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研究文献综述及政策建议
2016-03-11沈雪莹
沈雪莹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研究文献综述及政策建议
沈雪莹
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相关研究文献,加深了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解,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则提出了相关建议。
资产减值 文献综述 政策建议
一、引言
一直以来,资产减值会计都是会计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操纵资产减值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已屡见不鲜。我国为了抑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行为,于2007年正式实施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该准则的实施效果也引发了国内学者的广泛讨论。
二、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进行研究,至今已获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多数学者对资产减值的研究都采取了实证的方法,将几年里具有资产减值行为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常这些研究对象的数量较多,且其所属的行业也比较分散。
Zucca和Campell(1992)研究了1978 ~1983年的67家公司(NAARS数据库)的资产减值情况。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大部分资产减值的计提源于公司通过“大清洗”来进行盈余管理;少部分资产减值的计提是公司通过“利润平滑”来进行盈余管理。无论是“大清洗”还是“利润平滑”,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
Francis,Hanna和Vincent(1996)研究了1989 ~ 1992年的674家公司的资产减值情况。他们在研究中分析了企业价值毁损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对公司提取资产减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价值毁损因素对企业资产减值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Andrews(2012)研究了2005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带来的监管环境变化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计提减值主要是基于“利润平滑”,而不是“大清洗”;但是2005年的监管环境变化后,基于“大清洗”的减值大幅度增加。
Laskaridou和Vazakidis(2013) 为了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对资产减值的操控问题,将2005 ~ 2006年的26家食品和饮料上市公司分为了减值组和未减值组,把减值与盈利水平结合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减值组具有比未减值组更低的盈利水平,并且公司宣告减值是为了及时进行“大清洗”,以增加未来收益。
三、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资产减值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获得了不少较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2007年,我国实施新资产减值准则后,有不少学者对新旧准则进行了对比,并开始研究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行为。
何民(2009)通过对我国2004 ~ 2008年1433家A股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发现新资产减值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同时,他还认为,目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行为的,除了盈余管理动机还有经济动机,但盈余管理动机带来的影响更大。
周冬华(2011)对2001 ~ 2008年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计提行为运用了分布检验方法进行分析,他发现,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通过转回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来扭转公司的亏损状态,若即使这样做了也无法盈利,公司会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大清洗”。
贾茜、贾宗武(2011)统计并分析了沪市A股11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 ~ 2008年这四年的资产减值数据。结果显示,企业计提资产减值主要受到经济动机的影响。他们还发现,新资产减值准则正式实施以后,上市公司减少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侧面反映了新准则对上市公司滥用资产减值的行为起到了抑制作用。
四、文献评述
总的来说,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企业资产减值的计提包含两大动机:经济动机和盈余管理动机。持有经济动机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计提资产减值是为了体现资产减值毁损,更加真实地反映当前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持有盈余管理动机的学者认为,企业计提资产减值是为了进行盈余管理,比如实现“大清洗”或者“利润平滑”等。盈余管理动机下,企业将计提与转回资产减值作为一种盈余管理的工具。国内研究学者还发现,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操控利润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仍旧存在。
五、政策建议
新资产减值准则虽然已经对旧准则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环境、企业管理惯例等等,仍然给上市公司留下了较大的盈余管理空间。由于一些上市公司滥用资产减值准则进行盈余管理,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使企业利益受损,且阻碍了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我们仍然要不断完善相关资产减值准则的制定,规范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行为。
(一)进一步细化规定,谨慎赋予企业减值会计政策的自主选择权
虽然新资产减值准则在旧准则基础上有了很多的改变,但仍在与资产减值有关的会计政策上授予了企业较大资产减值政策的选择空间,给一些企业带来了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导致其所披露的资产减值信息很可能被企业操纵,让企业有空可钻。因此,在制定资产减值准则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细化规定、谨慎赋予企业减值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规范和统一企业的资产减值行为,使企业能够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颁布更详细的指南,加强准则的可操作性
新资产减值准则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和处理方法,但是缺乏非常详尽的指南和解释。如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但是在如何具体划分资产组上面缺乏一个操作性的标准。企业在资产组划分的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困难,而且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企业很可能利用资产组的划分来进行盈余管理。新资产减值准则面对这些新增加的概念或处理方法,应得到进一步明确标准和更进一步的实施细则或指导,从而提高资产减值会计的实际可操作性,减少企业利用这些漏洞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
(作者单位为华东师范大学)
[1] Zucca Linda J,Campbell David R . A closer look at discretionary writedowns of impaired assets[J] . Accounting Horizons,1992,6(3):30-41.
[2] Francis J,Hanna J D,Vincent L . Causes and effects of discretionary asset writeoffs[J] .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6:117-134.
[3] Andrews R . Fair Value,Earnings Management and Asset Impairment:The Impact of a Change in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J] . 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2,2(12):16-25.
[4] Laskaridou E C,Vazakidis A . Detecting Asset Impairment Management:Some evidence from Food and Beverage listed Companies[J] . Procedia Technology,2013,8(2):493-497.
[5] 何民.新准则对资产减值影响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09(9):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