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6-03-11姚利云

河北水利 2016年11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可行性报告

□姚利云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姚利云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和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可以利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国有资产对外进行投资”,对外投资是事业单位一项财务活动,应加强对外投资管理,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笔者认为现行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规定仍不完善、不全面,有模糊之处,造成对外投资活动中存在漏洞,需要改进。

1.存在问题

1.1 对外投资的定义不严谨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是指事业单位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利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国有资产对外进行的投资。按照这一概念,事业单位可以任意利用单位的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投资,从而造成对外投资方式的主观性、任意性增大,造成投资风险增加。

1.2 对不得从事的对外投资事项规定笼统

事业单位不得从事的对外投资事项过于简单,这就造成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方向不明确,尤其在没有技术人员保证情况下,容易导致经营混乱,管理不善,资金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1.3 对外投资应遵循原则不完整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虽然规定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或者备案,但没有明确各部门应该审核什么,有什么权限,什么情况下备案等。

1.4 对外投资随意性大,不重视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的真实性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重要依据是“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是否客观、真实、可靠,决定对外投资的成败。有的单位对外投资项目不经充分论证就盲目投资,或投资不可行,对外投出的资金存在安全隐患。

1.5 对外投资收益甚小或无收益,投资目的未能实现

隐匿资产,不上缴收益,形成小金库或单位职工的福利等,都没有给投资单位带来收益,未达到资产保值前提下获得对外投资收益的目的。

2.原因分析

2.1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定义及范围不够细、不够实

对外投资定义存在漏洞,《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投资的概念定义不细,投资范围过大,让单位有可乘之机,国有资产投资风险增大。

2.2 对外投资不谨慎

对外投资不谨慎,不重视投资可行性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对外投资项目论证不充分,决策程序不规范不完整,存在盲目投资、感情投资、关系投资等现象,缺乏监督。

2.3 缺乏管理人才和经验

参与经营管理人员缺乏经验,不懂如何进行市场运作及资金管理,导致经营决策失误,投资项目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出现亏损。

2.4 不重视对外投资项目管理

对投资项目的经营决策、财务状况、经济效益等情况不够重视。没有建立监督、跟踪管理等机制,造成重投资,轻管理现象发生。

2.5 缺乏严格的奖惩机制

没有严格的奖惩机制,对投资决策失误导致经济损失、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亏损的不承担失职责任,致使经营者责任心不强,工作无压力,对外投资的随意性增大。

3.对策建议

为解决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使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活动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应对相关的制度规则加以补充、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求。

3.1 严格限定对外投资资金范畴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概念应加以限定。首先,无论是货币资金还是实物等投资方式,必须产权清晰,货币资金应为自有资金;其次,资金或实物等应为闲置状态。

3.2 建立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制度,并对报告的真实性、谨慎性、可靠性严格把控

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应建立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制度,对外投资项目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对接受方的资格、资金使用事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充分评估。根据投资项目,组织有资格的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对投资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对专业性较强的投资项目,可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同时对评审报告要进行法律咨询,听取法律专业人士的意见。

3.3 规定对外投资对象要严密

对外投资对象包括国债投资、其他事业单位、企业及事业单位自身兴办的独立经济实体投资等。第一,国债投资。国债又称金边债券,由于其安全、稳定、有国家信誉担保等特点,购买国债没有风险,可以实现投资目的。第二,其他投资。应明确为利用本单位技术或人员的优势,投资与本单位业务和发展有关系的领域或行业。

3.4 严格对外投资审批手续

第一,在进行投资前单位要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认真研究,在经过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对投资项目进行集体决策,确保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第二,完善投资项目的审批制度。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要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3.5 及时追踪资金应用情况

建立对外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的定期监督和内审制度,对投资前、投资中、投资后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对投资项目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评价,避免投资单位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2016-11-07

姚利云,男,汉族,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经济师。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可行性报告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报告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报告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报告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