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供给侧改革”反思广西特色农产品发展

2016-03-11贾倩雯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5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农产品互联网

贾倩雯

摘 要:“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各方学者关注。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华南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抓住这次机遇,以农业为抓手,以“互联网+农业”为方向,建设新广西。本文主要就“供给侧改革”定义,广西农产品销售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供给侧改革;农业生态圈;农产品

一、引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用西方理论认为错误的道路,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从1979年至2012年,我国年平均增长达到9.8%,并且,这是发生在经济转型时期,在一个底子薄、人口众多、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个奇迹(林毅夫)。

即便我国取得的发展如此喜人,张五常却在其中看到了问题,他在《中国前途》一书中,曾经预测,中国这样的发展方式,极有可能会造成“制度化腐败”。确实,我们在实行渐进的双轨制的过程中确实产生了腐败和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林毅夫,吴敬琏),但在当时双轨制实实在在是中国用实事求是的方式解决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国家的那些资金密集的大型国有企业违反了比较优势,缺乏自生能力,补贴是一种雪中送炭。到2012年,我国人均收入超六千美元,属中等偏上水平,如继续补贴政策已经不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因此现有的社会条件下,不仅应该革命,而且可以革命(林毅夫)。

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改革,从制度层面打破未来十年经济增长的供给瓶颈,对冲潜在增速的下行压力(管清友),从而实现从经济又快又好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转变。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逐步从浅水区步入了深水区,改革从单纯的利用投资、需求、出口三驾马车通过调节需求促增长,转变为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宁可主动降低增长速度,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习近平)。打一个通俗易懂的比方,短期即可见效的“需求侧改革”好比是西医,见效快、猛,然而治标不治本,极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和后遗症;而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好比是中医,通过自身的休养生息强健自身体魄,并借由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克服疾病,这样的方式见效慢却能去病根(管清友,王红茹)。

二、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1.广西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发展和动向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既延边又沿海的成分之一,同时它毗邻东盟,又拥有海港。这样的先天地理位置的优势,让它既拥有中西部省份可望而不可及的出海通道,又享有西部开放政策优惠。然而即使区位条件如此优越,广西壮族自治区却依旧没有像长江三角洲的那些沿海省份那样富起来由此可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发展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而这些问题也绝不是简简单单透过增加投入带动经济增长而解决,恰好相反,采用这种粗放的经营方式只会让广西的经济结构失衡,终将导致经济泡沫的产生。因此,借着这次“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政策的东风,通过制度体系的改革让广西的发展之路能够走得更好。

同国内许多地区一样广西壮族自治区也存在着,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部门产能严重过剩而服务业产能严重不足的问题。所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是核心命题,“供给侧”是我们改革的切入口,而“创新”是改革的手段(车海臣)。现阶段的改革,需要注重“靶向性”,因地制宜,采取符合广西地方特色的精细化的政策。

2.广西的地方特色

由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湿润温和的气候特点,自治区的农产品一直是广西的一大特色,主要包括:芭蕉、芒果、沙田柚、荔枝、龙眼、火龙果等等,还有海鲜产品也是广西的一大特色,然而这些产品的市场确实比较局限。即便是2015年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行,也没有能够让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副产品市场打开。

以荔枝为例,今年7月广西北流市的55万亩荔枝树虽然硕果累累,总产量超过十万吨,然而缺严重滞销挂在树上无人问津。荔枝不同于其他瓜果,成熟后采摘期最长为10天,过后就自然腐烂,因此滞销的问题就显得的格外严峻。难道真的是国内的荔枝市场达到了饱和吗?显然不是这样的,在江浙地区新鲜荔枝的价格每年都是居高不下的,即便如此,销量依旧是十分可观。

产生这种卖方找不到买方,买方找不到卖方的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相关的销售策略不够全面。广西目前的农场品经营模式还是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以“农户”为中心,种植规模有限,投资量小,无市场开发,看似风险小,实则不然,一旦产品的销售市场有一点点小小的波动,可能就会给农户带来灭顶之灾。当然目前也有少量农户参与了京东和天猫的团购行列,这种模式确实使得农户的销路得到了改善,但是还不够彻底。

3.解决方案

现阶段广西急需一个可以让传统农产品产业更新换代的方式,可以利用现在很流行的一个方式“互联网+”来进行。“互联网+农业”是现在的一个热词,也是国内农业的未来,广西必须要抓住这个机遇,因为这不仅仅是农业一个行业的发展,他可以带动整个广西腾飞,这不是一句空话,獐子岛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先后被誉为“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海上大寨”、“黄海明珠”、“海底银行”、“海上蓝筹”。现发展成为以海洋水产业为主,集海珍品育苗、增养殖、加工、贸易、冻鲜品冷藏物流、客运、休闲渔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

獐子岛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著名的“獐子岛事件”,但是在发生这个巨大的财务问题之前,獐子岛的经营还是十分成功。獐子岛的成功来源于它与“京东”、“天猫”等电商的合作,在獐子岛以前,这些电商没有一个做过鲜活海鲜的生意,而獐子岛正是有胆量和勇气做生鲜海鲜才成为后来的海鲜产业电商的行业黑马。

广西就可以借鉴这样的模式,从“互联网+农业”做起,广西农村市场非常广阔而分散,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开展长期的工作来稳定推进,正是这个特点造就了农村市场渠道最重要的特性,誰在这里站住了先机谁就拥有先发的优势,这也会让后来者的成本等加大,所拥有农村市场渠道极有可能就扼住了农产品销售的咽喉。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能做什么呢?创新销售渠道,既然我们没有农村市场销售渠道,那么我们就利用网络给我们提供的用户信息大数据开拓新的销售方式,通过微信、QQ、微店等一系列的平台,由我们的厂家直接销售,去除中间一切经销商的费用,售价即是出厂价,这种方式不仅仅能扩大厂商的销售规模,同时也让我们的消费者能够以更加低廉的价格买到所需要的商品。这里有一个成功的案例,青年菜君(半成品生鲜电商),就是以线上预订生鲜产品,线下的就近销售点自提产品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此外,这种线上预订,线下就近销售的方式收到运输范围的限制对于扩大市场范围的效果还是有限的,农产品大多是生鲜类,因此需要一张完整的冷链物流运输网,将广西的特色农产品以一种新鲜的状态运输到全国各地。今年六月,广西线上特色水果销售活动就是一个很好地实践,广西省钦州市和百色市联合天猫、聚划算、顺丰等企业用过天猫、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四天时间线上预售芒果荔枝四千余斤。在线下,以钦州市、百色市政府为主导,依托“双节”制定本地线下营销方案,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招商推介会、订货会等形式开展营销。

广西需要从“互联网+农业”做起,以农业生产为中心,逐步渗透到与农业相关的各行各业,继而成为“互联网+农业生态圈”。遵循开放、有序、合作、共赢的原则的生态环境,这样一个生态圈可以为信息时代的发展推波助澜,让身处其中的各个成员相伴而生共享繁荣,最终实现整个链条及系统的和谐发展。生物学上生态圈的复杂程度以及恢复能力主要取决于参与循环的物种的数量,我们所说的生态圈也是同样的道理,参与的产业越多也就是生态圈中的种群越多,产业链越复杂也就是生态圈中的生态系统越多,这个生物圈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越不容易被取代。

参考文献:

[1]姜奇平.“互联网+”与中国经济的未来形态[A].二十四个重大问题研究,2015.05下:52-63.

[2]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A].新闻与写作,2015.05:05-09.

[3]曹磊.互联网+:跨界与融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农产品互联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