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6-03-12范尉丽
□范尉丽
浅谈水利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范尉丽
水利档案源于治水的实践,是水利工作的宝贵成果和结晶,同时又服务于治水工作,能够反映特定时期水利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查考价值。在中央提出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优先领域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水利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水利档案资源的建设与整合
利用水利档案的前提是档案资源的建设与整合,如果没有足够的基础信息量,或者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和编研,水利档案资源的价值就无法体现出来。
1.1重视水利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水利档案资料的形成具有分散性、持续性、周期性的特点。以水利工程为例,工程建设的时空距离长,档案资料极为分散,工程建设资料的变化又往往很大,会经历一个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工程完工后,又会周期性形成除险加固或改(扩)建的资料。工作的复杂性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全程参与,做到档案收集工作与工程进展同步进行,全面归档,不留死角。
水利部门工作面广,内容繁杂,不仅涉及多个行业,又与多个学科密切相关,使得水利档案具有多元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形成了以水利为中心的多行业、多学科的信息综合。因此,水利档案资料的收集,不但要加强纵向联系,打通主管部门和下属单位,还要加强与其他部门、行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只有扩大档案资源收集途径,才能达到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目标。
1.2对水利档案资料进行有效整合
通过档案编研的形式进行整合开发,是实现水利档案资源信息的优化组合,发挥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档案工作者要根据本单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对水利档案利用需求的调研与分析,努力开展档案编研工作。通过对档案资源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与深层次研究,积极挖掘档案内在价值,编辑多专题、多形式的成果,例如凝练扼要的信息反馈,针对性强的专题调查,汇总年度情况的水利年鉴,以及档案资料著述等。从而使分散的档案信息资源得以整合并不断增值,达到提升档案资源价值的目的。
1.3切实加强水利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档案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我们应以现有的水利档案资源为基础,尽快将不同载体的档案资源转换为标准数字信息,存放于电子媒介中。同时,还应健全水利档案数据库建设,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和网络查询系统,完成水利系统内部的互通以及与互联网的连接,努力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信息查询网络化。
除了加强信息化建设,还要做好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工作,积极防范电子病毒和黑客攻击。应对所有电子资源进行备份,并对备份资料进行物理隔离。对于电子资源操作系统的管理和使用权限,要进行档案身份认证和密级审核并存的双重控制机制,结合电子签章、指纹识别等技术,提高身份认证精准度,针对不同密级,提供相应的管理或查询权限。所有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操作与路径,都由系统自动进行监控和记录。
2.强化水利档案资源的服务功效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与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要为水利工作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实现由重保管向重服务的方向转变。
2.1主动作为,提供信息支持
水利档案资源的服务领域十分广泛,一经开发,就可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就现状而言,多数档案管理部门仍然采取被动服务的方式,且对自身工作的宣传力度严重不足。档案管理人员要告别“坐等上门”、“看摊守库”的旧习惯,尽力保持档案信息随机供应的态势,为各项工作提供翔实的档案信息。例如在防汛抗旱时期,水利档案管理部门就要积极提供信息支持,主动将历年来的水情、雨情及水利工程的状况,反映给各级领导和决策部门作为参考。只有本着为使用者着想的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和现场咨询,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工作中去,才能体现出水利档案资源的潜力和价值。
2.2不断拓宽水利档案资源的服务领域
水利档案是水利建设活动的真实记录与反映,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离不开水利,同样也离不开水利档案,但就现状而言,档案管理部门缺乏“走出去”的意识和动力,还未完成从行政服务向社会化服务的过渡。因此,水利档案管理部门在立足本单位、本系统,助推各项水利工作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保密与开放、利用之间的关系。在确保档案安全,满足本单位、本系统需求的前提下,我们要积极转变传统服务观念,本着共享、共用档案信息的精神,不断拓宽水利档案资源的服务口径和服务领域,积极主动地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档案“产品”,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为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助力。只有打破服务壁垒,才能真正提高水利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2016-12-13
范尉丽,女,汉族,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助理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