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场磁共振和CT诊断脊柱创伤的初步对比研究

2016-03-11刘培文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低场椎间盘磁共振

刘培文

低场磁共振和CT诊断脊柱创伤的初步对比研究

刘培文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和CT诊断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0例脊柱创伤患者,均行低场磁共振和CT检查,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低场磁共振和CT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和鉴别价值。结果 采用CT检查,显示骨性椎管情况、脊髓受压程度、三柱解剖结构,椎骨损伤22例,韧带损伤12例,椎间盘损伤7例,脊髓损伤9例,硬膜外血肿2例。低场磁共振显示腰椎、脊椎骨折,合并单纯性椎间盘突出或者是椎间盘碎裂,脊柱损伤,脊柱滑脱等多种病理学变化,爆裂型17例,骨折脱位型4例,单纯屈曲压缩型11例,安全带型2例。结论 对于脊柱创伤患者,采用低场磁共振检查可以对脊柱和脊髓创伤的程度以及病理变化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可以全面的评价椎间盘韧带、软组织和脊髓的创伤情况,对于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后期的预后都具有极高的作用,对于CT不能够检查到的脊柱创伤,可以清晰的检查出来,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低场磁共振;CT诊断;脊柱创伤

在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人体的重要支柱就有脊柱,脊柱和腹腔、骨盆、胸腔是人体的结构组成,脊柱起到承受身体的压力、保护脊髓和神经以及降低震荡的作用。人体的脊柱受到创伤是比较常见的,对人体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脊髓创伤和脊柱骨折都属于脊柱创伤的范畴,对于脊髓损伤,必须要在临床研究治疗中,及时的作出诊断和治疗。最常见的诊断脊髓损伤的两种方法就是CT诊断和低场磁共振[1]。为了对脊柱损伤患者可以做到全面的了解,本研究选取30例脊柱创伤患者,采用CT诊断和低场磁共振诊断进行结合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脊柱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实验研究已经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女12例,男18例,年龄15~73岁,平均年龄(55.6±4.6)岁,病程1d~2.3年,平均病程(85.3±11.0)d,所有患者住院第2天进行CT检查和低场磁共振检查,两项检查都在同一天内完成。脊柱损伤的部位因损伤大小的不同和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损伤:胸段损伤7例,胸部损伤13例,颈椎损伤9例,腰部损伤1例。受伤原因:打伤3例,高处坠落3例,车祸11例,重物砸伤13例。

1.2 临床表现 3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完全瘫痪、完全瘫痪、大小便失禁。其中6例患者还会表现单侧或者是双侧上肢体或者是下肢体麻木和知觉降低。

1.3 诊断方法 低场磁共振诊断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购买自鑫高益公司生产的0.3T开放式永磁型磁共振诊断仪器(宁波鑫高益公司,0.3T开放式永磁型磁共振诊断仪),所有患者都要进行常规检查,进行轴位SE-T1WI和FSE-T2WI、矢状位SETIWI,少部分患者添加FE-T2WI。依据患者不同脊柱创伤部位,可以将脊柱创伤分为脊髓损伤、椎间盘损伤、硬膜外血肿、韧带损伤、椎骨损伤。依据患者不同的椎骨损伤形态和骨质损伤的病理学变化,可以将椎骨损伤分为压缩性骨折、椎体爆裂骨折、骨折伴脱位、撕脱骨折、无骨折脱位、骨折伴脱位、附件骨折、骨挫伤[2]。

CT检查方法,CT机购买自西门子公司多排螺旋CT机(西门子128排螺旋CT机,河南恩博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采用平片检查脊柱,连续扫描骨折部位,间隔为5mm,层厚为5mm,扫描和椎间隙相互平行。对脊柱创伤进行综合分类:椎体锲形产生变化,前部受到压力变扁,正常情况下前部高度降低不可以超过50%以上,后部高度正常,为单纯屈曲压缩型。椎体受到压缩变扁,椎弓根间距变宽,椎体前缘高度降低,后缘高度也有降低,或者是椎体前缘压缩超过50%,椎体后部有时可以见到骨折线,为爆裂型。脊柱明显后突畸形或者是脊柱前后错位,同时,还伴有棘突骨折、横突骨折、椎体骨折,为骨折脱位型。骨折线通过横突、椎弓根、棘突、椎小关节,到达椎体,椎体骨折呈现横向裂开,椎体后部增高,棘突间距扩大[3]。

2 结果

采用CT检查,显示骨性椎管情况、脊髓受压程度、三柱解剖结构,椎骨损伤22例,韧带损伤12例,椎间盘损伤7例,脊髓损伤9例,硬膜外血肿2例。低场磁共振显示腰椎、脊椎骨折,合并单纯性椎间盘突出或者是椎间盘碎裂,脊柱损伤,脊柱滑脱等多种病理学变化,爆裂型17例,骨折脱位型4例,单纯屈曲压缩型11例,安全带型2例。

3 讨论

在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现代超声技术大力发展和普及,超声技术具有分辨率较高、定性诊断准确度高、实践效果好、没有创伤等优点。但是有些方面的诊断不及低场磁共振诊断方法[4]。

低场磁共振对于软组织的分辨能力非常强,可以多方位和多参数的进行成像。根据这个特点,对脊柱脱位、脊髓损伤、脊柱周围软组织结构的诊断显著优于CT检查[5]。CT检查椎体骨折和椎体骨折线虽然比之低场磁共振的检查结果更加的清晰和直观,但是因为韧带损伤或者是骨折的急性期受伤部位的水肿在低场磁共振中呈现比较清晰的长T2信号和T1信号[6]。如果椎体的形态没有改变的骨挫伤,低场磁共振就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受累椎体长T2信号和T1信号,特别是矢状位FE序列非常的理想,但是CT检查却没有办法检查出来[7]。

本次研究采用CT检查,显示骨性椎管情况、脊髓受压程度、三柱解剖结构。低场磁共振显示腰椎、脊椎骨折,合并单纯性椎间盘突出或者是椎间盘碎裂,脊柱损伤,脊柱滑脱等多种病理学变化。

低场磁共振可以多参数和多方位的成像,可以显示脊柱受到损伤时椎体的移位和变形情况,但是显示附件的骨折和崩裂的细小骨片移位的距离以及骨折的损伤比较困难,要结合CT检查,才可以提高诊断效果[8]。

综上所述,对于脊柱创伤患者,采用低场磁共振检查,就可以对脊柱和脊髓创伤的程度和病理变化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可以全面的评价椎间盘韧带、软组织和脊髓的创伤情况,对于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后期的预后都具有极高的作用,对于CT不能够检查到的脊柱创伤,可以清晰的检查出来,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1] 张慧.低场磁共振诊断脊柱创伤50例[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 23(7):935-936.

[2] 杨光迪.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l,17(21):91-92.

[3] 李强,张治龙,滕勇,等.低场磁共振和CT诊断脊柱创伤的初步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4,33(1):34-35.

[4] 王振.急性脊柱创伤诊断及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l0(15):64-65.

[5] 张洪.70例急性脊柱创伤的诊断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58-259.

[6] Zhang XZ,Lu Y,Zhang GB,et a1.CT Scanning of sPinal injuriesm[J]. Chin—med J Earl,2010,106(9):709-712.

[7] 刘斌.58例脊柱创伤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价值比较[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8):72-73.

[8] 王长生,刘华霞,陈小军.脊柱创伤的低磁核共振诊断[J].中外健康文摘,2010,7(32):116-11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21

江西 343000 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刘培文)

猜你喜欢

低场椎间盘磁共振
基于低场核磁成像的银杏胚检测及分类
原位低场核磁共振弛豫法定量监测光催化Cr(VI)还原反应
低场核磁共振短死时间射频线圈与射频开关的设计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低场MRI及MRCP在肝外胆管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