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战争中的秘密大营救

2016-03-11李向锋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6年1期
关键词:廖承志安祥民主人士

李向锋

1941年12月25日,港英总督杨慕奇向日军投降,香港沦陷。日军马上封锁了香港至九龙的交通,大肆搜捕抗日人士,勒令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前往“大日本报道部”或“地方行政部”报到,否则“格杀勿论”。

如果不能及时地把这批重要人物营救出来,那将造成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巨大损失。获得这一重要信息后,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在12月7、8、9三日连续致电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要求其迅速做好应变准备,想方设法保护好这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不惜任何代价,把他们抢救出来,转移到后方安全地带,免遭毒手。于是,在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南方局、中共驻香港八路军办事处的精心组织下,抗战史上的“乾坤大挪移”就此拉开序幕。

周密部署撤退交通线

在日军严密封锁香港至九龙交通线的情况下,营救工作艰巨复杂。一方面,南粤省委书记梁广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派到香港的刘少文留在香港,负责联系被困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另一方面,由廖安祥和李建行负责打通香港至九龙的交通线,帮助廖承志、连贯等人先行撤离港九。

梁广和刘少文派出熟悉香港情况的潘静安,根据廖承志提供的名单寻找营救对象。潘静安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只见过营救名单上的少数人,而知道住处的更是少之又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才在铜锣湾遇到了《华商报》主笔张友渔。张友渔主动要求留下,一起寻找其他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由于重点抢救对象邹韬奋六易其居,潘静安等人花了四天时间才在一个贫民窟找到他。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柳亚子、何香凝、夏衍、丁聪等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相继被找到。

为了确保途中安全,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政委尹林平的领导下,东江游击区与港九地区开辟了两条秘密的军事交通线——西线,即陆上交通线,从青山道经荃湾、元朗、赤尾,进入宝安游击区;东线,即水上交通线,由九龙经西贡村、沙鱼涌、淡水,进入惠阳游击区。

然而,上述路线没有一条是安全的。在东线,要闯过启德机场日军的牛池湾岗哨,路经日伪和土匪盘踞的西贡村,夜渡有敌军炮艇巡逻和海盗猖獗的大鹏湾;在西线,沿途布满了敌伪检查站,并要翻越土匪出没的大帽山。当时,东江游击队势单力薄,夹在广州和香港两个已经沦陷城市间的狭小地带,没有回旋余地。因此穿过被封锁的深圳河后,只有偷越被日军占领的广九铁路,才能到达目的地惠州。而惠州既是东江地区公署所在地,又是惠阳县政府所在地,虽然有水路发达的优势,却有国民党65军一个师的兵力驻守。该师师长张光琼也得到了近期有一批文化人士要从香港经惠阳地区进入内地的情报,便在所有进出惠州的水口、路口加设检查站,还专门设了一个港九难民登记处,要求每一个从香港过来的人都必须去登记。

为了打通这一关口,中共惠阳县委决定在惠州城建立秘密交通站,并把任务交给年仅22岁的县委组织部部长兼武装部部长卢伟如去执行。

机智设立秘密交通站

1941年12月,卢伟如进入惠州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合适的地方作为秘密交通站。他发现,水东街位于西枝江、东江交汇处东部的一个半岛上,岛上有密布的商铺和一排排民居,人员密集复杂,且靠近码头,住宿、登船、出行非常方便。

卢伟如在物色具体地点时注意到,东湖酒家高档奢华,门口还有国民党军队的岗哨。一打听才知道,是张光琼师长包下了这里的三楼。地下工作的一个原则就是:“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 卢伟如当即决定:在东湖酒家设立秘密交通站,于是,以“香港业昌公司老板”的身份包下酒家的二楼。

设站东湖酒家之后,卢伟如还联络到惠州中国农工党,让他们把位于水东街的东和行商行腾出一部分供自己使用。自此,卢伟如在地下党、游击队的帮助下,从香港筹集了煤油、布匹、医用品等大批紧缺物资,利用东和行商行真正做起了生意。这些紧俏商品很快吸引了一大批国民党军官前来购买。这样,卢伟如不仅和国民党军官们建立了良好的商业关系,而且使他们放松了警惕,为后来开展工作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

1942年1月2日晨,廖承志等人装扮成香客,先行撤出九龙市区,通过启德机场附近的几个检查岗哨,几经周折,登上了刘培率领的护航队武装船。小船悄悄升帆出海,避开日军海上巡逻队,偷渡大鹏湾。6日,廖承志与连贯、乔冠华秘密到达惠州。到达后,卢伟如向他们做了详细汇报。廖承志听后,对联络站接应、护送文化人和民主人士安全措施做了进一步部署。鉴于城内的危险处境,他规定了两条纪律:一是不准文化人上街参与公开活动;二是把文化人的笔和本子统一保管,以免暴露他们的身份。

1942年1月下旬,受廖承志的委托,人称“梅州大侠”的廖安祥携带3万元从香港来到惠州,打算开一家叫源吉行的商行。根据廖承志的安排,卢伟如当了源吉行的老板。此后廖安祥和卢伟如经常用源吉行的名头,以谈生意为名,花重金宴请张光琼等国民党军政要员。酒酣耳热之际,卢伟如向张光琼提出:“我有些香港来的客户、亲友因避战火,要经过惠州到后方去避难,请高抬贵手,多行方便。” 张光琼竟然没有丝毫疑惑,一口应允。

2月7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寇突然发动空袭。源吉行被炸毁,廖安祥组织员工和市民救火,但火势太大根本救不过来。这时,廖安祥灵机一动,当即向张光琼求救,没想到张光琼还真的派兵过来把火扑灭了,并且把保险柜也搬了出来。自此,整个惠州城的人都知道源吉行的老板廖安祥、卢伟如与惠州最高长官的关系非同一般。在惠州,只要是他两人出面的事就没有人敢阻拦。

巧妙安排成功大转移

秘密交通站建立后,转移就正式开始了。1942年1月9日午夜,三艘小木船载着邹韬奋、茅盾等第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撤离香港。男人换上广东人穿的短裤短衫,女人换上旧旗袍,扮成难民的样子,偷渡到九龙的秘密接待站。一个小时后,前两艘船在九龙红磡遭遇海匪索要“100元保护费”,而不远处就是日军电台的营房。为了避免耽搁引起日军的怀疑,护送的游击队员李锦荣准备花钱消灾,用当地话说:“老兄,大家出来捞世界,看开一点吧!”这群海匪一听不是外地人,也不敢拖延,马上改口50元。李锦荣怕夜长梦多,赶紧给钱后带着众人离开了危险地带。第三艘同样遇到海匪,双方拔枪对射,护送的游击队员用冲锋枪才吓退海匪。

11日晨,他们一行二十多人化装成难民,由交通员带领来到青山道口,混入难民队伍。为了避开日军的检查岗哨,向北经九华径到荃湾后,他们离开难民队伍,走小路进入大帽山区。在武工队的警戒掩护下,穿过峡谷,进入元朗十八乡。

12日,秘密接待站给每人发了一张由“白皮红心”的元朗乡长签署的难民回乡证,分批上路,经元朗再次混入难民队伍,顺利通过落马洲的日军岗哨,渡过深圳河到达赤尾村,最终安全到达宝安阳台山抗日根据地——白石龙村,稍作休息,即被分批送往惠阳等地,然后转到更安全的地方。

从1月下旬开始,这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和地方党组织的护送下,到达淡水附近的茶园交通站。为了躲避日寇对惠州城的轰炸,保证他们的安全,惠阳党组织把他们暂时安置在茶园交通站休息。

在住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后,2月14日(农历腊月三十),茅盾、张友渔等二十多人化装成富商模样,在惠阳县委的护送下,从茶园向惠州出发,步行一整天,于当日午夜到达惠州城。

惠阳县委通过打入国民党税务局的中共党员黄鑫,用高价为茅盾、张友渔等人购买到证件和国民党官员走私船的船票。2月17日(农历正月初三),卢伟如领着茅盾、张友渔等二十多人前往渡口的码头登船离开惠州,安全到达老隆。中共粤东特委又通过统战关系,利用国民党的走私汽车将他们护送到韶关市,之后再转移到大后方。

就这样,被日军围困在港九敌占区的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安全脱险,其间没有发生过任何政治事故和人员伤亡。这就是抗战史上震惊中外的秘密大营救行动。文学大师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摘自《源流》,有删节)

猜你喜欢

廖承志安祥民主人士
高血压误诊误治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防瘟老衲
“爱国民主人士——新四军之友”征文启事
简述在沪爱国民主人士拥护和响应“五一口号”
长征中廖承志给人画像“混饭吃”
松涛吟唱的诗行
“党外人士”称谓的由来
周恩来巧救廖承志
民主人士翟宗文在芜湖革命活动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