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才培养
2016-03-11臧春艳李红斌陈小炎
臧春艳, 吴 彤, 李红斌, 陈小炎
(华中科技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才培养
臧春艳, 吴 彤, 李红斌, 陈小炎
(华中科技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来指导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从事科研训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心得体会,借鉴国外高校的一些实践经验,以及乔布斯的成功启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这一非课堂培养平台进行探讨,希望从中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供践行者参考。
科技创新;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0 引言
2015年2月,国家科技部网站刊登了“发展众创空间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长文,指出我国已迎来世界科技创新格局调整时期。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国家高新区达115家,全国创业投资机构已有1000余家,就业人数和技术成果市场转化率不断刷新有关纪录[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应当引起我国高等教育界与研究机构的重视。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也旗帜鲜明地提出:“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基于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十余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多种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比较知名的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这五种科技竞赛,其中“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也是目前最有影响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2]。
我们必须承认,上述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对有效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有意义的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各大高校逐渐培育出了一种科技创新的氛围,在引起学生广泛参与热情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2014年11月1日至4日,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在我校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09所高校的385个项目展开激烈角逐,同时也吸引了大批风投人士和企业家的共同参与。但是我们也必须指出,这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大学生科创活动的一体两面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从广义上讲,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科技活动。其主要形式有两类:一类是思想、思维创新,如大学生课外创意活动、创业设计、数学建模、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科技讲座咨询活动、科技协会兴趣小组活动、在开放性实验室的创新活动等;另一类是实物、成果创新,如科技作品制作、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参与新产品开发、电脑软件设计、创新基地的活动、开放性实验室的科研活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3]。
西方有句谚语:every coin has two sides,也即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益处显而易见,总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二是有助于锻炼学生应对工程复杂系统的能力;三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中的人文精神。
那么硬币的另外一面是什么样子呢?有研究者于2009年9月对上海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如下[4]: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非常关注,有较全面了解”的比例很低(6%),超过50%的大学生“有兴趣了解,但不主动,一知半解”;虽然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愿意参与,但真正付诸行动者比例较低,他们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强,但是营销推广能力、市场前瞻能力、领导能力、技术服务能力不足。“课程学习紧,没有时间”(63%),“知识结构单一,动手能力有限”(63%),“很难看到成果,吃力不讨好”(59%)等都是他们不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原因。
而参与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情况又如何呢?以笔者目前所带电气工程学院2012级某学生班为例,全班35名学生中,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人数在报名阶段有14名,其中坚持到底的学生只有7名,只占总人数的20%。全年级一共15个学生班,其他班的情况与本班差不多,个别班甚至低于20%。根据笔者多年来指导学生科研训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统计,学生中途放弃科研训练或科技创新活动的理由主要有:要考研(约30%)、感觉自己能力不足或者兴趣度不够(约20%)、要准备出国(约20%)、有挂科(约10%)、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约10%)、其他原因(约10%);在坚持下来的学生中间,能坚持半年到一年的人较多(大于70%),一年到两年的人较少(低于30%)(注:因为四年学制的前两年学生需要夯实基础,一般从大二暑假开始陆续启动,有的可以延续到本科毕业设计结束)。而科技创新是一种研究与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持续的努力与时间积累,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成果不显著,或者没有成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2 国外科创活动与成功启示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支持体系。如美国至少有400所大学和学院提供一种或多种创业课程,许多顶级大学还提供创业方面的学位。英国政府1998年启动了大学生创业项目(The Graduate Enterprise Programme),日本也在1998年由国会通过了《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在高校倡导创业教育。在澳大利亚,大学里的创业教育已经进行了40年左右[5]。跨校跨学科组队、优秀的导师网络、充足的科研基金、高额的奖金激励是国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共性之一。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学生与斯隆商学院学生组成跨学科小组,被证明是最成功的参赛类型,因为这类小组能够将科学技术与市场营销有机结合起来。此外,高额的奖金可为学生提供创业的第一桶金,这些对在校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都是巨大的诱惑和激励[6]。
正因为国外院校的科技创新活动起步早,机制相对较成熟,从而涌现了大批青年学子创业成功的典范。如Intel的摩尔、格罗夫,Microsoft的盖茨、艾伦,Apple的乔布斯,HP的休利特、帕卡德,Netscapce的安德森,Dell的戴尔等,他们大多都是离校不久就开始创业,甚至有的在学校里就开始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最终成长为一方商界霸主。这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当属苹果骄子史蒂夫·乔布斯。据媒体报道,1976年4月,年仅21岁的乔布斯与好友沃兹尼亚克在自家的车库内成立苹果电脑公司。那时的乔布斯只是个大学肄业生。他从大学离开的原因是“六个月之后,我看不出上大学的意义何在。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不认为大学可以帮助我想清楚这件事,而我却在这花光父母毕生的积蓄。因此,我决定休学,并且相信一切都不会有问题。当时我的确很提心吊胆,但现在回过头看,这是我做过最好的决定之一。”笔者在此强调一点,休学或者肄业,并不是成就天才的必要条件。而实际情况是,乔布斯已经接触到当时最先进的IT技术,有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与优秀创意,并立志把它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苹果官网对其人的评价是“才华出众,充满激情与活力,是数不清的创新之源”。
从乔布斯的成功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对自己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充满激情与活力,并且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2)信心与毅力很重要。因为创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唯有信心和毅力强大,才能坚持下去;
(3)有精准的判断力与果决的执行力。评估一件事情或一点想法,是否继续,如何继续,离不开这两个性格特质。
这是每一位有志于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学子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3 基于科创活动的人才培养探讨
如何更好的借助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使我国高校里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认为以下几点可能是值得考虑的。
3.1 建立良好激励机制和合理评价体系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基本都实施了学分制管理,而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学分是没有关系的,总体还停留在兴趣活动的层面,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或者起初出于兴趣或好奇参与一下,后面在各种外界因素或者心理压力下退却。另一方面,教师主要出于对人才培养的热情而自发的开展指导,这其中虽然倾注了诸多心力,但无法在对教师的考核等环节中得到体现,从而导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有限,难以深入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把握学生心理,并对学生开展长期连续的跟踪观察和针对性指导。故而激励机制既包括对学生的,也包括对教师的。比如笔者曾指导过的2009级本科生科研训练,一共有6名学生坚持参与了2年,该训练一直延伸到本科毕业设计环节。最后有2名学生的论文获得当年的湖北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称号,而笔者也获评年度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这种荣誉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颇具积极意义。
合理的评价体系则主要包括两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我们应提倡“不以成败论英雄”,避免在学生心中树立过于功利的思想,片面追求短、平、快的效果。功利思想的危害,在于它的目标集中于获取明确的物质或荣誉,而不是以追求技术革新为最高准绳,与科学精神的本质背道而驰。这点是需要师生充分认识到的。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先生在读博期间师从罗迪教授。罗迪鼓励李开复用专家统计的方法来研究语音识别,而李开复发现专家系统有严重的局限性,无法延伸到做不特定语者的语音识别。他认为有数据的支持的统计模式是唯一的希望。当他把想法告诉导师,罗迪告诉他,“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样的说法让李开复备受感动,成就了李开复博士论文的成功。他的论文当年被评为《商业周刊》最杰出创新。这个例子说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正确,学生自我评价也合理,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3.2 加强过程管理,提倡可持续发展
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难点在于项目的申请,而后续完成情况往往差强人意。这就是缺乏过程管理的结果。综合以往的经验不难发现,导致这一后果的原因很多,比如部分学生的自由散漫,研究经费不到位或者没有按期到位,对项目难度估计不足等。因而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十分有必要建立科学的过程管理机制,从而使得活动的完成更有质量、更有保障。笔者先后担任过两届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导师和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评委,发现项目团队成员如果有意识地拟定短期计划和目标,并积极开展中期总结、阶段讨论会等,往往项目最后的完成质量较高。
此外,很多“大创项目”成果有创新性,但是往往在评奖或者结题之后就束之高阁了,论文或者专利没有得到有效转化,其实质是师生智力与体力上的一种浪费。有关部门应当参考国外一些大学的做法,研究如何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使之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中去,让科技最终与市场接壤,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这方面可考虑由地方政府和校方联合搭建成果交易平台,如武汉市目前已启动“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部分高校的师生科技成果均可在平台上进行展示,推动有意向的企业与个人接洽等,对在武汉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很有帮助。
3.3 要善借企业“东风”实现多赢
学校应创造条件,开设创业课堂,加强学生、教师与企业界的接触和交流,让学生和企业家、投资人、媒体有机会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创新创业活动的未来走向。学校可以安排成功创业者举办演讲,让学生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如我校先后请来PPlive总裁姚欣、淘米网CEO汪海兵等校友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们现身说法,让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风投教父”汪潮涌等知名人士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等,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学校还可以聘请大型企业和一些技术专家作为学生的创业导师,吸引社会上的风险投资、产业资本参与学校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积极打造产业孵化器。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与业界需求紧密衔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的创业少走弯路,从而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多赢局面。
如我校的科技园目前已有华工科技、华为光网、金浪软件等多家优秀企业进驻,这为校内学生认知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据笔者刚刚收到的最新消息,2015年10月23日,全球孵化器排名机构UBI(University Business Imcubator)公布了2015年亚太地区大学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的排名,在参与评比的全球63个国家的500多所大学中,我校大学生科技园荣获了第三名,这意味着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已经初具规模,并有和国外知名孵化器一较高下的能力。
4 结语
当前国际竞争加剧,我国已把创新创业教育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对高等学校来说,这是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面临的重要机遇。正如上海交通大学前常务副校长叶取源教授所指出的:“今天的大学生如果不能以自己的创新成果为社会做出有益的独特贡献,就算不上一位优秀大学生。”这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更是对学校和社会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重大时刻到来,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大学生能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同时也期待高校培养出更多的工程领域拔尖人才,使他们成为未来行业的领军人物。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http://www.most.gov.cn/kjbgz/201502/t20150206_118084.htm, 2015年02月06日
[2] 冯林, 芦新宇. 大学生科技竞赛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J]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 2007, No.6: 36-37
[3] 杨琳. 大工程观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素质的培养. [J] 南京:江苏高教, 2006, No.2: 100-102
[4] 邵世志. 上海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J] 南京:现代管理科学, 2010, No.11: 79-81
[5] 刘长宏, 李晓辉, 李刚 等.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 [J]上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 Vol. 33, No. 5: 163-166
[6] 李书华. 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比较. [J] 乌鲁木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Vol.34, No.2: 91-96
Personnel Training Ways of Talents Based on Scientific Innovation Activi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ZANG Chun-yan, WU Tong, LI Hong-bin, CHEN Xiao-yan
(CollegeofElectricandElectronicEngineering,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74,China)
Based on the writer′s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on guid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engag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learning from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some foreign universities, and Steve Jobs′ success of enlighte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lle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which is a non teaching training platform. It hopes from summed up an effectiv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ways for practitioner′s reference.
scientific innovation; power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 excitation mechanism
2015-07-30;
2016-02- 23
臧春艳(1978-),女,工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 zcy_peace@hust.edu.cn
G646
A
1008-0686(201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