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巾折花”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6-03-11张俊华
张俊华
摘要: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对于重复的教学内容,要注意新、奇、趣,要体现新课程理念,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要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真正提高课堂实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
关键词:“餐巾折花”;教学设计;反思;课堂实效
随着课改的推进,为了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我对导学案进行了反复斟酌,做了多次修改后才最终定下来。下面先说说我对本次“餐巾折花”课的设计。
在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上,将学生能说出餐巾及餐巾花种类,能掌握餐巾折花的基本技法及其操作要领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通过学案和自主学习,养成学生主动、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其明白“做中学,学中做”的重要性;在情感、素质目标上,通过练习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发现美、创造美的情感态度,陶冶学生热爱生活,并认识到学习服务基本技能、端正工作态度的重要性。
教学的重点应确定为餐巾折花的基本技法和要领。因为从折叠方法和放置工具来学习的话,时间远远不够,思考后,决定将杯花类餐巾折花的折制定为本堂课的重点;而把餐巾折花的基本技法中的推折、卷和捏,以及六种基本技法在餐巾折花过程中的综合运用定位为难点。
“先学后教”,是为了能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为此,我设计并编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明确规定某一知识点自学的范围,用填空、表格、单选、多选以及连线题等,多形式、多角度地让学生从各个方位去认识和掌握自学的内容。
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上,先是用“是真的吗?”提问,借助“抽签助手”(将全班学生的名字输进去,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设计了“测一测”这一教学环节,避免了课堂中学生认为的老师只关注优等生的不公平现象。抽测过程是人人参与、人人竞争、人人自测的一个过程,一方面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激趣),另一方面更好地检测了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的能力。
“猜一猜、试一试、练一练”这一环节是本堂课为更好地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而设计的环节。为了体现教材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统一性,我预先选用了“单荷花”“花枝蝴蝶”“孔雀开屏”三种杯花作为典型花型,通过实物花型的依次全方位展示、“解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能让学生依据导学案找出实物花型所对应的基本折制方法,有效地发挥了导学案的辅助作用。
“赛一赛、推一推、说一说”这一教学环节,采用了螺旋上升的图案设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人人动手、互学互助,敢于动手动脑,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一环节,探究、展示、交流、互助、竞赛等学习方式贯穿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点评、老师示范点拨等得以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力空前地高涨,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得以提升。
本堂课“餐巾折花”是一节理实一体的课型,对于刚刚接触到动手操作的学生来说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和新奇感,如果要将某一种餐巾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达到造型自然美观、挺括,动作规范优雅,需要学生不断地反复训练,锲而不舍。
课堂教学环节的预设是教师对所教班级、学生以及教材深入分析后作出的。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存在着许多生成性和不确定的因素。一次课的结束需要对自身的课堂教学作进一步的小结和反思,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本堂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课堂中学生的训练密度和高度还不够深入。虽然课前对各环节的教学做了预设,但因课堂知识容量较多,学习时间过于短促而急于转入下一个环节。如“推折”和“捏”等基本技能就因下课时间快到了,没能训练到位,匆匆而过,使本堂课的高效度方面不尽如人意。②本堂课中教学的“亮点”不够凸显。虽在课堂知识及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科学性、衔接性等各方面都做了较周全的预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忽略了所教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个别指导太多导致时间分配不够等生成性问题,使“亮点”无法展示或升华。
“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课堂是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战场”,只有在课前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和教法学法,课堂根据学生所学动态灵活应变,这样,课堂的实效性才能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