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防控对策

2016-03-11李同雪邓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邓州474150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7期
关键词:病料病猪日龄

李同雪(邓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邓州 474150)



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防控对策

李同雪
(邓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邓州474150)

猪流行性腹泻(PED)、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猪轮状病毒病(RV)都是能够引起猪腹泻的疾病,并且均对仔猪危害很大,由于其症状相似又常常混合感染,在兽医临床上,将其统称为猪病毒性腹泻。笔者在处理此类疾病方面总结了一些有效的防治办法,现将这3种病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逐一论述,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与同行共享。

1 猪流行性腹泻(PED)

引起该病的病毒是有囊膜的正链RNA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属。常造成猪以急性腹泻、呕吐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1.1流行病学特点

1.1.1发病季节

冬春寒冷季节易发生,一般是12月份至第2年2月份,夏季发病少。

1.1.2易感动物

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7日龄内的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死亡率达到50%。断奶猪、育肥猪症状较轻,但少数也表现明显的呕吐、腹泻症状,成年猪仅发生呕吐和厌食,发病率15%~90%。人工口服感染,新生仔猪潜伏期为18~24 h,育肥猪约2 d;自然感染潜伏期较长,为5~8 d。1.1.3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在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存在,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和用具等。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并由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

1.1.4抵抗力

该病毒抵抗力较弱,一般的消毒药均可将其杀死。

1.2临床症状

哺乳仔猪感染后症状明显,特别是7日龄以内乳猪,表现为呕吐、腹泻、脱水、运动僵硬等症状。呕吐多发生于哺乳和吃食之后,体温正常或稍偏高,连续腹泻后体温下降。病猪突然腹泻,开始排黄色黏稠样粪便,随后粪稀如水,呈灰黄色或水泥色,混杂有黄白色的凝乳块。呕吐、腹泻的同时病猪伴有精神沉郁、脱水、眼窝下陷、厌食、消瘦及衰竭。症状的轻重与年龄大小有关,年龄越小,症状越重。1 w以内的哺乳仔猪常于腹泻后2~4 d内因严重脱水死亡,病死率约50%,但有时高达80%。日龄较大的仔猪约1 w后康复。爆发过急性腹泻的猪场,在断奶后2~3 w可能出现持续性腹泻。新引进的猪只也可能相继发病,成年猪仅发生呕吐和厌食及精神沉郁。病变主要在小肠,小肠充血,肠壁变薄发亮,内充满黄色的液体。肠系膜充血,肠淋巴结充血、水肿。

2 传染性胃肠炎(TGE)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一种以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病原TGEV,是有囊膜的正链单股RNA冠状病毒,也与SARS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属,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不同病毒,未有抗原交叉。

2.1流行病学特点

2.1.1发病季节

冬春寒冷季节易发生,一般是12月份至第2年4月份,夏季发病少。

2.1.2流行形式

流行形式主要有3种。新疫区主要呈现流行性发生,几乎所有的猪都发病,10日龄内的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死亡率几乎达到100%,断奶猪、育肥猪及成年猪症状较轻,都取良性经过。其他2种形式主要发生在老疫区,呈地方流行性和间歇性,主要与康复猪带毒有关,康复猪带毒最长可达104 d。

2.1.3易感动物

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10日龄后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很低。但少数也表现明显的呕吐、腹泻症状,成年猪发生呕吐和厌食,也有部分泌乳母猪发生腹泻的,导致泌乳停止。潜伏期很短,约为1~18 h,有的延长至2~3 d,传播迅速,几日内蔓延至全群。

2.1.4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病猪和康复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在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存在,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和用具等。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并由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由于康复猪带毒并且不断排毒,导致猪场内呈现间歇式流行该病。

2.1.5抵抗力

该病毒在冷冻条件下很稳定,-20℃可保存6个月,对光和热敏感,紫外线能够让其迅速死亡,一般消毒药均可杀死该病毒。

2.2临床症状

严重腹泻仔猪的粪便中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腥臭。不足10日龄仔猪出现临床症状后2~7 d死亡。2~3周龄以上仔猪将存活,但在一段时间内体质虚弱,也可能形成僵猪。肥猪、母猪和公猪的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一,普遍为厌食,个别呕吐,严重腹泻的猪排出水便,呈喷射状。泌乳母猪发病严重,体温升高,厌食、呕吐和腹泻,泌乳停止,这也是造成仔猪高死亡率的另一因素。也有些母猪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胃和小肠。胃内充满乳凝块,胃底黏膜充血。小肠充血,肠壁变薄发亮,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内含泡沫和水样化的乳凝块。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

3 猪轮状病毒病(RV)

该病系由轮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婴幼儿及多种幼龄动物的急性胃肠炎,特征为急性腹泻。

3.1流行病学特点

3.1.1发病季节

多发生于晚冬至早春的寒冷季节,卫生条件不良,常与致病性微生物合并感染,致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升高。

3.1.2易感动物

易感宿主很多,多种动物都可感染,人的婴幼儿、仔猪、羔羊、幼兔、驹、禽类等均能感染发病,各种动物之间均可互相感染、传播。该病传播迅速,潜伏期12~24 h。成年动物不会引起临床症状,但感染普遍存在。

3.1.3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患病的人及动物和感染带毒的猪,都是重要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经消化道途径传染给易感的人、畜和禽类。病愈动物经粪便排毒时间尚未确定。

3.1.4抵抗力

病毒稳定,一般消毒药难于杀死,可用火碱、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病毒对热不敏感,对胰酶有抵抗力,其感染力依靠胰酶来活化,其活力程度依赖胰酶浓度的高低,病变多局限于小肠下2/3处,因此处胰酶浓度最高。

3.2临床症状

病仔猪开始出现厌食,精神迟钝,继而出现下痢,粪色暗黑或黄白,较腥臭,持续2~4 d。个别猪出现呕吐。病猪消瘦、脱水。若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不会超过10%,但1~5日龄感染的猪其死亡率可达100%。该病对断奶仔猪也会造成很大危害,患猪排黑色或灰色稀便,死亡率大约3%~10%,如与其他细菌共同感染,死亡率大幅上升,可达到50%。病变主要表现为小肠黏膜呈条状或弥漫性充血,肠壁黏膜易脱落,肠壁变薄,微绒毛不规则、变短,甚至变为上皮细胞,导致吸收障碍。成年猪不表现临床症状。

4 防控对策

4.1针对未发病猪群的措施

①在寒冷季节来临之前,用病毒性腹泻三联弱毒苗对母猪群普遍防疫2次,间隔2 w,以后每3个月防疫1次,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另外,在产前1个月左右再加强1次。仔猪产出后尽快吃到初乳。②合理安排母猪群生产,尽量选择在冬天来临之前产仔,避免年前年后产仔,保证母猪产房的基础温度20℃以上,产仔箱33℃以上,避免温度大起大落,避免贼风侵袭引起猪着凉。母猪进入产房时要全身消毒,产前也要严格消毒,特别是乳房的消毒。③合理安排日常消毒,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产房每日消毒。

4.2针对发病猪场的措施

4.2.1对母猪采取的措施

返饲就是在发病猪场用病料喂母猪,其实等于人为用野外强毒来感染母猪,让母猪产生抗体,通过母源抗体达到保护下一代仔猪的目的。采用病料返饲措施,使怀孕母猪群尽快全部发病,特别是怀孕85 d以前的母猪群,尽快促使母猪产生相应抗体。返饲后有70%~80%的母猪出现拉稀时的效果最好,反应猪的数量越多越好。用于返饲的病料最好采自发病后17~18 h病猪的粪便、小肠、大肠,喂前病料添加抗生素,在0~8℃作用5 h以抑制杀死其他细菌,一般每头饲喂病料5 g左右,当病料来源不足时,要先喂临产前1个月左右的母猪,再喂怀孕104 d前的母猪,同时后海穴注射胃流轮三联弱毒疫苗2头份/头。对于还有10 d就要产的母猪,尽量不喂,防止母猪发病后泌乳停止,也可能会引起新生仔猪发病。母猪发病后,可以使用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防止继发细菌病。

4.2.2对仔猪采取的措施

仔猪生下后立即口服免疫胃流轮三联弱毒疫苗,1头份/头,同时肌注50万IU干扰素,2 h后吃奶。在临床上这样做不能避免仔猪发病,但能够推迟发病时间。据观察,如果不免疫,出生后第2、第3天就发病,病程3~7 d,死亡可达100%,而应用疫苗后,发病推迟到5日龄左右,病程也比较短,大约2~3 d,死亡率明显下降,仔猪存活率可达到70%左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对于发病仔猪,首先要口服补液盐,应用口服补液盐+3%葡萄糖+0.1 ml阿托品+1万IU庆大霉素疾病预防+利巴韦林50 mg+鞣酸蛋白适量,每次补液40 ml,每日3次。对于流行中后期,大约在流行后25 d左右尚未得到彻底控制时,初生仔猪就不要进行疫苗口服免疫了,因此时母猪已经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口服疫苗会中和掉初乳中的抗体,从而仔猪缺乏相应的保护,引发新一轮发病。

4.2.3对哺乳母猪采取的措施

生产前对母猪用温水进行全身消毒,特别是母猪乳房区域,反复消毒,达到去除病原的目的。同时给予相应的高营养物质,饮用红糖水(母猪免疫过的不用)+黄芪多糖。4.2.4加强消毒

特别是产房内消毒不要忽视,可用生石灰对地面和床下消毒,使产房内保持相对干燥。其他厂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大消毒,每日1次。总的来说,病毒性腹泻主要危害10日龄内的仔猪,如果采取了适当的防控策略,还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的,还是可控的,当然随着新型疫苗的出现及得当防控措施的提出,会不断完善该病的控制方案,相信该病会很快得到完全控制。

收稿日期:(2016-03-23)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090(2016)04-0026-03

猜你喜欢

病料病猪日龄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毛皮动物病料采集及送检注意事项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基层兽医病料采集的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