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016-03-12权茂
权茂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校本教研已是小学进行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究竟如何开展好校本教研,推动课堂质量工程的实施是摆在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严肃而有待于创新的工作任务。
一、校本教研要因地制宜
校本教研要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全体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带着如何改变教师教的观念、如何跟上新的教学形势、如何改变学生的学法等问题,进行看课、评课、做课、研讨,主动积极,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甘肃省敦煌市七里镇铁家堡小学(以下简称“我校”)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使教研氛围日渐浓厚。在课间、课外活动以及中午、下午放学,教师不拘一格、不讲形式,茶余饭后、路途行走谈教学、谈教育,大家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能充分表达个人对教学和学校的看法和建议,从而提高学校的教研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是促进教学相长的大好机会。
二、以校为本建立校本教研的制度
以校为本建立教研制度必须立足学校。一是以改进学校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解决学校与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与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经常遇到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研究;二是学校自身在实施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学校自己来解决,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来分析探讨,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三是从本校和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智慧,盘活学校内部的资源及适时邀请专家参与,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提高教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校本教研中,校长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学校必须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等力量,保证校本教研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在教学管理中,要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创设校本教研的氛围
(1)校外专家、教师的纵向引领。聘请教研专家、教研员对我校教学实践进行理论指导,邀请名师、名家来校送教,展示课堂教学的艺术。每周一次教师业务学习,营造教师学习的氛围。各教研组利用电教设备,观看电教录像,了解新课改动态及课堂教学走向。要求教师互相交流,实现理论指导实践,教研服务教学的有机结合。
(2)倡导教师自学理论。课程改革有丰富的理论背景,弄清这些理论背景有助于教师理解课改,从而增强改进教学行为的自觉性和强烈的欲望。校长应鼓励教师坚持写学习摘记,每学期需交一篇以上专业论文,每月需交一篇自学心得,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3)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教学反思。自我教学反思是教师的自我对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及结果等进行的自我反省,其目的在于修整教学行为,实现教育过程的优化。因此,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的有力措施,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活动,来检验自己的教学行为,质问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
四、拓展校本教研的途径
(1)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帮助和指导新任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是教师中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和中坚力量,要在同伴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孤军作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学校要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充分挖掘教师的集体智慧,并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校本教研制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校本教研要从课堂教学入手,剖析教学案例,促进反思与提高,其实效最终也服务于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忌搞形式主义。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学校应从教师的学历层次、专业层次、理论层次三方面帮助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师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2)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层组织,它的重要职责是营造学校浓厚的教研氛围,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信息反馈和沟通,其在组织形式和时间上有很大的随机性。校本教研使教研组的活动由被动到主动,由他觉到自觉,充分显示了主力军的作用。
(3)教研组活动课题化的研究。通过精心设计课题,注重过程研究,加强反思研究。学校要求年轻教师人人有课题,并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题实验。在教研组活动时就以教科研为载体,用课题带动课改,可以围绕相应的课题进行教研。这为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校本教研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不要追求时髦,要脚踏实地,联系实际,常出新招,起点放低,坡度放缓,更要求我们教师常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理念。只有教学观念转变,才能促进教学方法转变,才能使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甘肃省敦煌市七里镇铁家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