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学困生转变策略探析

2016-03-11吴贤省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转变学困生小学数学

吴贤省

[摘 要]“学困生”在人们看来就是“厌烦”“可恶”“无奈”和“同情”的代名词。现代教育中,如何转变和减少学困生是教师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教师唯有备课时心系学困生、教学时关注学困生、批改作业时脑中思考学困生、辅导时言语关爱学困生、考查时恰当定位学困生、家访时尊重学困生,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且充满正能量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才能让他们重新拾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转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5-051

看到“学困生”这个词,你最强烈的感觉是什么?是厌烦,是可恶,是无奈,还是同情?有多少教师理解他们学习的艰难与辛酸?我认为教师应在他们学习困难时积极引导,在他们无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时提供帮助,在他们恐数学和教师时耐心开导。即使无法让他们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教师也不能在他们受伤的创口上撒盐,至少让他们有个安全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不论是由何种因素致成的学困生,都会存在学习兴趣缺失、学习信心丧失等现象。教师应思考如何让他们不再厌烦教师,重新拾回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教师要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诚心、真心与爱心。本文以一线教师的视角,探讨如何在“备”“教”“改”“辅”“查”“访”等一系列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减少数学学困生的产生,或转化数学学困生。

一、备课时心中想着学困生

备课时,我尽可能事先把所有的教学资料都看一遍,做到对哪些习题学困生必须完成、完成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及哪些习题学困生可以放弃等心中有数。教师不仅要思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知识性问题,还要思考学生的学习起点问题;不但要思考本节课中哪些知识点容易出错,而且要思考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后会对哪些已有的知识造成负面影响。如教学分数除法后,突然出现分数加法的习题,教师可以想想学困生会怎样解决。对于精心设计好的提问,哪些问题可由学困生回答,哪些学困生无法回答,应如何引导;在哪个环节教学后应留给学困生独立思考的时空等问题,我在课前都会仔细思考。只有做好了充分准备,才不会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状况,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师只有心中装着学困生,才能使他们感觉到我们备课时的良苦用心。

二、教学时眼中关注学困生

课堂教学时,无论是讲解、交流讨论、动手操作,还是独立思考,我都不断用眼光扫视每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我非常注重加强与他们进行眼神的交流,以便及时准确地判断他们的学习状态。当学困生表现良好时,我会适时投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并做一个竖拇指的手势表示认可;当发现他们思绪游离时,我会给他一个提醒的眼神,并微微摇头;当发现他们迷茫时,我会找机会开导他们,试着打开他们的心扉,帮助他们明确前进的方向。只有在课堂上加强与他们进行感情的交流,适时给予他们眼神的暗示、赞许的点头和微笑的鼓励,让学困生感觉到教师的关爱之情,他们才能重拾学习的动力与信心,开拓创新,超越自己。

三、批改作业时脑中思考学困生

许多教师在批改作业中遇到学困生莫名其妙的错题时,心中常常感到无奈甚至是气愤,但随后却不加理睬或者是批评他们。作为教师,我认为我们应耐心思考他们解题错误的原因,帮助他们拨云见日,及时改正错误的认知。如教学“分数除法”后,我认真总结,发现学困生一般会出现以下两种错误:

错例1 ÷

=

错例2 ÷

=6

错例1中,学困生误把被除数变为其倒数,而除数不变;错例2中,他们把被除数与除数均变成各自的倒数。这两种方法都是错误的,得出的结果自然也是错误的。深入分析他们出错的原因,我认为这是他们不理解分数除法计算方法所致。因此我对出错的学生进行了单独辅导,告诉他们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可以看成是这个数乘以该分数的倒数;计算时,只需将除号改为乘号、除数变为其倒数即可。经过我的耐心讲解,他们终于明白了计算方法,并下决心努力改正。

教学“圆的周长”后,学困生通常会犯下面这种错误:

错例3 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厘米,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1.4÷2=15.7(厘米)

显然,学生并没有仔细审题,而且区分不清圆的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圆柱体体积”后,学困生通常会犯下面这种错误:

错例4 有一圆柱形油桶,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15分米,这个油桶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V=SH

=12.56×15

=188.4(立方分米)

这里的错误是由误把圆柱底面周长当成面积所致。

教学“解比例”后,学困生通常会犯下面这种错误:

错例5 0.14∶x=∶8

解:x=0.14×8

x=1.12

x=1.12÷1.5

学生计算到这里就认为可以结束了。实际上,解比例的结果一般都是一个确定的数,而不是一个式子,所以这个结果是错的。此时可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计算,由此得出的结果才是正确。

学困生的错例林林总总,不胜枚举,其错因也复杂多样。我在批改到他们的错题时,不是打一个“×”便了事,而是尝试猜想学生的解题思路,揣摩其错因,并在旁边细致地批注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改正的方法。这样能使学困生感觉到我用心,进而激发他们改正的决心。

四、辅导时言语关爱学困生

学困生的确存在某些缺点,也许要爱他们真的很难,但教师辅导时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我们一时无法改变他们的缺点,但一定要学会暂时宽容他们的缺点,绝不可用言语去伤害他们。

学困生的知识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一些比较重点的内容前,我会对其进行课前辅导,使其充分准备,从而在进行教学时尽快进入状态,跟上教师的思路与步伐。如在教学“分数乘除的应用”“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圆柱侧面积、表面积计算” “比例尺应用” “正反比例应用”等内容之前,我都会对学困生进行课前辅导,帮助他们大概熟悉教学内容,初步了解重点与难点。事实证明,课前辅导使他们肚子里有了“底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批改作业时,若发现学困生作业错误率高,我还会针对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课后辅导。但有些错误让我觉得很是疑惑,想不明白出错的原因。对此,我便让他们先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从中分析原因,进而有的放矢地指导他们改正。如错例1,从表面上看,学生误把被除数变为倒数,而除数不变。一开始我认为他们是因为不知道计算法则才会犯这样的错误,因此我让他们说说法则。不曾想,他们说得很好。最后我才发现原来他们竟然不知道除法算式中哪个是除数!教学时,我一直默认这一知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的,因此从未往这方面想。这个发现让我意识到自身教学方法却还存在不足,我将尽量改进。再如,教学“分数四则运算”后,我发现总有几个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把数据遗漏。我让这几个同学将他们计算的过程演示一遍给我看,发现他们都是边抄边约分,约分后就后面的数据忘记了。我指出他们的不足,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式子的完整性。经过这次纠正,这几个同学几乎没再出现遗漏数据的现情况。

五、考查时恰当定位学困生

单元教学结束后,我经常会进行随堂考查。考查前,我会事先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与知识基础,结合试题的难易程度给每个学生确定目标值,并征得每个学生的认可;二是根据过去的学习成绩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层次。评价时,对达到目标值的学生,我会给予他们一个达标的奖项,对每个层次的前两名则给予晋级奖。达标奖是经过努力可达到的,使学生觉得并不是遥不可及,从而赋予他们努力的信心和勇气;晋级奖则是与同一水平层次的同学竞争取胜所得,具有极强的可比性。这样的随堂考察,让学生能体会到我制定这样的奖励方案的期盼之情,从而使其深受鼓舞,发挥出最高的水平。

六、家访时尊重学困生

作为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家访时你最想对家长说的是什么?是自己辅导学困生的艰辛,或是对学困生家长的不满,还是学困生的缺点?我认为家访是一门艺术,对学困生的家访,尤为讲究方法和技巧。首先是要尊重学生。教师在家访时应向家长表扬学生的优点,然后再指出不足之处,并表明对其能改进的信心。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气要尽可能委婉,使得学生不会产生恐惧心理,家长也容易接受。其次是要尊重家长。家访时,老师要学会当忠实的听众,耐心倾听家长的教育观念,充分给予家长发表自己观点的时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适时作些补充,帮助家长完善其教育思想。最后是以学困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与家长达成共识。教师可与家长谈谈学生所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对在后阶段应如何改正不足提出实质性的建议。此外,教师还应对需要家长做出的配合提要求。如此,家访才能达到其目的,才能全面帮助学生提高自己。

【案例A】

郑××,男,成绩属于第三层次(后30%)。

问题:性格极其内向,在课堂上的反应总比别人慢半拍,接受能力较差,作业错误率极高,但理解后遗忘率较低;进行个别辅导时,无论教师如何问,他都毫无表示,使得教师想帮助他却无从下手。

家访时,我先跟他爸爸跟聊聊他家小卖部的生意如何等日常琐事,然后再把话题引到学生身上:先谈谈学生的纪律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提出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表达邀请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的愿望。家访后,郑××的情况改善了很多,进步明显,让我觉得很欣慰。

【案例B】

李××,男,成绩第三层次(后30%)

问题:其实人挺聪明,但却很懒惰;学习不积极主动,爱坐最后一排;作业错误率极高,遇到稍难一点的题目就放弃。

家访过程中,我先跟他父亲反应他在同学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等好的情况,再提出他在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希望家长能多花点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业状况,帮助学生克服不足。后来,李××的作业正确率有了一定的提高,遇到难题时有了钻研的耐心,订正时也变得积极主动。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的转化或减少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只有尊重他们、恰当定位他们、用言语关爱他们、适时与他们进行眼神的互动,用诚心和真心持之以恒地感化他们,才可能达到转变他们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 马晓红.从心理学视角审视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认识误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2).

[3] 沈丽霞.学会欣赏数学学困生[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2).

[4] 张福生.小学低段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5).

[5] 袁志清.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分析与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12(8).

[6] 徐苏妹.转化小学数学后进生的策略[J].教学月刊,2014(5).

[7] 欧阳玉莲.携手帮助学困生成长,每个教师责无旁贷[J].教育科研论坛,2013(11).

[8] 张明霞.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作业批改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1(11).

[9] 何昌岳.让数学 “学困生”脱“困”致 “富” [J].小学教学参考,2011(12).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转变学困生小学数学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