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张家口市清水河滨河公园管护模式的探索

2016-03-1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管护

胡 晶 明

(张家口市清水河滨河公园管理处,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关于张家口市清水河滨河公园管护模式的探索

胡 晶 明

(张家口市清水河滨河公园管理处,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在北京张家口共同申办冬奥的契机下,通过对张家口清水河滨河公园的调查与分析,展开关于公园管护模式的理念、机制、未来规划的探索,并希望通过此文抛砖引玉,与同行分享管护经验,为张家口的城市建设提供更生态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申办冬奥;滨河公园;管护

1前言

2015年7月31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27次全会正式确定北京与张家口联合成为最终举办城市,申奥已经让张家口前所未有地站在了世界舞台上,张家口将面临国际背景下的各类游客的观光、考察与评价,清水河滨河公园景观势必是游客踏入市区所关注的主要可视点,而滨河景观环境的舒适度更直观地反映出其管护水平的高低.作为落实、保护、提升申奥环境的管理者,对管护的重视刻不容缓,对管护的力度亟待加强,对管护的提升则需更加全方位.

2公园现状

张家口市清水河滨河公园,位于主城区清水河两岸,北起通泰桥南至明湖桥,纵贯市区29.5 km.清水河滨河公园两岸目前管护绿地100.5427万平米,总体分区规划为:北部——通泰桥至解放桥为老城文化景观带,景观节点由北至南分布为“孤石森林公园”、“人民公园”、“清雅园”等景观节点;中部——解放桥至纬三桥为现代城市精品带,景观节点分布有“清河公园”、“戏水广场”、“南小区广场”、“新一中”等景观节点;南部——纬三桥至明湖桥为地域文化长廊景观带,分布有“地域文化长廊”、“明湖公园”等景观节点.

3管护机制的探讨

3.1公园管理者情况

公园目前在编管理人员59名,两岸全线管护59 km.职能分工主要有4个专业养护队、1个设计室、1个苗木公司、1个工程公司、1个组培室及机关管理部门.

3.2目前的管护难点

(1)管护战线长,人员明显不足,管理相对困难.

(2)没有执法权,对于损坏设施及破坏环境的行为管理难.

(3)对于部分老大难区域,基于长期形成的环境治理难点不能有效的进行管护.

3.3管护理念

本文提出应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以管理者为中心”向以“游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将“游客需求成为服务第一”的意识贯穿于公园的管理工作中,满足人们休闲、游憩和观赏的需要,使人、城市和自然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1].

3.4管护机制的探讨

(1)管护制度:依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和《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通过发挥市场机制,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服务体系,探索走向社会化管理的模式与经验,实行“自主管理+社会化招标”的管理运作模式,“统一管理,分区管护”,建立“网格化”的基本单位“养护队”的负责制,将区域的养护点落实到“队”中,制定总体管护目标和分级考核标准.

(2)管护流程: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细化养护流程.根据游人的分布、植物生长特点、季节转换及养护薄弱环节,划分养护区域.

(3)考核机制:强化巡查考核机制,完善三级考核制度.实行处级、队级、队员层层签订责任状,处级主管处长每周徒步巡查不少于一次、养护队长每日两巡查、养护职工定人定岗全天巡查,对各队随机抽取地段定期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按照奖惩机制通报兑现.

(4)管护培训:加强自身的管护管理,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提高管护队伍的素质,使管护水平专业化,管护人员人性化,管护目标标准化.

(5)服务对象对接与联系:在相对固定的服务人群分布点,如人民公园段、滨河公园段、南小区段、新一中段等位置,设立义务宣传员和义务通信员,随时关注与跟踪固定区域的情况,定时宣传与沟通,对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行为及时沟通、上报及解决.

4具体管护措施

滨河公园作为开放型公园,在基础管护内容上按照服务对象主要分为游客管理和设施管理.本文选取五段区域的景观节点进行现场调查分析:A-北部人民公园、清雅园区域、B-中部清河公园、戏水广场区域、C-中部南小区绿地区域、D-南部文化长廊景观带区域、E-南部明湖公园区域.

4.1游客管理

对游客的调查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使用人群的分类:A区、B区、C区主要是以本地居民、附近居住及工作半径在500~1000 m的人群为主,D区、E区主要是以外地游客或是本地在南部学习的大学学生为主,兼有骑行健身者及垂钓者.

使用者时间节点的分布:A区、B区、C区早6∶00-9∶30,大部分为老年人或晨练人,他们或健身,或跳广场舞;下午15∶30-18∶00,集中唱戏、跳舞、聊天;晚上19∶30-22∶00,使用者为中青年人,晚间集中散步、唱歌、跳舞,相对与其他时间区段晚上人群数量较多,广场舞者居多;在B区经常有流动小商贩,与锻炼人群混杂一起,造成人群更加拥挤.此三段区域的人群分布稳定,时间节点较固定,但人群相对集中,卫生状况差,毁坏设施的现象也较多.D区E区在7∶00-9∶00,多为晨练快走者、骑行者;9∶00-16∶30多为垂钓者、旅游者.16∶30以后,夏季烧烤人群逐渐增加;晚上20∶00-23∶00,夏季烧烤人群分布在整个下游区域,造成环境卫生极差,烧烤垃圾清理难.冬季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上游,管理相对容易.

应对措施:根据游客的人群分布、时间节点分布的调查,总结出在相对固定的居民出行地段、出行时间,可集中安排管理人员管护该区段工作.如B区,实行固定岗位轮流值班制,包括广场秩序、卫生、人群的疏散、摆摊设点的清理、宠物的疏导和规劝等.对南部区域等游客相对分散的地段,可根据群体分类分散管理,如破坏卫生、踩踏绿地等不文明行为可采用按人员分段巡视,分片治理.

4.2设施管理

设施管理内容涵盖面较多,本文暂且将以下项目罗列进来,包含了诸如广场道路、亭廊、座凳、垃圾箱、标识牌、绿道驿站、厕所、无障碍设施、照明、电瓶车、直饮水设施等一系列设施.

根据对现场的使用者进行走访、笔录,A区、B区、C区三区被调查使用者多为老年人、退休人群、外地打工者,对服务设施普遍反映雨天避雨的亭廊少,休息座凳少,跳舞广场空间少,尤其固定锻炼人群较集中,造成锻炼人群时有口角摩擦;部分受访人为带小孩的保姆和家长,反映儿童设施少,专为儿童玩耍的沙坑、游乐设施简陋,不能满足儿童活动需求.D区E区受访者多为本地人与外地家属同游者,普遍反映如厕难,服务性小卖少,没有自行车租赁和自行车修理点,造成步行游览线路长不能得到很好的服务.按照走访调查的情况和工作发现的问题,梳理总结以下几个单项进行措施管理:

(1)广场道路:在A区、B区、C区老城区,旧有道路损坏较多,儿童活动场地少,老年健身活动广场要求多.按照需求,逐步改造道路广场的面积和功能,2014年已经对通泰桥到纬一桥的外围进行了便道的改造和提升,在今后的规划中将有计划的改造内部节点区域,满足游客对道路广场的扩展需求.

(2)亭廊:针对游客提出的亭廊少问题,在主城区将选择几个人群分布集中区域进行亭廊设施改造,加建遮雨设施,配合休息加建座凳设施.

(3)座凳:现有座凳材质主要有木制成品座凳、石桌石凳、塑木座凳及矮墙兼座凳等形式.使用情况为上游北部、中部老城区.在9∶30-17∶30时段基本满足使用;在晨练、晚间休闲、及节假日高峰时段不能满足游客使用,造成部分游客直接进入绿地践踏草坪,坐雕塑、坐围墙.下游区域人口密度小,游览空间大,座凳数量目前基本满足使用.下一步将针对上游的游客密度,适时适量增加座凳的数量,并根据文化区域特点规划不同风格样式.

(4)垃圾桶:公园内纵向每隔50~100 m设置一垃圾桶,基本均匀分布.但上游损害严重,下游丢失严重.针对此现象,各养护队增大对设施的监管和维护,目前垃圾桶的卫生和整洁都得到比较好保证.

(5)标识牌:由于滨河公园老园区与新园区分阶段建设的特点,上游老城区标识系统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标识警示系统,下游的标识牌比较系统规范.根据此情况,下一步将逐步分期完善、统一上游的标识、警示标志,还将安装绿道驿站等标识系统,为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提供更便捷、更有效地游览帮助.

(6)绿道驿站:按照滨河公园整体规划的要求,分步实施驿站的建设,将绿道的理念贯穿于滨河公园的建设中,同时与绿道系统配合建设小卖、自行车租赁、维护系统及紧急救助系统等.

(7)厕所:上游公园内厕所数量为5座,数量少,但可以结合周边的酒店、饭店等公共建筑卫生间的使用,目前基本满足需求.下游数量少,仅有新建1座,还有2个为临时移动厕所,使用和维护成本过大,不能满足游客的使用需求,尤其节假日高峰,造成游客有随地大小便的情况.就滨河公园厕所专项规划与新建问题,已经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市政府进行专题汇报,将有计划的实施建设滨河两岸的厕所工程.

(8)无障碍设施:全园基本实现无障碍的规划与设计,现有部分无障碍出入口与主入口较远,造成出入不便、绕远、坡道短上坡困难等现象.下一步将针对人流量大区域进行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增加出入口的数量,增加坡道的舒适度,同时在厕所的规划中考虑了专为残疾人设计的卫生间,增加专为残疾人的无障碍指示标识.

(9)照明:上游区域结合周边路灯、沿河栏杆的照明,公园内的景观灯、园灯,照度充足,层次丰富基本满足日常使用.下游园内只有少数几个景观景点安装园灯及景观照明,尤其雕塑、广场区域照明缺乏、单调,晚间活动主要依靠园外滨河路路灯,不能满足景观的要求.在公园整体照明的规划上,应结合景点的文化特点,分区域设计园灯造型,根据地段设计照度、色温,选择精品段建设有层次有品质的照明系统.

(10)电瓶车:公园内目前已购置20辆电瓶车,线路主要在南部地域文化长廊景观节点区域运行,时间主要在夏季的节假日及休息日,并配有本园员工讲解沿线的文化景观.从目前运行看,百姓反映很好,但运行成本较高.

(11)直饮水设施:出于资金及管护的考虑,目前整个公园直饮水设施是空白,在远期规划中,将考虑直饮水系统的建设,有计划的选取几个精品管护区进行直饮水设施安装,以逐步完善公园的人性化服务设施.

5未来管护规划

管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由于经费有限,宜采用长远规划、分期实施的管理.

(1)制定详细的分期规划,合理安排资金,根据分期目标采取相应的管护策略.

(2)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宣传,让使用者更了解、更主动、更积极的配合公园的管护工作.可展开公园管护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配合冬奥申办进行生态理念宣传;使植物科普宣传进公园,为植物分类挂牌,宣传普及植物生态知识.

(3)重点选择精品景观区域进行养护提升.根据资金情况,在南部“地域文化长廊”景观单元区域,有计划地每年选1-2个园区进行精品景观养护提升.在2016~2021年内,高标准、高起点提升主要景观节点.

(4)积极加强与城管部门联系,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在难点区域实行重点监察和巡视,保障在重要节假日高峰期管护职能安全有效运行.

(5)养护经费:逐步逐年申请增加公园管护资金,从经费上保障公园精品区域的运行.

6结语

张家口滨河公园的管护工作还在处于探索阶段,有很多的不足,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通过此文与大家共同分享管护的经验,抛砖引玉,旨在多渠道、多方式的提高管护模式和水平,为张家口未来的城市建设,提供更生态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孙喆、倪志华:“构建“和谐社会”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实践”[J]《中国园林》2006年第5期:17

Exploration on th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mode of Qingshui River Riverside Park of Zhangjiakou City

HU Jing-ming

(Zhangjiakou Qingshui river riverside park management office,Zhangjiakou 075000,China)

Abstract:At the chance of Beijing Zhangjiakou jointly bid for the Winter Olympics,this paper explotes the concept,mechanism and future planning of park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mode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Zhangjiakou Qingshui River Waterfront Park.Initiating from this article,I hope to shar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experience with my colleagues to provide more ecological space for development of Zhangjiakou Ci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bidding for the Winter Olympics;Riverside park;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收稿日期:2015-11-08

作者简介:胡晶明(1971-),女,高级工程师,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管理.

中图分类号:TU 98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浅谈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管护
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管护现状及对策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借鉴山西先进经验 提高管护站建设水平——对山西省国有林区森林管护站建设学习考察的思考
如何搞好临夏县天保工程二期中的森林管护
天然林保护中森林管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机制改革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