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天人相应理论看子午流注针法

2016-03-12

光明中医 2016年13期
关键词:天人子午流经脉

张 帆 裴 媛



从天人相应理论看子午流注针法

张帆1裴媛2

子午流注针法是根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以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纪年纪月纪时,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子午流注针法有三大理论基础,即《黄帝内经》中的天人相应理论、经脉气血流注以及针灸的候气逢时,而天人相应理论又贯穿于子午流注针法的始终。现以天人相应理论为出发点,围绕子午流注针法的三大理论进行论述。

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子午流注

天人相应理论,经脉气血流注以及针灸的候气逢时是子午流注针法的三大理论基础,本文将围绕这三大理论基础展开论述。

1 关于天人相应理论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人体也发生着与之相应的变化,中医学称之为“天人相应”。天人相应整体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思想,也是中医药文化的主要特色之一,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中医认识疾病与治疗疾病的基础,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

2 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大自然的探索。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寻找天地之间的奥秘了。最早出现的应该就是自然宗教思想,认为风雨雷电、日月运行及世间万物莫不由神来主宰。到了氏族部落,出现了“图腾崇拜”,这时人们就认为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可以说这应该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雏形了。当中国进入文明时代之后,随着奴隶制的普遍化,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提出了天命论,但与其相随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也逐渐发展起来。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的庄子,后经西汉时代的董仲舒以及宋明理学家们的不断阐释发挥而逐步形成,是先秦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有人认为,《黄帝内经》一书即是在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人与天地相应也”,从而形成了“天人相应”自然观[1]。可见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二者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黄帝内经》中的天人相应专指自然界气候变化与人体变化息息相关,其中的“天”指的是自然界;而儒家中的“天人合一”扩大了天的内容,除了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外,还从社会角度论述认识活动与“天”的关系。由此可见“天人相应”根源于“天人合一”,却不同于“天人合一”。

3 “天人相应”与《周易》、儒道思想以及黄老之学的关系

自伏羲画卦而始,中华文化中就体现出朴素的“天人相应”思想[2]。至《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的基本形成。而《周易》、儒道思想、黄老之学对《黄帝内经》理论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周易》、道儒两家早期有关天人相应的思想对于正在萌芽阶段的天人相应理论具有启迪作用。

《易经》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根源于《周易》的三才理论。《易传》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认为人生存于天地之间,是自然界的一员,受自然界的影响并且与自然界构成一个整体。而《易·系辞》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充分说明,《周易》的创作是以自然界变化规律为基础。《易传·序卦》中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则说明世间万物都是由天地产生的。由此才有了《黄帝内经》中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医学论断。

儒道两家都主张“天人合一”,所不同的是道家倾向于把人自然化,儒家倾向于将自然人化,但他们都承认人和天地之气是相同相应的[3]。先秦道家以老庄为代表。道家认为“道”是宇宙最高法则。老子《道德经·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应该以天地之道为准则,顺应天道变化,从而达到天人“玄同”的境界。即“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五十六章》)。

“医乃仁术”是儒家思想在中医中最突出的反映。同时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之下,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对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

4 关于经脉气血流注

4.1有关经脉起源有关经脉起源的说法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经脉理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古时医家在有一定的人体解剖知识及对人体生理病理了解的基础上,依据大量临床实践逐渐总结得出的。

先秦时期,人们基于对心脏解剖及其生理功能的认识提出了“人有四经调节论”,并且认为这可能就是我国经脉学说的起源[4]。从商纣时期心字的甲骨文可以看出人们对心脏解剖已有了解,认为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心脏底部的几条大血管对全身的调节作用。依据纣王所说的“圣人心有七窍”可以得出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心主神明的这一功能。之后经过秦汉的十经脉说,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后简称《足臂》《阴阳》)的十一经脉说,直到《黄帝内经》完善了十二经脉的学说。其中《足臂》《阴阳》是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将《灵枢·经脉》(后简称《经脉》)与之相较之后可以发现:无论在经脉循行路线还是经脉循行方向上,《经脉》都较《足臂》《阴阳》更加完善。从而也说明了经脉理论的形成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起来的[5]。具体表现在:其一,经脉循行方向的逐渐完善。《足臂》中的经脉均是向心走行,《阴阳》中的肩脉、太阴脉远心走行,发展到《经脉》则是六条经脉向心走行,六条经脉远心走行。其二,经脉循行路线更加完整。具体表现在《经脉》中经脉的循行出现了分支循行以及经脉走形上的延伸,如从足少阳经在《足臂》中的“出于踩间”到《经脉》中的“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三,《经脉》提出了经脉与十二脏腑的相关性及具有沟通人体内外的功能。由此可见,经脉学说在探索中不断发展。

4.2关于经脉气血流注基于中医的天人相应这一思想,想要理解经脉气血流注,就应该在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灵枢·经水》云:“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水”,又说“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经脉者,受血而行之”。人与自然相应,自然界有十二水,内合于人则有十二经。而十二水与十二经脉的区别在于前者运行的是水而后者运行的是气血。十二河流中流动的水就好比十二经脉中的气血运行一样。《管子·水地》认为水即大地的血气。经脉中气血循环流注,就像水在河道中流动一样。经脉中气血濡养肌肤骨骼皮毛,就好像自然界中的水滋润着大地一样。因此由自然界气候变化对河流产生的影响就可以推知人体感受六淫外邪后经脉气血的变化。正如《灵枢·痈疽》所说:“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 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 草萱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弃处,血气犹然……” ,如“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故而“邪入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素问·离合真邪论》)。

5 关于针灸候气逢时

所谓的针灸候气逢时,即是指根据经穴按时衰旺的特点进行针刺,从而达到调整人体阴阳的目的,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因此理解经脉气血按时衰旺理论就应从其源流以及组成要素说起。

5.1子午流注的源流子午流注理论的思想来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曰: “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又“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则说明古人已认识到人与自然气候的相应性以及人身气血流注周期性的特点。徐灵胎亦云:“五脏之病与四时之气相应,故刺穴亦当从时。”继《黄帝内经》之后,《难经》《针灸甲乙经》继续对子午流注相应理论进行补充说明。金·何若愚的《子午流注针经》为现存有关子午流注的最早的一部文献,到了明代徐凤所著《针灸大全》中的“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十首”,使子午流注针法广为流传,且后世多以此为依据。

5.2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理论在子午流注中的作用子午流注强调时间因素对针灸效应的影响,把时间与针灸治疗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子午流注针法的按时针刺思想。而我国古时的阴阳五行理论是子午流注理论的核心,作为记时符号的天干地支则是子午流注针法的时间推算工具。

以阴阳五行理论的生克制化来推算人体经脉气血的流注盛衰和经脉穴位的开阖,构成了传统针灸学中一个颇具特色的治疗体系,深刻地表现了中医的天人相应观念的思维特点。阴阳五行理论是在人们对抗神权及天命论,同时对大自然不断探索及劳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在子午流注针法中的阳日阳时开阳腑、阴日阴时开五脏,经生经、穴生穴等原则都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是子午流注针法的指导思想。天干地支则是作为子午流注的气血流注时间的推算符号,分别用天干及地支配合脏腑用以描述不同时段各个经脉的气血盛衰。将人体经脉气血流注盛衰的时间具体化。如天干配脏腑即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阳火须归丙,包络从阴丁火旁。阳干宜纳阳之腑,脏配阴干理自当。由此子午流注理论才将自然界、时间、空间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间针灸医学。

[1]申秀云. 论“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观之异同[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21(1):10-12.

[2]邹若思,方涛. “天人相应”思想在《黄帝内经》中的体现[J]. 中医学报,2014,29(8):1159-1161.

[3]吴湘,试论《黄帝内经》的整体思维特征[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3,15(2):4-5.

[4]严健民. 论经脉学说起源的必备条件[J].中华医学杂志,1997,27(2):86-90.

[5]李海峰. 从马王堆医帛书到《灵枢·经脉》看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发展[J]. 中医文献杂志,2002,20(4):31-32.

Understanding on Midnight-Noon Ebb-Flow Acupoint Selection Acupuncture from the TCM Theory of "Relevant Adaptation of the Human Body to Natural Environment "

ZHANG Fan1PEI Yuan2

(1.Grade 2009 Graduate, The First Clinical College,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Shenyang 110000, China;2. Medical Management Office,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Shenyang 110000, China)

Midnight-noon ebb-flow acupoint selection acupuncture is point selection of a treatment method on time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change impact on the human body, considering five-shu point of jing, xing, shu, jing and he combined with yin yang and five elements as the basis, use of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with the viscera, to calculate the qi streamer ups and downs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idnight-noon ebb-flow acupoint selection acupuncture has three major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theory of relevant adaptation of the human body to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flow of qi and blood in the meridians and waiting for qi arrival acupuncture in Huandi Neijing, and theory of relevant adaptation of the human body to natural environment throughout the midnight-noon ebb-flow acupoint selection acupuncture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ory of relevant adaptation of the human body to natural environ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three theories of midnight-noon ebb-flow acupoint selection acupuncture were discussed.

Relevant adaptation of the human body to natural environment;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idnight-noon ebb-flow acupoint selection

1.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硕士研究生2009级(沈阳 110000);2.辽宁中医药大学医疗管理处(沈阳 110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3.018

1003-8914(2016)-13-1875-03

(本文校对:田维柱2015-11-12)

猜你喜欢

天人子午流经脉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荀子天人观研究述论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浅析唐朝敦煌壁画中天宫伎乐的表现形式
“通”的哲学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天人”武松的另一面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子午流注选穴艾灸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