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麻醉维持中对脑氧代谢的影响分析

2016-03-12鲁海兵贾英萍齐金莲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2期
关键词:脑氧球部七氟醚

鲁海兵,贾英萍,齐金莲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 麻醉二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与成人相比,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处于神经系统发育的高峰期,脑氧代谢耗氧量较高,但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因而在行普外科手术麻醉时易发生脑组织氧气的供需平衡失调,引起患儿脑组织缺血、缺氧的损伤[1-2]。七氟醚和丙泊酚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麻醉维持药物,研究表明[3-4]其具有对人体损伤较小、安全性高及可控性强等优点。本文研究药物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麻醉维持过程中对脑氧代谢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70例,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麻醉维持药物七氟醚,B组患者麻醉维持药物丙泊酚。在35例A组患者中,男18例,女17 例 ;年龄4~8岁,平均(4.4±0.8)岁,小儿唇腭裂患者1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2例,肠套叠患者8例,先天性巨结肠5例;在35例B组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8岁,平均(4.3±1.1)岁,小儿唇腭裂患者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4例,肠套叠患者9例,先天性巨结肠4例。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地域以及病史等其他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纳入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应该符合以下标准:第一,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患者分级为I、II级;第二,患者没有其他颅内以及脑血管病变;第三,对患者进行昏迷指数评分结果大于等于15分;第 四,患者心肝肾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但同时也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应该排除在本次研究之外:第一,患者存在镇静药物应用以及手术历史;第二,患者未选用手术治疗。

此外,所有入选患者均通过医院伦理协会审核通过并在对研究知情的情况下,由监护人签署知情确认书后进行本次研究。

1.3 方法与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前进行常规准备工作,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的心电图、血压以及心率等体征进行检测。在建立静脉通路后,静脉滴注电解质溶液的同时静脉注射0.01 mg/kg的阿托品溶液和0.1 mg/kg的咪达唑溶液。然后进行麻醉诱导,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式相同,均为静脉注射2.5 mg/ kg的丙泊酚溶液,0.5 μg/kg的舒芬太尼溶液以及0.1 mg/kg的维库溴铵溶液,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A组患者泵入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B组患者泵入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以穿刺置管成功作为T1时刻,BIS下降50时作为T2时刻,手术开始后15 min作为T3时刻以及手术结束拔除患者气管作为T4时刻,记录T1到T4时间段患者的动脉血氧含量与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的差值以及脑氧摄取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记录两组患者在T1到T4时刻的动脉血氧含量与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的差值以及脑氧摄取率。通过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药物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的A组35例患者,在T1(穿刺置管成功)、T2(BIS下降50时)、T3(手术开始后15 min)和T4(手术结束拔除患者气管)时间段动脉血氧含量与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的差值(Da-jvO2)分别为(48.3±6.5)ml/L、(38.8±5.2)ml/L、(38.6±8.2)ml/L和(41.8±10.2)ml/L,脑氧摄取率(CERO2)分别为(31.1±5.5)%、(25.0±3.5)%、(25.2±3.3)%和(28.9±3.1)%;而通过药物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的B组35例患者,在T1(穿刺置管成功)、T2(BIS下降50时)、T3(手术开始后15 min)和T4(手术结束拔除患者气管)时间段动脉血氧含量与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的差值分别为(46.9±6.4)ml/L、(41.2±5.4)ml/L、(41.5±8.5)ml/L和(44.4±10.9)ml/L,脑氧摄取率分别为(29.7±5.9)%、(26.6±3.2)%、(27.3±4.3)%和(29.6±2.9)%。T1时间段B组患者动脉血氧含量与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的差值以及脑氧摄取率均低于A组(P<0.05),T2、T3以及T4时间段为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T4时间段的动脉血氧含量与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的差值以及脑氧摄取率均高于T2时间段(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脑氧代谢指标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脑氧代谢指标的比较 (±s)

注:1)与A组相同时间段比较,P<0.05;2)与组间T2时间段与T4时间段比较,P<0.05。

组别 T1 T2 T3 T4 Da-jvO2/(ml/L)A 组 (48.3±6.5) (38.8±5.2) (38.6±8.2) (41.8±10.2)B组 (46.9±6.4)1) (41.2±5.4)1)2) (41.5±8.5)1) (44.4±10.9)1)P值 0.041 0.033 0.030 0.037 CERO2/%A 组 (31.1±5.5) (25.0±3.5) (25.2±3.3) (28.9±3.1)B组 (29.7±5.9)1) (26.6±3.2)1)2) (27.3±4.3)1) (29.6±2.9)1)P值 0.026 0.040 0.022 0.035

3 讨论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处于麻醉状态,脑氧代谢受到影响。而儿童处于神经系统发育的高峰期,脑氧代谢含氧量比一般患者要高,在手术过程中一旦出现缺氧情况神经细胞就会受到损伤[5]。与传统的氯胺酮基础麻醉下给予小量阿片类药物和催眠镇静药物相比,七氟醚麻醉的优点是诱导患儿平静,术中血液动力学较平稳,肌松药用量小,术后苏醒快,而且醒得较透。但是诱导期和恢复期的躁动是需要克服的困难。迅速觉醒后立即感觉到的不适是造成术后躁动的重要原因,因此合用小量的咪唑和芬太尼可能会延迟患者的苏醒,但可能会提高苏醒质量[6]。丙泊酚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常与硬膜外或脊髓麻醉同时应用,也常与镇痛药、肌松药及吸入性麻醉药同用,适用于门诊患者[7]。

综上所述,七氟醚和丙泊酚作为小儿麻醉维持药物,均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但七氟醚对脑氧代谢的影响更小。

[1]薛庆生,张富军,李一亮.七氟醚及丙泊酚对单肺通气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影响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5(1):5-7.

[2]黄凤贞,李雪丽.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的比较[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81-83.

[3]郝唯,张建敏.七氟醚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235-236.

[4]王永侠.丙泊酚复合七氟醚与全凭七氟醚对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联系比较[J].山东医药,2012,52(13):88-89.

[5]谢钱灵,姚维瑜.对于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麻醉维持中对脑氧代谢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1):163.

[6]刘娉婷,马春燕.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麻醉维持中对脑氧代谢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7):176-177.

[7]覃玲华.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麻醉维持中对脑氧代谢的影响比较[J].当代医学,2015,21(18):145-146.

猜你喜欢

脑氧球部七氟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脑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应用
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对小儿先心病患者围术期脑氧饱和度的观察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CT表现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老年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一饿就胃痛其实也是病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进展
温度计为何能显示温度?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