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影响
2016-03-11高修鹏郭英姿
高修鹏 郭英姿
摘 要:大数据时代在互联网、云计算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上正式走进人们视线,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大数据的影响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一直占据着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与综合实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国内外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正确利用大数据带来的优势并直面随之而来的挑战已经成为当下全球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从大数据的概念出发,分析探讨了大数据的发展对企业管理决策所带来的影响,以期能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管理决策;影响
近些年来,国内企业之间、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管理决策水平影响着企业能否在此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能够帮助企业获取到更多有利的市场信息和资源,但它们也对企业的管理决策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大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所带来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数量庞大的信息与数据,即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已经难以承受的巨量资料。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获取、整理并支持企业经营与管理决策的信息的总和就是大数据。大数据的特点主要有规模性、多样性与高速性。规模性指数据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多样性体现在数据不单纯局限于数字也有大量图片、音频、视频等数据的参与;高速性则体现在数据传播速度非常之快。大数据的出现与发展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有利的数据支持,一方面也向企业各个部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企业需在了解并掌握大数据对管理决策影响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的调整和管理方式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直面大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带来的挑战,从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二、大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
1.对决策环境的影响
企业信息的获取、决策方案的制定等内容都是大数据影响企业决策环境的体现,由于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与持续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信息的支撑,也会不断产生相应的信息,而企业要想将这些信息转换为管理决策的有利参考则需要借助于高新的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够筛选、分析出合理的决策依据,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技术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企业除了要加强对新型技术的重视之外,还要积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方法,只有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大数据环境,企业的经济实力才会增强。
2.对决策数据的影响
信息时代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人才、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这其中的信息数据管理更是日益成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取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对于企业信息部门人员来说是必备的,处理数据的能力同样重要。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能够接触与掌握的数据规模庞大、种类丰富、变化快速,因此信息部门的人员需对获取到的数据加以相当细致地筛选,以此保证企业决策所需数据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企业信息部门需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大数据环境,采用更加方便、迅捷的数据处理办法以提取出其中对企业管理决策有着积极作用的信息。
3.对决策参与者的影响
企业传统管理决策的主体是企业管理者,他们作出决策的依据主要是自身丰富的决策经验与管理理念,这样提出的决策方案通常来说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且极其容易遇到决策失败的情况,因为企业管理者过于相信自己以往的决策经验而忽视了外界因素的变化。大数据时代影响了企业制定决策的主体与方法,不再单纯依靠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经验,而对当前市场的形势即信息数据加强了更多的重视与关注,也就是社会大众真正成为了决策的主体,这样的决策方式无疑更具有客观性,更加能够帮助企业制定科学决策。
4.对决策组织的影响
决策组织的科学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如前文所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企业决策的主体,相应地,企业决策组织结构内容也在发生改变。为了确保企业决策的准确性,企业需在集中与分散这两种不同的决策组织中作出慎重的选择。大数据对企业的决策文化、传统决策思维模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传统的仅仅依靠管理经验与经营理念来制定决策的思维模式明显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需从市场具体情况出发,在掌握大量有利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再制定决策方案,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三、结束语
本文从大数据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大数据对企业决策环境、决策数据、决策参与者、决策组织这四个方面的影响。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下除了要及时掌握有利信息之外,还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信息处理技术,切实从市场需求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以此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遇冰琪.大数据对企业决策行为影响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4,3(31):117-118.
[2]张沁兰.大数据对企业生产影响文献综述[J].管理观察,2014,10(11):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