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6-03-11赵增粮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1期
关键词:产地检疫动物

赵增粮

(甘肃兰州市红古区红古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兰州 730085)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赵增粮

(甘肃兰州市红古区红古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兰州 730085)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有效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但目前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难以高效的开展,为我国的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文章分析了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中的制约因素,研究了促进检疫工作开展的相应对策。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制约因素;对策

1 动物产地检疫的意义

对动物进行产地检疫主要是为了避免感染瘟疫的动物以及动物肉制品进入到市场中,而动物产地的检疫能够及时地发现当地动物的疫情,从而迅速制定消灭疫情的决策,在根源上避免动物疫情的传播。一旦动物产地检疫不到位,感染疫情的动物及肉制品流入到市场中,导致疫情迅速传播和扩散,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害。动物产地检疫过程中,检疫人员对现场查验,健康合格的动物进行标识,而健康状况存在问题的动物则进行查处,做到以预防为主,检疫结合,确保流入到市场中的动物和制品的安全,从而保障市场食品的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2 制约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因素

2.1 监管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监管主体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但乡、区多数为派驻机构,该级别主要是畜牧、兽医一体化建站,工作人员既要开展畜牧业生产的指导工作,又要对动物进行检疫,另外还要额外完成其他相关工作。因此,动物产地的检疫工作得不到重视,工作人员忙于其他工作内容。不完善的监管体系导致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检疫工作出现混乱等现象[1]。

2.2 基础设施落后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中,检疫人员的交通工具、信息设备较为简陋。农业区的地理面积广阔,动物的流通更加频繁,检疫人员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同时,基层的检疫检验工具设备配备不完善,在检疫过程中,主要通过检疫人员的经验、观察等进行判断,而难以采用科学的手段对微观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鉴定。基层检疫工作中,缺乏信息共享的平台,检疫人员既不能从中获得信息,同时部分违法行为也难以得到法律制裁。

2.3 检疫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相对偏低,他们对动物产地检疫的法律、法规、政策不甚了解,难以按照报检程序和检疫操作要求进行。由于基层检疫人员缺少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他们沿用传统的经验检疫方法,不能够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检疫。在检疫过程中,出现漏检等不专业的现象。另外,由于缺乏约束的平台,部分检疫人员还存在违法行为,故意不检、不报等[2]。

3 促进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基层动物产地检疫的宣传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配合,但目前普通民众欠缺对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性认知,因此,要加强对动物产地检疫的宣传,告知大众检疫的意义和目的。基层动物产地检疫的宣传可结合广播电视、会议、科技下乡以及基层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等形式进行,宣传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全民对动物产地检疫的认知,从而能够在基层顺利的开展动物产地检疫,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另外,要加大对动物饲养户以及经营者的普法教育,让他们能够认识到动物产地检疫的必要性,并且能够自觉守法,积极配合检疫人员的检疫工作,定时进行免疫和报检,接受相应的管理和监督。

3.2 完善动物产地检疫机制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有完善的检疫机制来保障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建立完善的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机制,加强对基层动物产地检疫的管理和监督,以县级动物产地检疫机构为监督部门,乡镇兽医站的检疫人员和防疫人员联合进行动物产地检疫。另外,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要包括动物的出栏和运输等各个流通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检疫。监督人员要在监督过程中,对动物免疫卡、合格证、免疫耳标等进行查验,运输动物的合格证、运输工具消毒证明等都要仔细查验,一旦发现问题,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处理[3]。

3.3 加强对基层动物产地检疫的监管

首先,对基层动物产地检疫的规章制度完善,实施违法违纪的行为处理机制,从而规范检疫工作。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检疫人员、执法人员进行检查,要求所有参与检疫的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动物产地检疫的规章制度以及操作流程,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其次,通过考核机制的建立,保障各项检疫工作的落实。制定出基层动物产地检疫的考核方案,对检疫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可通过工资、薪酬等方式进行奖励和处罚,明确检疫人员的各项权益和责任。考核成绩优异的检疫人员可进行表彰和物质奖励,而考核较差的检疫人员要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多次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处罚,从而激发基层检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动物产地检疫的高效进行。

3.4 完善基层动物产地检疫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提高基层动物产地检疫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通过培训、教育、交流等形式,提升基层检疫人员的技术。基层检疫人员的文化水平、业务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异,定期开展培训班和交流会来提高检疫人员的素质;其次,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中,检疫设备、交通、信息网络等较为简陋,难以保障农业区大范围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基层动物产地检疫的经费投入,完善检测设备、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改善基层动物产地检疫的基础设施,为检疫人员配备更加齐全、高新的技术装备,不断完善通讯、交通灯设施,促进基层动物产地检疫的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普通大众的支持与配合,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动物产地检疫重要性的宣传,做到全民配合与支持。同时,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检疫机制能够促进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有序进行。另外,目前基层的检疫队伍和配备设施还较为落后,政府要加强对检疫人员的培训,加强经费的投入,建立高素质的基层动物产地检疫队伍。

[1]左茂英.深化动物产地检疫的几点做法[J].乡村科技,2016,(15).

[2]曾洪燕.动物产地检疫的基本程序和常见问题[J].乡村科技,2016,(15).

[3]李元富.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湖北畜牧兽医,2015,(9).

(编辑:张淑凤)

S851.342

A

1006-799X(2016)21-0062-02

赵增粮(1971-),男,甘肃兰州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乡镇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产地检疫动物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