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适老化规划设计
2016-03-11孙一凡
孙一凡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
居住区适老化规划设计
孙一凡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
文章主要通过对我国养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居住区适老化规划设计进行研究,总结居住区适老规划设计的相关实践经验和设计要点。
居住区 ;养老社区; 适老化设计
1 现阶段我国养老状况分析
1.1 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最严峻的挑战。早在1865年,法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就超过了7%,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他发达国家如瑞典、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也紧随其后,先后在19世纪末及20世纪进人老龄化社会。而中国,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增长,远远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
然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像德国、法国等,他们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多已实现现代化,而我国在迈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NP只有980 美元。经济发展速度远低于老龄化速度。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适宜老年人居住的住宅需求不断增加,这意味着以需求为导向的养老地产开发行业的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机会众多。但由于养老地产开发的过程中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政府、房地产企业、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各项相关的配套服务机构或企业,资金需求量庞大、营运过程复杂,这些因素的限制使得养老地产在我国的发展过程缓慢,难以满足我国老龄人口社会化养老的发展。
因此,现阶段除了研究如何发展我国养老地产,对现有的和即将建设的居住区适老化的规划设计也尤为重要。
1.2 我国养老社区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以及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我国养老地产的市场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消费观念的改变保证了养老地产的消费行为,目前我国老年人居住的住所大都较为陈旧,缺乏建设和设计的适老化,现有的住宅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对住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相关的家政服务、医疗服务、配套设施及是老化设计等,即使这些老年人拥有住房,但现有的住房也不能满足其老龄化的要求,现有的居住条件催生了老年人对专业养老地产的消费欲望。
但是,由于我国养老地产起步较晚,市场上的养老地产供给数量不足,数据显示,我国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人均无法得到一个床位。除此之外,我国养老供给服务水平较低,存在的问题包括涵盖的养老服务项目少,公共服务设施少,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财政投入不足等。我国养老地产发展仍处于探索的初步阶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养老地产市场复杂混乱的现象。
2 居住区适老化设计相关概念及分析
2.1 居住区适老化设计概念
居住区适老化设计是指在普通居住区的设计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对居住区的定位选址、布局结构、建筑构造、公共活动场地、生活服务设施等各个方面进行适老化设计,使得居住区在安全、便利、无障碍等方面更加适宜老年人居住。
随着老龄化社会日趋加重,养老社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现有的养老机构早已满足不了。面对这种情况,在适老化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作中应该积极进行调整。对于专业的养老地产项目除了适老化规划设计外,还应强调医疗设施的提供;对新建的居住区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尽可能进行适老化设计;对于现有的老旧居住区可以适当的进行适老化改建。通过以上措施,逐渐满足日益增加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2.2 居住区适老化设计需求分析
2.2.1 传统养老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老年人有发自内心的尊重,这种尊重几乎是无条件的。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孝”对老年人的态度[3]。在传统观念里,赡养老人是评判子女孝顺与否的重要因素。同时,所谓“养儿防老”的思想,也表明中国大多数传统老年人都希望与子女们生活在一起,他们所向往的是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综合我国现今的养老状况,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居家养老仍会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专业的机构养老和养老地产的不断发展进步也会逐渐被社会所接受。
2.2.2 社会经济发展
与普通房地产开发相比,养老地产的开发施工不仅需要充足的资金,而且由于养老地产前期投资的回收时间较长,这意味着资金的雄厚与否决定着养老地产开发的成功与否。但现今我国金融系体尚不健全,投资主体也相对单一。在这个利益先行的社会,大部分的房地产开发商仍是把目光投向可以快速回收资金的普通商品房。
而且,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跨度较大,能够消费起专业养老地产的老年人仍在少数。但由于普通的养老院等机构设施和服务水平比较低,这使得许多老年人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综合比较后,居家养老仍是大部分人的选择。
2.2.3 养老地产发展的局限性
完整的养老地产项目是指老年人长期生活的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和医护治疗等基本内容的居住场所,一般由老年人居住建筑和老年人公共建筑两部分组成。专业的养老地产项目可以分为专门老年住区(老年社区)、养老院、敬老院、老年福利中心等福利性机构、老年公寓等几类。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房地产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目前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准备投资开发养老地产。尽管我国已经出现了如东方太阳城、北京太阳城、上海亲和源等一些较为成功的老年住宅,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老年住宅的商业化运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目前整体环境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老年人消费者的想法和需求也千差万别,在目前及可预见的未来,养老地产覆盖面都较为有限,难以成为主流养老模式。为了避免老龄化加速所带来的总总问题,居住区适老化的规划设计应该及早开始。
3 居住区适老化设计要点
3.1 选址及规划布局
影响适老化居住区选址最重要的几个因素包括环境、交通和配套设施。一些大型的养老综合社区通常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目的在于可以给老年人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远离繁杂喧嚣的城市。同时,要保证适老化居住区的位于交通便捷的地带,一方面方便老年人出行和亲友们前来探望,为居住区营造生活多元化的氛围;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是行动不便的群体,保证在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时可以方便救援。周边配套设施方面上,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距离居住区10分钟车能内应该配备有急救中心或者医院,在老人出现突发疾病时可以快速就医。另外,有数据显示,老年人75.5%的出行距离保持2千米以内,因此,日常所需要的医疗、购物、文化休闲等场所应该尽可能设置在半径为2千米的区域内,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3.2 交通系统
适老化居住区交通系统最重要的是能保证老年人的方便以及安全,既要做到人车分流提供安全保障,又要做到就近停车满足特殊需求。不仅要使得老年人能在居住区内不受到机动车的干扰安全的行走,还要提供在必要时刻机动车可以停在住宅门口,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救护车紧急停靠的条件。因此在机动车行驶设计上要特别注重特殊情况下交通系统的使用,并且做好安全提醒措施,以免特殊情况下对老年人的安全造成威胁。
除此之外,步行系统的设计也尤为重要。为了老年人日常的出行更为方便,需要保证步行交通系统的通达性。比如在人流量大的地段设置风雨走廊,保证老年人在雨雪等恶劣天气下也可以自由的活动。另外,道路的设置应该尽可能平缓,避免出现急坡陡坡、不明显台阶、道路不平整等有危险隐患的情况。
3.3 特殊需求设施
在适老化居住区规划过程中,除了需要增加一些老年人活动场地和设置无障碍设施,还要针对老年人独有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和理解,建立一些提供给老年人运动、集会、休憩的满足精神需求的场所。
活动区: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是老年人维持健康的身心一个重要的途径。经常参与健身、娱乐等活动不仅有助于心情愉悦,还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活动。活动区的设置正是为老年人提供这样一个场所。
散步道:散步道是指贯穿于居住区主要活动区,并且环绕景观带的一条提供给老年人休闲漫步或者健身的道理。这可以提供一个欣赏景观和相互交流的场所。
交流区:在交流区设置棋牌等小型社交活动可以让老年人融入社会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休息区:休息区是提供给老年人进行比较私人和安静的活动。
停车空间: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自行车、电动车、残疾人车等出行辅助工具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但由于在居住区设计和建设中往往缺乏对这类车辆停车场地的考虑,导致乱停乱放、阻碍交通等现象层出不穷,良好的停车空间应充分考虑这类非机动车的停放需求。
4 结语
本文由于笔者能力和时间关系,只是讨论和提出了居住区适老规划设计一些简单见解。随着未来养老压力不断增大,相关的适老化规划研究仍需不断深入,相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都会得到提升。
[1]王璐,高万辉.西安市养老模式的构建研究[J].智富时代.2016(02):180-182.
[2]冯臻,国云丹.中国未来养老地产发展的研究与探索——基于长三角地区养老需求调查的实证研究[J].兰州学刊.2014(09):122-128.
[3]张敬岳.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01):141-145.
[4]于宁.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研究:世博效应及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10(12):105-115.
[5]傅玳.借鉴国外经验 探索杭州市养老新模式[J].中国经贸导刊.2011(19):26-27.
[6]于宁.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研究:世博效应及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10(12):105-115.
孙一凡/1994年生/女/广东惠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