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语言运用题阅卷手记
2016-03-11赵忠明
赵忠明
2015年浙江嘉兴市的中考语言运用题,命题材料贴近现实生活,试题突出语言运用。题目要求考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本题提供了一段文字和一张图表,要求考生根据张婶的实际情况与招商银行理财产品宣传单的有关内容,向张婶介绍理财产品信息,并推荐一款合适的理财产品。本题考查考生读取文字、图表信息的能力和基于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6分,在评卷中,主要依据下面几点进行评分:答案内容完整,条理清楚,语言得体,150字以内,向张婶介绍理财产品信息并推荐合适的一款。具体的采分点为:语言得体1分,条理清楚1分,产品情况介绍1分,推荐正确款项1分,提醒截止日期1分,风险提示1分。
从本题中考阅卷汇总的情况来分析,考生得分情况如下:
考生答题出现失误,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审题不清。题目中明确要求“向张婶介绍理财产品信息并推荐合适的一款”,但部分考生在答题时,遗漏了其中的一项,遗漏较多的是“介绍理财产品信息”“截止日期”和“风险提示”这几项。部分考生甚至推荐多款理财产品,与题目要求推荐“一款”不符。
第二,语言不得体。具体表现为:缺少称谓、使用命令式的口吻等。答此类具有口语交际色彩的题,教师平时要多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揣摩对方的心理,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比如答此题,很多考生能结合情境,在陈述时加上“祝贺张婶”等话语;另外,考生要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的利益,如这道题的参考答案中指出“投资理财产品,会有一定的风险,请您慎重考虑”,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清利害关系。
第三,缺少条理。回答语言运用题时,除了要内容完整,还要思路严谨。答这道题,除了要讲清理财产品信息,还需要讲清为什么推荐2号理财产品而不推荐别的。此题的解题关键,是需要从五款理财产品中选出收益率最高、期限又最合适的一款。通过计算,当天离张婶的女儿开学还有4个多月的时间,张婶需要在女儿开学前获得本金和收益,以支付女儿留学的费用。收益率最高的1号产品因为期限超过4个月,被排除:收益率次之的2号产品,刚好在期限内,是最佳选择。另外,答题时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要统筹考虑。
第四,常识错误。材料中,张婶去银行买理财产品的时间是5月16日,她女儿开学时间是9月25日。很多考生据此计算可以购买的理财产品的期限出错,从而导致答题出错。如很多考生推荐5号理财产品,认为它的期限只有44天,在张婶的女儿开学前的4个多月时间里,张婶可以用10万元先后两次购买这款产品,可获得两次收益,但是没有注意到,这款产品的购买截止日期是5月18日,理财产品44天到期后,再次购买,就超过了时间,等于只能投资一次,获得的收益比第2款产品低;还有的考生认为,购买理财产品有风险,因此产品期限越短越好,就推荐了5号理财产品.但没有意识到这款产品收益率最低。可见,要答好这一类紧贴生活的试题,教师平时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多了解生活常识。
若想提高此类题的正确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材料,扣住“理”“抓”“比”这三个环节细读材料。“理”,即梳理信息,关注题中有多少重要信息,不能遗漏。“抓”,即抓住核心,关注信息围绕什么核心展开。如本题的文字内容核心是“向张婶推荐理财产品”,表格主要内容是“招商银行理财产品宣传单”。“比”,即比较差异,同类的信息要比较差异,如本题中有五款理财产品,要进行比较,从而找到这五款之间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