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广东省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

2016-03-12陈知送陈愉愉李建生

广东水利水电 2016年4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广东省文明

陈知送,陈愉愉,李建生

(1.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35;2.广东省水利厅,广东 广州 510635)



论广东省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

陈知送1,陈愉愉2,李建生1

(1.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35;2.广东省水利厅,广东 广州 510635)

综合分析广东省水土保持工作实际,提出水土保持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突出综合治理,加强监督,严格执法,深化改革,加大宣传,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广东省

1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

水土流失既涉及资源,又涉及环境,是我国重大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加强水土保持,合理和保护利用水土资源,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保障山丘区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修复生态,能有效调节和改善人居环境;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减轻江河湖库泥沙淤积,能促进江河治理和减轻山洪灾害,能有效控制面源污染,为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保障[1]。可以说,水土保持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有力保障[2]。

2 广东省水土保持情况

2.1广东省水土流失现状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广东省地处东南沿海,特定的自然条件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了广东水土流失易发、多发的状况,使广东成为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根据广东省第四次遥感普查成果,广东省水土流失面积为20 945.91 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6%,且近些年呈反复增长趋势,每年土壤侵蚀量约8 400多万t,威胁全省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和饮水安全。各类侵蚀中,以崩岗、坡地开发的危害最为严重,在全省土壤侵蚀总量中,崩岗约占40%,坡地开发约占25%,面蚀等约占25%,生产建设约占10%。

广东是全国崩岗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主要集中在韩江上游、东江上游,以梅州、河源市分布最广。60 m2以上的崩岗有107 941座,总面积约827.60 km2,数量和面积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45%和68%。崩岗侵蚀强度极大,侵蚀区年均土壤侵蚀模数高者达5万t/ (km2·a),远超剧烈侵蚀强度标准。崩岗不仅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地貌支离破碎,严重淤积河床,威胁生态安全,而且导致大量泥沙淤积耕地,甚至直接蚕食、埋压农田,毁坏农业设施,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如不加以治理,现有崩岗很可能进一步恶化,加剧危害。

坡地开发主要在山丘区分布,尤其粤西、粤东山区分布较广。长期以来,坡地开发利用的方式比较粗放,“重用轻养”问题突出,顺坡耕作、陡坡开垦、毁林垦植等开发方式仍然存在。不合理开发的坡地成为山丘区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坡地耕作土层一般较薄,如不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使生产、生态基础遭到破坏,造成河流、水库淤积,加剧江河水患。同时,因丧失大量表土,肥力减退,土地生产力下降,从而导致农业减产。此外,大量氮、磷等营养元素随流失的水土进入水体,还会直接恶化河流水质,威胁饮水安全。

其他侵蚀,包括面蚀、沟蚀、火烧迹地等侵蚀类型。面蚀沟蚀是广东省分布面积最广的侵蚀类型,约有13 953.44 km2,虽然总体侵蚀强度较轻,但由于分布范围广、发生面积较大,总体影响也不容忽视。如不加以治理,面蚀将进一步发展成为沟蚀,每年新增土壤流失量有可能高达2 410万t。面蚀不仅破坏水源涵养能力,加剧面源污染,造成江河淤积,且由于大面积分布,恶化了区域生态基本功能,危害到我省生态安全基础。

2.2广东省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为水土流失仍未遏制。针对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广东省虽然不断加大预防监督力度,人为水土流失面积有所降低,但经济建设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特别是低等级道路建设、矿山开采、无序的山丘区农林业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点多量大,监管难度大,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还未从根本上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二是投入不足,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然繁重。广东省水土流失面积仍然处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高位,水土流失依然是影响生态环境、阻碍山丘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当前广东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水平、治理进度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三是城市水土流失危害日渐显现,危害生态平衡。城市开发建设强度高,水土流失易造成排水管网淤塞,削弱城市防洪能力;城市建设产生的大量余泥渣土存在无序弃置的情况,破坏了宜居环境、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容易成为水土流失的策源地;生产建设流失的渣土进入城市周边水体,还会造成水质恶化,危害城市水源安全。

四是基层监督管理亟待加强。目前全省各地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开展情况不平衡,存在队伍能力建设不足、监督管理力量有限、监督执法不到位等问题。

五是科技推广滞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支撑力度不足,社会参与不足。

3 加强水土保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和对策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众多机遇和挑战。综合分析广东省水土保持工作实际,提出水土保持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突出综合治理,加强监督,严格执法,深化改革,加大宣传,推动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更大作为。

3.1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保持工作应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思想,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对全省实施全面预防保护。山丘区在做好林草植被封育和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的同时,应通过预防管理措施建设,强化对农林生产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及开矿、采石等生产建设活动的管理;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强化对重点建设区域的监管和对现有林草植被的保护,从源头上降低城市区域发生水土流失的几率。对粤北南岭山地、东江上中游和漠阳江上游等具有水源涵养和水质维护等重要水土保持基础功能的区域以及水土流失潜在易发区,实施重点预防。通过重点项目,实施对东江、北江、韩江等主要江河源头和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的保护。

根据全省水土流失分布状况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需求,合理确定分区和分市治理规模,整体推进全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山丘区通过拦沙蓄水、植树种草、缓坡梯化、陡坡还林、封禁治理等各类措施,积极实施综合治理;平原区结合城市水系整治,加强生态和景观建设,推进侵蚀劣地治理;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通过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和“三同时”制度,落实相应治理。对韩江上中游、西江下游等水土流失集中、危害严重的区域,实施重点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以水土流失治理、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3.2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法治化

2011年3月,修订后的《水土保持法》正式颁布施行,为水土保持依法行政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不断强化,离不开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应进一步推进广东省水土保持工作法治化进程:一是加快配套法规建设。尽快出台《广东省水土保持条例》,做好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落实工作,加快配套改革及相关制度建设,保障行政审批质量和效率,不断增强法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超过水土资源承载能力的生产建设活动要严格实行禁止或出台限制性措施,严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对可能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灾难的项目坚决叫停。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防止生态环境沦为“公地的悲剧”。三是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行政执法行为。完善水土保持行政执法程序,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3]。

3.3开拓创新推动水土保持改革

找准水土保持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转职能、强监管、建制度、重廉政,构建更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一是加快研究建立全过程的水土保持监管制度体系、水土保持监控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对已批复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实行定期核查、跟踪联系的监督管理制度,建立项目监管台帐,加强事中、事后动态监管,形成水土资源损害“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常态化刚性约束机制;二是逐步完善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土保持投入机制,切实加大政府投入,积极引导社会参与,确保稳定提高水土保持投入。加大省级水土保持财政投入,逐步提高用于水土保持的财政投入在国民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依法征收和使用水土保持补偿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三是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对水土保持的支撑能力。大力应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3.4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

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法》宣传贯彻活动,形成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的浓厚氛围,让《水土保持法》在资源生态保护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深入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示范和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创建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全省各地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月活动,向公众普及水土保持知识,大力营造防治水土流失人人有责的氛围,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意识。

[1] 周建光,周影.浅议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水利天地,2007(3):28-29.

[2] 范克虎,王东,李永红,等.新时期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析——以陕西北部地区为例[J]. 农业灾害研究, 2015(4):38-49.

[3] 杨玉兰,杨智,宋日升.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 推进鄂尔多斯生态文明建设[J]. 内蒙古水利, 2011(4):25-27.

(本文责任编辑 王瑞兰)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EN Zhisong1,CHEN Yuyu2,LI Jiansheng1

(1.Guangdong Hydropower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Guangzhou 510635,China;2.Guangdong Provincial Water Resources Department,Guangzhou 510635,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Guangdong comprehensivel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ork should be adhered to the principle of "giving priority to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 It is important to focus 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To further promot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enforc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reform should be deepened and publicity should be further advance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Guangdong province

2015-12-31;

2016-04-13

*资助项目:广州市荔湾区科技计划项目(20132115012),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14-05)。

陈知送(1985),男,硕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方面工作。

S157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广东省文明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请文明演绎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漫说文明
水土保持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对不文明说“不”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