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迟到的波西米亚文化研究巨著——杰罗尔德·西格尔《波希米亚巴黎:文化、政治,和资产阶级生活的边界(1830-1930)》评介
2016-03-11黄声波
黄声波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7)
一部迟到的波西米亚文化研究巨著
——杰罗尔德·西格尔《波希米亚巴黎:文化、政治,和资产阶级生活的边界(1830-1930)》评介
黄声波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7)
卫华教授新近翻译出版的杰罗尔德·西格尔《波希米亚巴黎:文化、政治,和资产阶级生活的边界(1830-1930)》一书,通过扎实的史料梳理和深入的个案研究,鲜活地再现了波西米亚发展状貌,并突破西方学界关于波西米亚与资产阶级关系的研究成见,深刻揭示了波西米亚的文化特征和精神本质。对于尚处于拓荒阶段的国内波西米亚研究,其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波希米亚巴黎:文化、政治,和资产阶级生活的边界(1830-1930)》;波西米亚;资产阶级
波希米亚,其词根“Bohemia”,来自于法文“la Boheme”,最初是法国人对居住在捷克西部的吉普赛人的称呼,19世纪以来,波西米亚一词逐渐与聚居在巴黎拉丁区的浪漫主义文人勾连起来。1849年,巴黎诗人亨利·缪尔热小说《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改编成戏剧获得巨大成功后,默默无闻的巴黎艺术家生活得到世人好奇的关注,波西米亚语词也因此当作一个普遍形容词,用来喻指那些贫穷落魄却自由浪荡的年轻艺术家及他们的生活和信仰,发展到今天,“波希米亚”概念已经拥有了很多其他意蕴,如时尚文化中的所谓波西米亚风格等等,但其主要用来指称19世纪以来那些不满现实、喜欢游荡、具有创新才华、生活风格特异的作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并由此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课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先锋主义艺术的兴起,“波西米亚”作为一个舶来语,亦逐渐为国人所熟悉,在消费文化领域,波西米亚被赋予某种特殊的时尚意味,如波西米亚时装、波西米亚家具等等;在艺术批评领域,则经常被一些批评者用来指称诸如圆明园画家村、三里屯音乐酒吧街、798厂艺术家、2002迷笛音乐节、朋克、嬉皮等先锋城市新艺术景观和某些带有离经叛道色彩的生活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波希米亚研究在国内还十分薄弱,尚处于拓荒阶段,作为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价值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与重视。其实“波希米亚”作为一个文化概念,早在五四时期就进入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以田汉为代表的南国剧社创作显示,他们对“波希米亚”这一概念已经有了相当的认知。但可惜的是,南国剧社之后,在战乱频仍、先锋主义艺术生存空间日益逼仄的社会情势下,“波希米亚”这一概念几近湮没无闻。直到1980年代后,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开放,“波希米亚”这一文化概念才随着域外流行文化的流入重新进入国人的视野,并随之出现了一些对波希米亚艺术及其生活方式零碎性的介绍和评论。如2003年陈冠中等人所著文化散文集《波希米亚中国》,从波希米亚文化的视野出发,以散文的笔法,对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先锋城市新艺术景观进行了意象捕捉和形象描摹。2003年,吴岳添论文《波希米亚:浪漫主义文学花园里的奇葩》,在国内学界首次从文学思潮的角度对波希米亚作了学理性介绍。2006年,陆启宏《波希米亚:源远流长的前沿时尚》一书出版,把波西米亚当作一种前沿时尚进行了历史扫描与特征归纳,开国内波西米亚系统性研究之先河。《波希米亚巴黎》一书的译者、湖南工业大学卫华教授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把波希米亚文化研究当作博士论文选题,从2007始,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研究论文;2009年,她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现代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西米亚精神》一书,将波希米亚文化现象引入专业研究范畴,其研究可视为国内波西米亚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2009年之后,尽管国内学界也有若干波西米亚研究论文发表,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不理想,类似《现代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西米亚精神》这样系统的专题研究更是阙如。可以说,对波希米亚的研究,国内学界处于一种徘徊不前的窘境,这对于一个消费文化如火如荼、先锋艺术方兴未艾的国度来说,是很不应该的。
比于国内的雏形状态,西方波希米亚研究历史悠久,其虽够不上主流话题,但不同历史时期都不乏学者对之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早在19世纪初,就有不少西方学者提及波希米亚这一概念,如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在其《我心赤裸》及若干美学论文中提及该术语,法国作家龚古尔兄弟等若干名人的回忆录、自传中也不时出现波希米亚这一名词。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开始出现以波希米亚为线索切入的文学或史学研究著作,众多学者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学等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至于概念上涉及波希米亚的文章或著作更是不可计数,百余年来,相关成果累累,佳作迭出。[1]杰罗尔德·西格尔先生的《波希米亚巴黎》,便是其中的翘楚之作。
杰罗尔德·西格尔是纽约大学历史系知名教授,主要从事意大利文艺复兴、社会文化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波希米亚巴黎》是其诸多著作中相当突出的一本,曾先后在纽约伊丽莎白·西弗敦出版社/维京企鹅出版社(1986)、企鹅出版社(1987)、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99)等三家世界知名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入选1987年美国国家图书评论界奖5人名单,在当代波西米亚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波希米亚巴黎》一书洋洋洒洒近40万字,分为三大部分13个章节。第一部分题名“波希米亚和资产阶级”,叙述波希米亚的缘起和发生的重要节点,如以繆尔热《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公演为标志而诞生的波希米亚王国,波德莱尔、库尔贝等人对波希米亚生活的践行对这个概念内涵的本质性提升,街头艺人、龚古尔兄弟、瓦莱斯等在波希米亚国度扮演的各种角色,等等。第二部分题名“公众世界和内在生活”,叙述商业潮流裹挟下的波希米亚人在蒙马特区的生活和生存,巴黎社会对魏尔伦、蓝波这样臭名昭著的波希米亚文人的广泛接受,波希米亚如何成为一种开拓和试验资产阶级边界的方式。第三部分题名“从波希米亚到先锋派”, 从社会学角度阐释波希米亚与先锋派艺术之间缠绕不清的关系与纠葛,把先锋派艺术视为波希米亚发展到19世纪末的自然结局,而超现实主义将波希米亚生存提升为一种艺术原则,使之最终获得了在艺术世界的合法性。
研读《波希米亚巴黎》一书,笔者认为该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史料扎实,个案丰盈,鲜活再现了波西米亚的发展状貌。波西米亚历史悠久、谱系复杂,牵涉的人物事件数不胜数,如何将其发展历史和基本面貌完整清晰地勾勒出来,殊非易事,但杰罗尔德·西格尔对这段剪不断、理还乱历史的处理却是驾轻就熟、手到擒来。正如书名《波希米亚巴黎:文化、政治,和资产阶级生活的边界(1830-1930)》所示,作者择取文化、政治以及资产阶级生活的边界这一独特的视角,重点对1830-1930这百年间巴黎为中心的波希米亚历史,进行现场感十足的场景摹写和历史演绎,那段埋藏在历史尘埃深处的波西米亚历史亦由此鲜活地再现在读者的眼前。笔者以为,这与作品史料的扎实和个案的丰盈有着直接的关联。为了全面准确地再现波希米亚历史,杰罗尔德·西格尔在其书中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全书(中文译本)正文共240页、13章,注释达501条,由此可见作者对史料的重视和认真程度。如果说,史料的扎实夯实了历史真实的基础,深入的个案研究则丰富了历史的肌理,在杰罗尔德·西格尔笔下,诸如亨利·缪尔热、波德莱尔、库贝尔等波希米亚的代表人物的身影,仿佛从跌宕起伏的历史风云中重新浮现出来,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给读者带来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场感。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细节展示与严谨的史实描述相结合,使得《波希米亚巴黎》中的波西米亚历史呈现,既客观真实又丰饶多姿,充满一般史论著作难得的文字魅力和阅读快感。
二是洞微烛幽,见识独到,对波西米亚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复杂关系作了令人信服的阐释,深刻地揭示了波西米亚的文化特征和精神本质。波西米亚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是《波西米亚巴黎》一书探讨的核心。在《波西米亚巴黎》出版之前,西方学界一般倾向于鼓吹和放大二者的对立,甚至把对资产阶级的仇恨意识看作是波希米亚人的标志性特征。法国作家格拉尼亚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他在自己1964年出版的文化社会学名作《波希米亚对抗布尔乔亚》一书中明确提出,在19世纪30年代,憎恶布尔乔亚阶级是大部分波希米亚文人的共同情感。一时间,其书名 “波希米亚对抗布尔乔亚”(Bohemian versus Bourgeois)似乎成为西方社会理论界之共识,甚至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贝尔1976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书中也承袭了格拉尼亚的观点,刻意强调波西米亚与资产阶级的对立,认为由于文化人(即波西米亚气质的知识分子)厌恶商业文明,导致资本主义文明始终无法建立有效的“文化辩护”,从而将难以持久。杰罗尔德·西格尔通过对大量历史材料的仔细梳理和精心研究,通过对波西米亚代表性人物亨利·缪尔热等个案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与当时西方学界流行的所谓“波希米亚对抗布尔乔亚”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波希米亚群体旨在对资产阶级的伦理规范进行系统性的倒转或象征性的颠覆,但他们并非是叛臣逆子,反而与资产阶级血肉相连。他们一方面鄙弃金钱,骄傲地宣布对现实世界的鄙弃,而另一方面又梦想对资产阶级的舒适生活,像对情人一样心向往之。二者两位一体,是资产阶级心脏深处生长出来的一个矛盾的表达。
相比之前的流行论调,杰罗尔德·西格尔的观点显然更接近历史的真相,更能解释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表面上看,波希米亚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与资产阶级生活格格不入,他们往往通过桀骜不驯、放浪不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表达对资产阶级物质社会唯利是图、人性异化的不满和反抗,并据此形成波希米亚文化的独特气质,造成一种意识形态化的符号形象。但是,从波希米亚历史演化不难看出,其本身脱胎于资产阶级母体,一方面与作为父辈文化的资产阶级城市文化有所不同,同时又是资产阶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与它的父辈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勾连。这也注定了波西米亚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对立和否定的关系,而是一种更复杂的既对立又统一既反抗又依存的关系。杰罗尔德·西格尔通过自己扎实的研究,超越了传统的偏见,令人信服地阐释了波希米亚与资产阶级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波西米亚的精神特征和文化本质。
《波希米亚巴黎》是西方学界公认的近30年来波西米亚文化研究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如今,经过卫华教授的努力,终于有了它的中文译本,尽管距离原著的出版时间足足过去了30年,但时间的流逝丝毫无损于这部巨著的内在价值,对于波西米亚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学界来说,它更具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值得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喜欢波西米亚文化的普通读者来说,阅读这样一部史料丰富、叙述生动、文字优美的学术名著也不失为一场饶有意义的精神之旅。
[1] 杰罗尔德·西格尔.波希米亚巴黎:文化、政治,和资产阶级生活的边界(1830-1930)[M].卫华,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5:2.
责任编辑:李珂
A Late but Great Work on the Research of Bohemian Culture——Remarks on Jerrold Seigel’s Bohemian Paris: Culture, Politics,and Boundary of the Bourgeois Life(1830-1930)
HUANG Shengbo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 Hunan 412007 China)
Jerrold Seigel’s workBohemianParis:Culture,Politics,andBoundaryoftheBourgeoisLife(1830-1930),recently translated by professor Weihua, vividly reappears the development of Bohemian culture through careful combing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deep case study. It also broke the prejudice of western academic circl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hemia and the bourgeoisie, and reveal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iritual nature of Bohemia, which is of unique reference value and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 China’s current study of Bohemia.
BohemianParis:Culture,Politics,andBoundaryoftheBourgeoisLife(1830-1930); Bohemia; bourgeoisie
10.3969/j.issn.1674-117X.2016.04.027
2016-02-11
黄声波(1965-),男,湖南炎陵人,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和现当代文学。
B83-06
A
1674-117X(2016)04-01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