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智库建设与基础学科研究

2016-03-11

关键词:智库学报建设

隅 人

高校学报、智库建设与基础学科研究

隅人

从冷风刺骨的北方,来到既没有雾霾又气温宜人的南方,本身就给我们的会议营造了一个好环境、好气氛。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在广州开会,这不是第一次,但每次的会议都能占了广州的地缘,沾了这片热土的地气,气氛活跃,环境宽松,讨论热烈,收获良多。

年年例会总相似,年年议题总不同。学报正是随着一年又一年面上工作的推进,改革的深入开拓,建设的长足发展,改变我们自己的面貌——学报日新月异,改进我们的工作——研究渐入佳境,改进我们的奉献——求实效起作用。

我们祝贺研究会各个方面取得的丰硕成就,祝贺各项工作取得的长足进展。仰仗各位兼职研究会工作的老师的尽心尽力,感谢各位主编、编辑辛苦劳作,我们才有今天的收获和进步!同时,也要谢谢华南师大学报王建平主任和各位老师同学们办会的操劳!他们的工作之细腻,比气候更温馨!

会议的主题是讨论新形势、新任务,推进改革创新与合作。我想首先要肯定一点,学报工作所处的大环境大背景没有改变,这就是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央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以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了“六位一体建设”的战略框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明确了体现完整战略思维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在这一系列战略谋划之下,形成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中央的建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公开发表,相信大家已经十分熟悉。“十三五”期间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十三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发展,正是依循这个大背景大环境大前提,通盘考虑,全力推进,形成新要求新任务的。我们会议的报告、总结、部署和讨论,会激发更多的火花闪亮,期待大家的真知灼见。

借这个机会,我想着重谈谈大家比较关心的高校学报和智库之间的关系问题,完全属于个人体会,请大家批评。

一个时期以来,对于高校学报是否要发挥国家智库作用,引起不少讨论。我认为,华南师大学报在2015年第5期邀请蒋重跃老师主持的专栏,在导语中明确了高校学报“功利性评估向非功利性评判过度趋向”的合理延展,已经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这是一个有针对性的、健康及时的信号。也许这个栏目中的四篇文章中还没有十分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但在蒋老师犀利的引介中,点化出对于学报建设发展一个方向性的指导意见。这里,我先介绍一下关于智库建设方面的有关情况,然后谈一下对学报效用拓展的不成熟的看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月21日发出《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之后,经过将近一年的考虑和筹划,中央于12月1日召开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会议,批准了首批试点单位,成立了中央智库建设理事会,颁布了《国家高端智库管理办法(试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为: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政策和战略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以完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建设一批“国家急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

其中第一批试点单位,我们高校有6家进入。首批试点单位智库包括经济类、政治类、科技类、法律类、国防类、外交类、党建类,涵盖国家发展战略、国家治理、国家安全、公共政策、宏观经济、金融问题、科技发展、能源战略、国际问题、国际贸易、港澳问题、新闻传播、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20多个重点研究领域。尚未覆盖到的一些重点研究领域,将在下一批试点中考虑。

对智库建设的十分重视,说明国家治理体系完善、治理能力提升、治理现代化推进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科学、理性、睿智、前沿,以先进理念为引导,以前瞻思维来谋划,以科学理论来支撑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福利向好,是宏观管理进步的明显象征和标识。

有高端的试点,自然要考虑中端和低端,自然要考虑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所有门类的全面提升。有高原才能托起高峰,水涨才能船高。智库的领先和制胜,不仅仅在于专家学者或智囊人群中的谋略和机智的形成,更在于全社会的科学理论水平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没有各个基础学科的整体推进,皇冠上的宝珠不会闪闪发光。解决政府难题,帮助谋划举措,提出决策建议,这方面的功能和作为,高校学报可以有。但是,它更大的奉献还在于对社会发展、学科发展进行更深入更理性的思考、更前沿更广泛的探索;在于以厚重和广泛的基础研究和成果推广,对一个时代、对所有人群形成深刻影响。

这些任务和要求,从纵的方面讲,既有历史跨越又有前瞻思维,以现实形而下为基础,进行更多的形而上考虑;从横的层面讲,以各个学科专业突破与创新,以各个方面规制包括细节方面的渗透,实现现代化的融合、交叉和扎实推进。正如蒋重跃老师所言,要做“更多的技巧、水平与价值无直接关联”的学术创新方面的观察和尝试。

没有这些方面的探索和推进,我们的任务就无法实现,我们对智库的影响和效用,只能是短暂的,应急性的,甚至迅速生效转而加速失效。智库方面,国家政府的确很着急,但是,心急喝不了热稀饭,要知道,近百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智库所立足的基础,正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所有门类的齐头并进,是所有基础学科、基础研究数百年积累成果之上的智囊作用。我们的差距不在一时的招数,而在经久不息的后劲,在可持续的支持与补充。从这个角度讲,完成学术研究的单纯评价向综合评判过渡,是一个非常有意义、非常积极的信号。

前些时候,我还和老师们讨论过“评奖”“评先”的问题。任何现成的评价机制都会有缺陷,都是跛脚的。因为,即使我们的评价标准是完美的,我们所占有的信息都可能是不完备的。我们希望追求评价的完善和完美无缺,但那只是理想境界,实际上永远达不到。综合评判会对单一的指标评价有丰富的补充,在客观度方面实现质的提高,但也会有失偏颇和遗漏。当然,老百姓是这样认为,千杯万杯(奖杯),不如行业的口碑;千好万好,不如学界喊好;千优万优,不如后世无忧。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五年一次发布的研究报告,在评价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时,称赞了我们很多方面。比如研究面的拓展、论文数量的增加、研究队伍的扩大等等。提出的批评有两条,其中一个是对基础研究的不够重视。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投入一般都在总投入的20%以上,连俄罗斯也在17%左右,韩国超过15%。我们只有4%—5%。另一个是成为论文大国,甚至在2020年可以成为论文总量的世界第一,但质量上、水平上差一大截子,没有形成诸多学科的重大突破,甚至没有看出能够继续获诺贝尔奖的苗子。我想这些评价移过来看待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同样有道理,同样有这些方面的问题。当然,联合国没人去做这方面的权衡、评判和报告。

在北京大学的一次会议上,一位老师提出,高校学报不要盲目地往国家政府的智库上靠,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学科建设。我非常理解这些提醒的价值。表面上看,这是要求我们不要急功近利,实质上却在提醒我们,没有所有学科的扎实研究、务实推进,不断创新、不断开拓和积累,任何智库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总希望跨越式发展,总希望能在极短时间内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却又总不愿意老老实实打基础,不想认认真真把学问做好,而光想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其实,哪里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我们要了解过去、了解历史,要谙熟国情、谙熟世情。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层次、有阶段,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认识同样有层次、有阶段。人们认识发展到什么时候,人们的思想和精神层面整体提升到什么水平,都直接影响到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延伸,影响到一个社会的整体素质、整体质量。科学技术可以超常发展,精神思想不可能跨越,不可能一下子从农耕时代完全进入现代社会。即使在经济上走过来了,实现了跨越,也会在文化文明、在精神建设方面出现踉跄,出现不对称,出现捉襟见肘的难堪与窘迫。

事实上,我们从事学术研究的同事们,每时每刻都在承受着这个时代变革的痛,这个转型阶段的苦,这个过渡期间的难。文化的启蒙,文明的启蒙,理性社会的启蒙,现代意识的灌输,包括法治、秩序的灌输,我们仅仅是刚起步,有些甚至要从零做起,我们的路子还很长很长。比如,对大街上老人跌倒要不要扶的讨论,对学术研究如何打假,对腐败该不该发生的热议,似乎使我们的道德底线一下子回到了回望初心时代,出现了早已解决却又要重头再来的环节。

真正的学者、文人、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痛苦,不在于追求知识和学术境界时的孤独寂寞,而在于对这种冲毁底线的憎恨和愤怒。鲁莽、愚昧、无知、作假,对于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甚至比暴恐更可怕,它是一切暴恐现象的根源和起点。人们远没有对这些东西有足够的认识和警惕,甚至有人有时也试图从中获得一些眼前蝇头之利。这就是我们立足的现实,这就是我们面对的世情。

在抑制和疗治社会弊端方面,我们无法苛求高校学报承担更多的责任。甚至,就整个社会发展而言,我们并不具备一下子把人们的思想全部解放出来的路子和妙法,至少短时间内做不到。只有一点一点地努力,在自己的学科、自己的门类中不断地挖山不止,开掘不停。只有工作持久、功夫到家,才能感动上帝。毛泽东主席说过,这个上帝不是别人,是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无数篇论文中常用的“人们”。

我们立足于在世界上做事情,完成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使命,更应当考虑我们自己立于坚实的地基,老老实实、扎扎实实把文明、文化的课程一堂一堂一节一节地补出来。任何急于求成,都会做成夹生饭,反过来耽误自己的走路。我们的力量和自信来自于道路、理论、制度,我们的活力更来自于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探索求索,没有这些方面的成就和造诣,我们的起点和基点都无法长久支撑。

我们寄厚望于高校学报,无论自然科学学报还是社会科学学报,你们是先遣队,你们是风向标,你们是方向引导,你们是科学发展的中流砥柱。解决中国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灵丹妙药,只靠我们自己清醒地应对,集思广益。借鉴西方的教训和经验,启动东方的智慧和理念,实现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造,形成我们自己牢固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以及形而上的全部精神建设。只有不断开拓和进取,才有可能让我们的刊物在时代变化进步之中显示价值、得到永生。

谢谢各位主编编辑、各位老师研究者对于我们社会的点拨,对于我们精神智库、思想宝库的奉献。我们不是作者、研究者,但正因为我们园丁的耕耘,才成就了作者著者,才形成了他们的思想精神文本,形成了对社会的影响和奉献。评判一个学报一份刊物一篇文章,千万不要忘记幕后的耕耘者。从这一角度讲,我们从事的工作和劳动,是不朽的,与思想、与理论同在,同时焕发青春,同样影响世界。期刊不朽,出版不朽!

【责任编辑:王建平;实习编辑:童想文】

(作者简介:隅人,河南籍,编审,出版管理工作者。本文系作者2015年12月5日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七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上的发言。)

猜你喜欢

智库学报建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致敬学报40年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微智库
微智库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