

本次规划现状年(基准年)为2013年,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

2020年目标: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稳步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供水能力达到290亿m3,基本建成与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水资源保障体系。

2030年目标:基本形成较完善的水资源宏观配置格局,供水能力达到310亿m3,基本建成与河南省加快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水资源保障体系。

主要任务

1.坚持节水优先,建设节水型社会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完善和落实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节水措施,提高中水利用率。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彻底扭转过去粗放型水资源利用方式,在全省营造惜水、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2.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弥补供水保障不足

结合中原经济区、粮食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需求,统筹规划河湖水系,以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引黄等供用水工程和已建大中型水库为基础,以骨干河道和大中型灌区工程为纽带,完善水资源宏观调配格局,提高水资源空间调控能力,构建南北互济、东西相通、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多功能现代水网,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水利基础支撑。

3.加强水资源保护,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改变以往“需水增加,扩大需水,排污增加,水环境恶化”的粗放型用水模式,贯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水质、水量、水生态并重,统筹考虑地表水与地下水、保护与修复、点源与非点源等方面的关系,加强源头控制,发展清洁生产,优化入河排污口布置,限制地下水开采,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统筹合理调度水资源,改善河道生态用水,保障饮用水安全、生产用水安全和生态用水安全,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

4.深化水资源管理改革,提高综合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推进城乡涉水事务统一管理,统筹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推行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逐步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培育和规范水市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

规划布局

河南省跨全国地形中第二和第三两级台级,全境分属海河、黄河、淮河、长江4大流域,黄河、沙颍河和淮河三条大河横越河南省东西,已建成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穿越沙河、黄河,沿伏牛—桐柏—太行山山前平原纵贯河南省南北,与黄河、沙颍河、淮河河系形成“一纵三横”的宏观构架和供用水格局。

依托“一纵三横”的宏观构架,以现状供用水工程为基础,按照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体系特点,把河南省划分为6个特征明显的供用水区域,分别为太行山区、黄海平原区、豫西山丘区、豫东平原区、长江支流区、淮河上游区。

针对全省“一纵三横六区”的现状特点,规划一批流域、区域间的调水工程,完善跨区和区域内互连互通体系,形成“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供用水格局,打造“一纵三横,六区一网”多功能现代水网。考虑南水北调纵贯河南省南北,受水城市分布范围广,规划布局分了三个层次:南水北调中线及其受水区、跨区布局、分区布局。

1.南水北调受水区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输水总干渠在河南省纵贯南北,境内渠线长731 km,共设置分水口门42座,年均分配水量37.69亿m3,扣除引丹灌区分水量6亿m3和总干渠输水损失后,受水区城市分水口门多年平均总分配水量为29.94亿m3,供水范围辐射东西,供水目标主要为南阳、平顶山、漯河、周口、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濮阳、安阳11个省辖市和所属的6个县级市、26个县城以及邓州市、滑县2个直管县(市),共45个城市,同时向兰营、白龟山、老观寨、望京楼、尖岗和常庄6座水库进行充水调节。考虑南水北调来水量年际、年内丰枯变化较大的特点,为调节丰水段水量,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提高受水城市的供水保障程度,规划增加总干渠沿线调蓄水库并扩大供水范围。具体规划布局如下:

(1)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盘活河南省调蓄水库,提高城市供水保障程度:根据河南省境内总干渠沿线水库分布情况,规划增加鸭河口、燕山、孤石滩、昭平台、白沙、盘石头等大型水库作为调节水库;同时,许昌、新乡、鹤壁等沿线地区正在规划建设多座南水北调专用调蓄水库,南水北调调蓄水库与总干渠互连互通,可大大提高受水城市的供水保障程度。

(2)适时扩大供水范围,缓解用水紧张局面:全面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内45个市县供水配套工程建设,结合城市发展,进一步优化水量调配方案。规划通过市域内一期水量指标调整,研究在南阳市、周口市、许昌市、焦作市、新乡市和濮阳市增加向内乡、南阳官庄工业园区、项城、鄢陵、沁阳、平原新区、濮阳市第二水厂、濮阳县和南乐县等市县区供水,同时研究将汝州也纳入南水北调一期工程供水范围;根据国家南水北调补充规划,进一步研究扩大我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水范围。

(3)建立城市多水源供水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受水区形成了南水北调水、当地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等多水源供水结构。《规划》着力构建多水源联调联供体系,出台利用外调水进行水源战略储备、生态补水、回补地下水等相关政策,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

2.跨区域规划布局

一是充分利用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和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构建黄河和卫河间输水干线,缓解卫河沿线城市群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地下水超采等问题;二是利用陆浑水库干支渠连通涧山口水库、安沟水库、老虎洞水库,再连通伊洛河干流与颍河,为颍河、白沙水库补水,向郑州输水,从而构建黄河和淮河之间水资源配置的骨干输水通道,实现黄河支流向淮河支流补水,以缓解北汝河、贾鲁河、颍河流域包括郑州、许昌及登封、禹州、汝州、郏县等地用水紧张问题;三是考虑充分利用长江流域水资源,规划打通白河和沙河分水岭,通过隧洞连通鸭河口与昭平台两座水库,提高河南省长江支流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用好引长江济淮河分配水量,缓解沙颍河流域水资源丰枯变化大、开发利用程度高、水源单一问题,建立河南省长江流域与淮河中游地区间水资源调度的宏观格局,实现长江支流向沙颍河流域补水;四是吸取2014年大旱教训,在豫中豫北地区谋划战略水源储备,而黄河作为一条过境大河,在河南省水网建设基本成熟的前提下,极端情况可借助黄(河)卫(河)连通、黄(河)淮(河)连通及小浪底洛河连通、伊(河)洛(河)连通等工程,应急调水至河南省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作为河南省缺水地区用水的有力保障。

3.区域规划布局

(1)太行山区

太行山区位于豫北地区西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以西,西部、北部至晋冀豫省界,南至黄河。包括黄河流域沁河中下游及海河流域漳河干支流地区,涉及济源、焦作、新乡、鹤壁、安阳5地市。区域内虽有引黄水及南水北调水调剂,仍存在水源工程不完善,水资源调配能力不足等问题,已经形成的引沁、广利、群库、红旗渠和跃进5大灌区渠系节点工程也有待完善。

针对上述问题,太行山区规划布局应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兴建西坪、九渡、金牛山、无影山和孤山湖等中型水库;充分利用引黄水量,加快西霞院灌区、小浪底北岸灌区和6个引黄调蓄工程建设;整合渠系,完善林州红旗渠灌区、安阳县跃进渠灌区、内黄县大功灌区蓄引工程,通过修建蓄、引、提等工程,实施安阳市引岳城水库入安阳工程,保障城市用水;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健康用水环境。

(2)黄海平原区

黄海平原区位于豫北地区东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以东,东北至冀鲁豫省界,南至黄河。区域内有海河流域的卫河干流、徒骇河、马颊河及黄河流域的天然文岩渠、金堤河等重要河流,涉及新乡、焦作、鹤壁、濮阳和安阳5市。区域内以武嘉、韩董庄、人民胜利渠、大功、渠村、南小堤和彭楼7个引黄灌区为依托,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引黄工程体系,但由于受区域内自然水资源严重短缺影响,已经导致河道水环境恶化、地下水超采严重等问题,虽有南水北调分配水量调剂濮阳、安阳、鹤壁、新乡等市的城市供水,仍不足以完全解决区域内水资源短缺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本次黄海平原区的规划布局,确保用好引黄水量,尽快实施引黄调蓄工程,加快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并按照现状引黄工程分布位置,恢复共产主义渠灌区,研究大型引黄灌区的渠系连通,互为备用;重视本地水资源调配,在卫河上新建节制闸等控制工程,利用新建及原有节制闸的联合调度,调蓄水量,为沿河用水户提供水源保障;系统治理区域内河渠生态,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保障健康水环境。

(3)豫西山丘区

豫西山丘区位于豫中地区西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以西,北至黄河,西至豫陕省界,南至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水岭。包括黄河流域伊洛河水系和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上游。涉及三门峡市、洛阳市、郑州市、许昌市、平顶山市。区域为多河源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受地势影响,水资源利用工程不足,沿黄地区配套建设还不完善,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城市用水缺口大,农村居民饮水质量有待提高。

针对上述情况,豫西山丘区规划重点城市三门峡、洛阳的城市供水工程;用好用足黄河干支流的分配水量,开展引黄调蓄工程和小浪底南岸,槐扒、前坪等灌区建设等;以洛阳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开展伊洛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4)豫东平原区

豫东平原区位于豫中地区东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以东,北至黄河,东至豫鲁皖省界,南至沙颍河与洪汝河流域分水岭。包括淮河中游区的沙颍河、黑茨河、涡河、惠济河、浍河及南四湖水系新汴河等重要河流。该区域既是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重点地区,也是河南省的重要能源基地,涉及郑州市、开封市、商丘市、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周口市。区域引黄区位优势明显,但因地处平原地区,水源工程建设条件较差,虽有南水北调分配水量调剂补充城市用水,但区域内水资源短缺情况比较突出。

针对豫东平原区的特点,本区域水资源布局规划首先用好用足引黄水量,加快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建设,积极开展64座引黄调蓄工程(已实施5个)建设;其次考虑充分利用本地水,开展周口灌区建设,实施引澧(河)入沙(河)、引沙(河)入黑(河)、引沙(河)入颍(河)等连通工程;再次以赵口、三义寨、柳园口灌区渠系为基础,研究修复周商永运河,以引黄灌溉工程为基础,以引黄调蓄工程为节点,通过贾鲁河、涡河、惠济河,形成黄河水和沙颍河水联合调度格局;最后谋划跨流域调水,加快实施引江济淮等外流域长距离调水工程,系统治理水环境,保障豫东地区用水安全。

(5)淮河上游区

淮河上游区位于豫南地区东部,北至沙颍河与洪汝河流域分水岭,东、南至鄂豫皖省界,包括淮河干流及其南岸支流史灌河、潢河、白露河、浉河、竹竿河和北岸的洪汝河水系,主要涉及驻马店、信阳2市和平顶山局部地区。区域内水资源丰沛,但水资源分布不均,无外流域调水,尤其是洪汝河流域水资源丰枯变化大,部分河湖水环境趋于恶化,用水安全保障能力不足。

针对豫南淮河上游区特点,规划以加强水源保障为首任,加快干流和支流水库建设,实施水库连通工程,为淮河干流水资源向北部沙颍河流域输送打基础;研究连通小洪河上游的田岗、石漫滩水库与甘江河上的燕山水库,实现三库丰枯互补。完善供水体系建设,调整水资源均衡供给,研究实施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五龙寨灌溉水源连通等工程和淮北正阳、淮滨和淮南固始的引水工程,开展宿鸭湖水库扩容改造工程,研究杨庄滞洪区改建杨庄水库的可行性,提高该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保障区域内用水需求。

(6)长江支流区

豫南长江支流区主要为南阳地区,包括唐白河、丹江干流及其支流等重要河流,是河南省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因此该区域布局重在水源区水土涵养和水环境保护,加强现有河道综合治理力度,完善排灌体系,加快河湖连通工程建设步伐,尽快形成区域内互联互通水系网络,保证干支流、沟道排水通畅,保障自然河渠水环境健康安全。同时积极推进丹江口水库上游支流和库区周边的水污染防治,构建丹江口环湖生态保护区和丹江河流生态廊道,确保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规划重大项目

1.重大水源工程

规划建设出山店、前坪、张湾、袁湾、罗汉山等大型水库10座,总库容64.19亿m3,兴利库容22.15亿m3;中型水库工程36座,总库容9.26亿m3,兴利库容5.38亿m3;南水北调调蓄库6座,总调蓄库容41.20亿m3;建设引黄调蓄工程167座,年调配干流引黄总水量14亿m3,总库容6.50亿m3;研究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

2.主要连通工程

规划鸭河口、燕山、孤石滩、昭平台、白沙、盘石头等大型水库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连通,实现在线调节;加快引江济淮工程建设步伐,早日实现向周口市的郸城、淮阳、太康,商丘市的柘城、永城、夏邑、梁园区、睢园区,直管县鹿邑县供水;加快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使沿线区域受益最大化;推进实施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打造豫北地区清水廊道;以陆浑灌区干支渠为基础,加快推进引伊河入北汝河工程,连通陆浑水库、涧山口水库、安沟水库、老虎洞水库;规划连通鸭河口和昭平台水库,实现河南省长江、淮河两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规划研究修复周商永运河,通过引黄灌区工程连通黄河和沙颍河、涡河、沱河等河流,实现豫东平原区水资源联合调度。

3.重要供水工程

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分水指标,研究增加向内乡、官庄工业区、汝州、项城、鄢陵、新乡平原新区、沁阳、濮阳县、南乐等市县供水;根据南水北调规划新增水量,研究增加向开封、商丘、驻马店和沈丘、登封、新密、原阳、延津、封丘、林州等市县供水。利用陆浑水库已有渠道,实施郑州市西水东引工程,依托赵口灌区干渠,研究推进延伸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供水工程。实施三门峡城市供水工程,实现卫家磨和朱乙河水库连通,再向三门峡市供水;规划实施大石涧水库至山口水库引水工程,保障0.67万hm2农田的灌溉水源和三门峡市区生活用水;适时建设洛河至窄口水库调水工程,为三门峡市区及灵宝等县区工业发展和灌溉提供水源;利用故县水库水资源,实施洛阳城市供水工程,保障洛阳市和宜阳县、洛宁县的13个乡镇用水。

4.大中型灌区工程

规划建设大中型灌区工程10处,其中新建小浪底北岸、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小浪底南岸等大型灌区6处,恢复大型灌区1处,新建燕山水库等中型灌区3处,项目建成后可发展灌溉面积68.40万hm2。加快实施33处和45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

5.重点水生态综合整治工程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水和谐共处,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施5个国家级、10个省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适时推进商丘、信阳、淮阳、新郑、开封、漯河、济源等市县水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恢复水体功能,坚持绿色发展,推进滨河(湖)带的湿地修复、营造和重点河流综合治理,完成伊洛河、贾鲁河、卫河、沱河、沙颍河等主要河流综合整治工程,推进三门峡库区河湖湿地、开封柳园口黄河湿地、固始淮河湿地等天然湿地保护,营造淮河、洪河、洛河、漭河、金堤河、白河的支流汇入干流河口处天然湿地。

(责任编辑:董一鸣)

2016-11-21

猜你喜欢

南水北调供水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约洗碗用水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南水北调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上海建立大用水户用水实时监管制度推进城市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