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探讨

2016-03-12杜军伟信阳市水利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6年5期
关键词:饮水安全建设管理

□杜军伟(信阳市水利局)



河南省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探讨

□杜军伟(信阳市水利局)

摘要:长期以来,部分农村地区群众因水源短缺饱受“吃水难”的困扰,此外,由于工业污染和地质原因,以及苦咸水、高氟水还在部分地区存在,许多农民面临饮水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河南省自2005年开始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这项民生举措深受农民的欢迎,被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10 a来,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通过对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进行的探讨,提出了下一步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饮水安全;建设;管理

1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成就

10 a来,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统计,全省共有4700万农村人口和630万农村学校师生纳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十二五”期间,河南省3000万农村居民和630万学校师生吃上了干净水、放心水。

全省建设了近2万处以大型集中供水工程为骨干,单村、联村集中供水工程为补充的农村供水工程,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主要采优质地下水源,通过铺设管道供水至各家各户,实现深井取水、压力供水、管网输水,饮水工程入户率达到95%以上。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了良好效益,结束了农民群众长期饮用高氟、高砷、苦咸水的历史,工程建设一处,造福百姓一方。一是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农民饮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减少了水性疾病传播风险,节省了医疗费用。二是提高了供水保障能力,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以前找水、拉水、背水中解放出来,增加了生产性投入,提高了收入水平。三是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来水到户的地方,近一半的农户购置了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等家用电器,缩小了城乡差距。

2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措施

2.1加强前期论证,科学制定方案

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高氟、高砷和苦咸水问题。根据“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的规划原则,大力发展集中联片供水工程,确立了平原区一乡(镇)一厂,山丘区依据水源条件优先建设万人以上工程的总体布局,努力做到眼前与长远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为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论证,组织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各县(市、区)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的勘察力度,委托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的单位进行本区域的水资源论证。

2.2加强建设管理,提升工程质量

一是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目前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县(市、区)都成立了项目法人,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二是规范工程招投标,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严格按法定招标程序,公开招标,择优选用行业资质级别高、工作业绩好、技术力量强的专业施工单位。对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及设备实行政府采购,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材料进入工地,由监理、监督部门、业主代表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三是强化施工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建立健全了工程质量责任制和监督机制,项目法人向市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申请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强化质量监督。四是严格监理监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理单位必须具备乙级以上资质,对没有按照监理规程办事的监理企业,在全省进行通报,并不允许其继续在省内从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监理业务。五是群众参与监督,聘请当地有威信、愿负责的村民代表为工程监督员,重点从水源工程和管道铺设方面进行全程质量监督。六是强化工程竣工验收,在项目法人竣工验收自查基础上,省辖市和县(市、区)有关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规范、规程进行竣工验收,全省建成两年以上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均通过了验收。

2.3加强运行管护,确保长效运行

各地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明晰工程产权,落实工程管理主体,明确工程管理责任;实行“产权明晰、市场运作、竞争承包、股份经营、公司经营、协会监督”等多种管理措施,根据供水规模、投资来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理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公司制、用水协会、村集体、租赁、承包”等管理模式,初步建立了良好的工程运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县级管理机构、设立维修基金和建立水质检测中心3项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机制建设,其中工程维修基金制度是河南省率先在全国设立的。

按照“补偿成本,公平负担”的原则,河南省制定了水价核定办法。水价基本由运行电费、管理人员工资、维修基金等三部分构成,跨村集中工程由县物价部门和水利部门核定;单村兴建工程由村自主核定。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用地和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工程运行成本,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执行农业生活电价;各项目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在工程建设前与国土部门联系沟通,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供应。

3结语

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然而,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任务依然繁重。

全省规划外还有很多农村居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这部分群众以分散式供水工程供水为主。由于采矿、工业废水排放、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水排放、农村垃圾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农村水环境恶化,水源污染加剧,使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群众对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要求十分迫切。同时,水厂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滞后,技术储备不足;工程大多地处偏远乡村,条件差、待遇低,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吸引力;水厂的持续运行和发展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最终目标,但实际运行管理中,管理制度不健全,欠缺一支能熟练维护、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专业队伍,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应用培训等方面都亟待加强。

针对现有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重点,将是按照省水利厅提出的“城乡统筹,以大并小,提质增效,建管并重”的原则,以“十二五”期间建设的农村安全集中供水厂(站)和主干管网为骨干,通过管网延伸联通、新建等措施,整村、整乡推进,实现全省村村通自来水;进一步落实运行维护养护资金,强化工程运行管理,保障工程长效运行。

(责任编辑:赵鑫)

中图分类号:S27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853(2016)05-0036-02

收稿日期:2016-1-11

猜你喜欢

饮水安全建设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天津市村镇供水系统运行与管理规划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检测技术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农村供水建设管理运行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