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与科学精神之思

2016-03-11刘楠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7期
关键词:科学主义哲学科学

刘楠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科学与科学精神之思

刘楠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科学的兴起,与其特有的精神气质密切相关。在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中,产生于科学领域的科学精神,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然而就在人们享受科学所带来的物质利益的同时,却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存在。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精神?它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又如何?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科学;科学主义;科学精神

一、何为科学

科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形式、是社会的重要建制,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构成因素,与社会中其他的组成因素发生着相互间的作用,正是在这种作用之下,科学精神也得以体现,推动着科学本身和社会的发展。马克思说过,科学在历史上起着推动和革命的作用。“科学”一词的翻译来自单词science,指的是自然科学naturalscience,而naturalscience通常指的是数理科学,是以牛顿科学为典范。而在德文中,科学一词是wissenschaft,不仅包含自然科学,也包含了社会科学,是广义上的科学。近代科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是因为他们继承了希腊人的精神遗产。在古希腊文明时期的“科学家”多是自然哲学家。我们所弘扬的科学精神,是与西方哲学理性主义传统在一定意义上是相一致的,可以说科学精神源于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是近代科学精神之母。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1]十九世纪之前,科学家通常被称为自然哲学家,直到scientist这个词被休厄尔(William Whewell)发明出来,表明了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裂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西方科学传统起源于希腊,在西方思想史上,哲学和科学始终纠缠在一起,古代先贤们既是哲学家又是科学家。古希腊人将人类的一切学问统命名为哲学,因为哲学本来就代表着学问,代表着自觉无知的人类的好问好学。科学的产生则源于哲学的发展,有人说科学曾胚胎、成长于哲学的母腹之中。当人类的学问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知识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由此人类开始有了实事求是之学,即科学。近代科学逐渐从哲学中脱胎出来。笛卡尔说知识好比是大树,哲学是树根,科学则是树枝。海德格尔认为科学的基础是哲学。科学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才能健康的发展。哲学孕育了科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通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科学的追求,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学科研究之母。而科学则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2]

现在的西方文化实际上是“两希文化”,一个是希腊文化,一个是希伯来文化。希伯来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和希腊文化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西方文化的两大支柱。希腊文化代表的是科学和理性,基督教文化代表的是信仰和宗教。近代科学有两大基因,希腊的科学理性和基督教的宗教信仰,它们之间的整合是通过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完成的。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哲学与科学由“形而上学”关系转变为“实证”关系,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很好地表现了这种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转变。技术与科学是两个传统,这两个传统在古代是分离的。古希腊的科学更偏重的是理论科学,后来”两希文化”的融合才使其与技术传统实现了更好地结合。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了技术进步,科学是在技术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抽象而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哲学为近代科学提供了最为基本的世界观、数学表达理论范式、实验方法论思想、演绎逻辑—实证检验的实证主义思想。随着科学探索范围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增加,科学共同体出现了。在科学共同体出现以前,科学精神只体现在科学家的科学探索活动之中。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的科学共同体,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共同体的成员们遵守着共同的价值规范。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指出,科学正由小科学变成大科学,而这种转变的基础来源于现代科学革命。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认为,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往往历经了前范式时期一常规科学科学危机一科学革命一常规科学一科学危机一科学革命这几个阶段。[3]库恩列举科学史上三次大危机都是以新范式的确立而告终。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中托勒密体系的大危机,以哥白尼日心说的新范式确立而结束;十八世纪化学中燃素说的大危机,以拉瓦锡的氧化学说的新范式确立而告终;二十世纪的牛顿力学的大危机,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新范式确立而宣告终结。新范式的确立和科学革命的完成正是科学创新精神的胜利。

二、何为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体现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气质上。科学精神是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和科学的精神品质的统一。掌握了科学知识、懂得了科学方法,并不意味着具备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个不断丰富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伴随科学进步而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过程。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KingMerton)主张四个方面,即普遍性、共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4],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科学按照宇宙的尺度而不是人的尺度来看待世界,以理性作为立足点,科学是一个无偶像、无禁区和无顶峰的世界。近代科学是以哥白尼日心说为发端,以牛顿力学的建立为结束,开辟了近代科学的“科学”传统。当人们提出各种不同的科学定义的时候,人们所说的科学都是西方的近代科学,而近代科学主要指的是自然科学。希腊人以及中世纪,那时的人们认为宇宙是一个层层相扣的球体,到了近现代这种观念从封闭世界到了无限宇宙。柏拉图主义在希腊文化中的产生,它伴随着近代科学与神学的斗争,并最终以近代科学的精神气质出现。在柏拉图哲学中,感性世界是不真实、不完美的,而理念世界是真实完美的,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以柏拉图的理念论为基础,把宇宙分为了“月上世界”和“月下世界”。詹姆斯·麦克莱伦(JamesMcclellan)在书中说,“因为天上的物体看起来就是球形,而它们也像是在围绕着地球做完美的圆周运动”。[5]从哥白尼开始,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波义耳、牛顿等每一个人都在为重建科学新的范式而做出贡献,美国科学史家埃德温·伯特(Edwin Arthur Burtt)的《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是关于近代科学革命的重要著作,它最早采取了"相对非连续"的立场,第一次提出了自然的数学化是近代科学的真正主题,正是由于此出现了主题与客体的二分和自然机械观的确立。对柯瓦雷(Alexandre Koyré)等科学史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近代科学的精神气质表现在,用数学作为先验标准来对科学语言做规范化的要求,它禁止科学概念和命题的随意使用。“希腊人在他们天文学里发现的、分析物理世界的数学方法的伟力,在近代科学中得到确认。”[6]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伽利略的惯性定律、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创立都是借助数学语言来实现的。牛顿作为集大成者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运用数学化的方法,对相关物理基本概念进行重新的整理的界定。[7]近代的科学实际上是按照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和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的两条路发展起来的,两者分别代表了古典理性传统和新兴的功利传统,奠定了近代科学的文化基础。培根认为,世间一切真实的事物都是可以经验的。笛卡尔主张一切真实的东西都是先验的,这种观点为数学和逻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近代科学家将自然数学化的构想,在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的思想中早已体现。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数学在自然中的地位,而柏拉图的思想强调数学方法作为阐释世界的方法,树立了数学方法的普遍有效性,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祯概括为“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要想让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中国获得成果,就要营造适合科学生存和发展的空气,这就是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就是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包含着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8]

三、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

虽然科学在社会中的功能日益强大,但科学主义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通往真理的唯一路径,科学观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科学在十八世纪之后,就受到了西方绝大多数科学者的推崇,认为科学的正确性和真理性是毋庸置疑,谁掌握了科学知识便获得了通向真理、掌握全宇宙奥秘的钥匙。科学主义是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产生的,十七世纪以后,宗教的传统地位被科学取代。随着牛顿力学、机械论的范式被广泛接受,科学认为是客观的、准确的和万能的,人的主观性完全被排除在外,其独有的真理性不可动摇。古希腊时期科学精神,通过英国皇家学会、法国法兰西科学院等各种社会团体和科学共同体的建立而充分体现。这标志着科学逐步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得到了提升,成为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价值,与此同时,科学制度化的科学精神也形成了。十九世纪之后,科学逐步完成了由“小科学”向“大科学”的转变。科学规模的不断地扩大以及它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地影响,实证主义的出现使科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是典型的表现形式。孔德把人类知识分成了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试图证明从神学发展到科学是必然规律,并认为经过经验证实的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典范。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主张用科学方法解释和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强调价值和真理的有用性,提出了工具主义的理论。分析哲学和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则主张把人们的主观意念从科学中剔除出去,为了捍卫科学的权威性,以罗素为代表的学者主张用统一的物理语言规范各门科学,从而大大加强了科学主义的话语权。后现代哲学家不断地借助于“外部因素”来“解构”科学和理性。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场科学与“反科学”的论战,是一场真正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后现代思潮是后现代思想和理念来构建和解构科学,反对科学,取消不需要的社会科学的科学。科学主义不是科学的必然产物,而是在技术理性支配下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而反科学主义并不必然反科学,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科学的纯洁性不受外界利用。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探索己成为一种重要的人类社会化的活动,科学成了一种社会建制。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下,科学事实只做事实判断不做价值判断。存在主义者则认为科学精神中包含着人类支配自然的倾向。英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John.Desmond.Bernal)提出了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的思想。他说,“作为集体的有组织的机体的科学建制是一种新兴制度”。[9]如今,科学万能论的思想己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把人异化为纯粹的物或工具。所以科学主义和科学并不等同,它是对科学的盲目推崇,科学主义亦不同于科学精神,而是缺乏科学理性和批判精神的表现。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是对科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科学精神崇尚真理性,科学通过求真,可以达到求美、求善,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而科学主义是对科学的无限崇拜,科学主义认为科学能够正确地作为人们改造自然的工具,不仅能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也能解决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科学精神和科学主义是对立的,正是科学精神的缺乏才导致了科学主义的思潮。要实现科学的自身发展和科学造福于人类和社会的使命,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科学主义的同时,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文化、提倡科学方法和弘扬科学精神。

[1]恩格斯.自然辨证法[M].杨德才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许良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詹姆斯·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王鸣阳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6]汉斯·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M].伯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江秀乐、权文涛.近代科学的精神气质及其文化背景和希腊来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8).

[8]竺可祯.竺可祯文录[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9]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刘楠(1986-),男,汉族,山东莱州人,硕士研究生,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方向为科学方法论和科学社会学。

猜你喜欢

科学主义哲学科学
反科学主义与“世纪末”文学的“时空”意识重构
“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五四文学
菱的哲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小包哲学
人文视域中的中学哲学教学思考
科学拔牙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