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婆
2016-03-11周玉洁
周玉洁
邮包
我的外婆,胖胖的,矮矮的,短发齐耳,眉间有一颗黑痣。
她时常笑,微启厚厚的嘴唇,露出短短的白牙。人们夸我外婆,说她是最值得信任,很老实忠厚的人。
外婆总寄来包裹。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只有一分钱两粒的糖果,嚼在嘴里像在吃甜面疙瘩。
而我外婆却寄来果丹皮、山楂片、大白兔奶糖、花生牛轧糖、老城隍庙五香豆、无花果干、话梅、“羊粪蛋”和“鞋底板子”。过了好多年,我才知道那好吃的,含在嘴里香浓滑腻得舍不得下咽的,形似羊粪蛋的叫“巧克力豆”;那看起来就像印有防滑格图案鞋底板的深棕色长方形零食,叫“朱古力”。
那时,我是全县城第一个戴电子表的孩子。那银色的金属表带和淡蓝色表盘上跳动的黑色数字,让老师都感到好奇;我也是全县城唯一穿过绣着金线花朵的红灯芯绒套装配红色小皮鞋的孩子。我永远记得那套衣服和那双小皮鞋,因为当我脱下它们,换上我奶奶用朱砂染过的粗布手工缝制的外套和鞋后跟趿拉在地的千层底鞋后,我就不是公主了。我又变回和周围的孩子一样,丑陋,畏缩,又开始用袖子擦鼻涕,在衣襟上擦手,走路又踢踢踏踏跑不快了。
那时,外婆在我看来,就是我们在每个节日前去邮局取回的汇款和邮包。
坐火车
我怕坐火车。
第一次坐火车是去看望外婆。那时,我妈作为知青到我们这里已十来年了。那年春节前,厂里忽然给了我妈探亲假。于是我们组成一支宛如逃难的队伍,我妈抱着我妹妹,我爸爸手提两只麻包,肋下斜挂着麻绳捆扎的编织袋。我奶奶一手拉着姐姐,一手拉着我。
我们前呼后拥,无比慌张。我爸爸仍不断地催:“快!跟上!”
好像敌军的炮火要来,我们逃命般地在陌生而曲折的火车站里奔命。我妈一边跑,一边喊:“时间还早,都慢点跑!”
那一路感觉最深的是在拥挤的进出站人流中被挤压得要憋死的恐惧,是在火车上看着别人吃面包吃蛋糕饼干和盒饭的饥饿,是困却无法站着睡觉的晕厥,是头一回走出县城的新奇与胆怯,是列车员来检票时我爸爸表演车票被贼摸去几近泪下的苦情时我提心吊胆的屈辱。
我不喜欢坐火车。
我们终于到了,大城市里人山人海且下着雨。又冷又饿的我们,随着妈妈在雨中逃难。
我们坐了电车,坐了好几次,下了好几次。我妈在一个站台前望着站牌哭,说:“我们又坐错车了。变化太大,这许多年,我全忘了哪儿是哪儿。”
一直折腾到夜里我妈才带领我们浑身湿透地找到外婆家。
可外婆不在家。邻居惊呼:“是你们?你老娘一大早就东家西家借伞,抱着几多伞去了火车站。”
邻居们热心地迎我们进屋,端茶煮面。
等了很久,夜深人静。我外婆打着一把黑布伞,怀抱着好几把伞,穿着套鞋,扑哧扑哧地出现在楼下灯影里。我妈冲下去,我们也冲下去。我在那里望着,我外婆扔了伞,和我妈抱头痛哭。我外婆的个子好矮,她被我妈妈搂进怀中,她的下巴仰搭在我妈妈的肩膀上,张大嘴巴发出啊唔啊唔的哭声,哭得那么难看。
暑假
后来,外婆来信让我去她那里过暑假,并再三强调,下火车后,站在那里不要动。
我安安静静地在下车后呆立不动,直到人群变稀薄,外婆看见我。
外婆工作的地方叫武钢。
特别大特别大的,我所见过的最大最大的工厂。
外婆的车间里有这个世界上最大最大的电风扇,一阵风刮来,能把我吹跑。
暑假里很多孩子都去厂里。一步步靠近那巨大的电风扇,比比谁敢再上前一步。那个游戏每天乐此不疲地上演。直到开始发冰棍。
车间里每隔几小时就发冰棍。有奶油的绿豆的好多种。
在那座火炉一般的城市里,在那闷热的车间里,冰棍成了很多孩子的共同盼望,也是大家等在那里不愿离开的理由之一。除了挑战巨大的风扇吹出来的风,其实小孩子们并不敢在车间里乱跑乱动,我们待在那里等几个小时,冰棍就发下来一次。
我让外婆咬一口,她说她不爱吃,我一再举着冰棍踮着脚在她眼前晃,直到冰棍滴下水珠来,外婆才低头用嘴唇抿了一小口。
休息日,她带我去逛街,逛百货店和很多店。
那里的售货员们坐得高高的,到处拉着铁丝。她们用铁夹子夹着一张张纸片什么的,挂在铁丝上,手一扒拉,哗一声驰向下一个人。下一个人取下夹着的东西,一扒拉,哗一声将夹子又传回来。那种开票、结账的方式很神奇,很好看。那些被铁夹子夹着的纸片们一站传往下一站,很像头上竖着辫子的小电车。
我看得呆了。
外婆弯下腰,皱眉对我说:“你这鬼样,么样不要?我有钱,你要么子?随么子说嘛!”
那是一个繁华乱世,花花绿绿太多陌生东西,我无法确定我要什么。我笑了,“我就只看看,我哪都不要。”
外婆望着我,望着望着,忽然红了眼眶,说:“跟你妈小时候一个鬼样。”
外婆给我买了好多好多东西,带吸铁石的文具盒,自动铅笔,带香味的橡皮,连衣裙,凉鞋,很多好吃的,数不清。
我只想回山里去,急于想让别人看到我的那些自动铅笔有多神奇,一按,就可以写字;铅笔盒盖子嗒一声嗒一声……
暑假过完,我该回家了。可又舍不得离开外婆了。外婆做的酱豆干炒肉我还没吃够,外婆用高压锅蒸的面包我也没吃够。外婆从不打人,她凶巴巴吵人的模样都那么善良,连我这样一个小孩子都不怕她。
我在湖边捡到那么多贝壳,那么多好看的小石头,还有在仪表厂的厂区里捡到的半导体收音机里的硅板边角料……我一样样整理着那些我要带回山里去送给小伙伴们的宝贝。
外婆也在帮我装东西。她从箱子里拿出一盒盒床单、一摞摞新毛巾、一打打袜子、棉线劳保手套、给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妹妹买的衣服……最后,外婆拿出一个带三层笼屉的闪闪发光的钢精锅。
她在犹豫,她自言自语:“这……带不带得下?”
我一口就回答道:“我能行!”
外婆将很多好吃的东西塞进钢精锅的笼屉,用绳子捆好。又拿出一个被塑料袋裹好的布包,说:“背上这个,这个是给你妈的,她蛮喜欢吃金橘饼。”
我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小战士,左手右手和身后全是战利品。我雄赳赳气昂昂地背着提着抱着它们。那时,我多么贪心,我什么都要,不管外婆给我什么,我都说:“我拿得动,我能行。”
外婆又说:“和你妈小时候一个鬼样。”
又说:“你妈妈会去接你的,你一路把东西看好就行。”
后来,外婆拿出一卷钱,我不敢接。妈妈交代过,要是外婆给钱,不能要。
外婆说:“那就汇过去。”
她提着东西送我上车,又找乘务员絮絮叨叨说很多话,请求一路照顾我。
她在窗外挥手,一遍遍挥。
火车开动,她张大嘴巴,开始哭,又哭得那么难看。
我大声喊:“婆婆,莫哭!”也不知道她听没听见。
只见她索性一屁股坐在了站台地上,朝着火车开走的方向,哇哇地仰天号啕。
哐当哐当哐当……我看不见她了。
明信片
外婆在退休后为了给我舅舅结婚腾房子而嫁给了一个很老的老爷子。
我工作后,有次出差路过,去看我外婆。她拉着我的手,带我去见外公之前,站在路边给我解释:“你舅妈是蛮好的人,我不能在沙发上睡到死,么子事都不能细说。我现在蛮好,老爷子也蛮好,他是个医生,这样几好。”
老外公乐呵呵的,除了饭后刷洗他的假牙,什么家务也不做。
我觉得外婆就像个保姆,忙里忙外,一边看着煤气灶上煮的肉,一边又跑去卫生间里搓几把衣服。
但外婆身体好,老外公懂医,功不可没。那时外婆已经患了高血压和糖尿病,但看着却很健康。外婆说:“凭这一样,省几多钱哦。”
我说,已经不用她再省钱了。可她说她活着就是要吃苦做事的,总归能省一个是一个。
那是我第一次给外婆钱,她低头望着,只是不收。
望了好一会儿,她推开我的手,抬起头,看着我的眼睛说:“你长成大人了哦,多帮我心疼你妈,钱我不要。”
我掉下泪来,哀求说:“我小时候你给我们寄好多好多东西,你让我报答你一回!”
外婆站在路边举着我给她的一叠钞票挥手,我在出租车里扭头一直望着她,挥呀挥……那是我最后一次看到外婆。
接到舅舅发来的电报,我外婆病危。妈妈哭着立即去了车站。
妈妈说她在医院守了外婆七天七夜。
她说她一直拉着外婆的手,虽然外婆什么也说不出来了,但她听得到妈妈说的话,七天七夜里手指动过很多次,眼角常滚出泪水。
我妈说外婆走得很安详。临终时,带着微笑,睡过去的。
我的外婆,最后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骨灰盒。
我时常想起她。想起小时候拿着一把用完了铅芯的五颜六色的自动铅笔,在县城的一家家店铺里问“有没得自动铅芯啊”,人家都说没有,没听说过。
后来,收到外婆的包裹,里面除了吃的穿的用的,还有半张报纸裹着的自动铅芯。那么多小盒。
时光如梭,我成了我女儿的妈妈,我妈妈成了我女儿的外婆。
爱与被爱在世间轮回,我们一路走着,记得的,或忘了的,那么少又那么多。我时常对我的女儿讲起我的外婆,我和外婆在一起的日子那么少,讲着讲着就讲不出更多可讲的来了。
有一回,女儿在背人生格言,忽然问我:“妈妈,你记得的第一条人生格言是什么?”
我脱口而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女儿笑了,“你记住的第一条人生格言为什么是这个?”
为什么?因为我的外婆没有上过学,认识一些字,却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她给我妈妈写信,总是请别人帮忙。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暑假去外婆家时,曾对着墙上的一副挂历,用我的小手扶着外婆粗糙的大手,教给外婆写过几个字。
那年的春节前,妈妈收到外婆的邮包,里面有两封信,一封是外婆请人帮忙写给妈妈的,还有一封是给我的。给我的那封信里只有一张明信片,一树盛开的梅花,背后是歪歪扭扭的外婆写的几个亲笔字——梅花香自苦寒来。那正是我在暑假里照着挂历上印的一竖排字,把着外婆的手,教给她写的。
插图/奚莲君
发稿/赵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