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幼儿户外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2016-03-10叶江莲
叶江莲
[摘 要]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户外活动能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现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增强幼儿户外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 户外活动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6-087
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可为幼儿设置难度不一的游戏和活动,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体质。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对周围充满好奇,善于模仿,活泼好动,幼儿园必须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开展有效的户外活动。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特点等因素,精心设计、安排户外活动,努力做到设计的活动让幼儿感到轻松、愉悦,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开展户外活动时,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来搜集户外活动的素材,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认真学习,从而增强幼儿户外活动的有效性。
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我园把幼儿户外活动的研究作为我园教研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研究,我园的教师勇于创新,充分挖掘资源,更新了幼儿户外活动的内涵,把幼儿户外活动和适当的主题目标相融合,充分发挥户外活动的功能,有效完成发展幼儿身体动作、增强幼儿体质的体育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地创设活动情境和提供活动素材,把科学、人文、社会等多领域的主题活动目标渗透到活动中,使户外活动不再是目标单一的体育活动,而是为主题教研活动服务的一个新载体。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陈述我园为增强幼儿户外活动有效性而进行的实践研究,愿与同行共享。
一、创造安全、和谐的户外活动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和安全的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要增强户外活动的有效性,一定要规划好活动的场地,创造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
首先,安全保障是创造户外活动环境的前提,幼儿园要充分保障活动环境的安全性。虽然幼儿对环境的感知非常敏锐,但他们没有估计潜在危险的能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确保顺利地开展幼儿户外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其次,要满足不同类型的幼儿活动对场地的需求。教师在活动场地中,必须明确不同类型的群体对活动设施的要求,如必须兼顾单独活动和多人活动场地;学龄前幼儿或学龄幼儿活动场地设施同时存在;保障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活动设施的需求等。
最后,巧妙利用场地的原有特征,体现场地的特色。在设计幼儿活动场地时,必须充分利用场地的自然特色,如土堆、围墙壁画、墙角的植物、土堆的盘山小路、楼梯下的角色游戏区、草地上的生物位置、地面上的格子、脚印、台阶的各种几何图形等,增强场地的地域特征,使户外活动场地变成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教科书。另外,还要注意活动场地整体布局的变化和色彩搭配,如石子路、草地、砖地、沙池、树木等,使户外活动场地有高有低、有凸有凹、有硬有软、有直有曲,有阶梯,也有平地,给幼儿感官上多种刺激,顺从幼儿好奇、易动的天性,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二、细化目标,统一要求,分层实施
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是活动目标的完成情况。活动目标应面向全体幼儿,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使每一个幼儿达到基本发展的标准。在户外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在确定活动目标时,一定要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为了增强我园教师的活动目标意识,我园引导教师把目标意识从形式升华到常规,从理论上升到实践。我园根据幼儿在不同的年龄段的发展特点,精心制订了相匹配的户外活动目标。因为各个班内幼儿的水平不同、能力不同,因此,我园教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目标,所设计的层次目标遵循渐进性、可操作性原则。例如,我们在设计户外活动“巧过鳄鱼湖”时,有一个情境是小青蛙(幼儿)跳跃过鳄鱼湖来避开潜在的危险。然而在实际开展活动时,我发现,幼儿跳跃的距离有近,也有远。这其实是幼儿个体的差异造成的。为了让不同的幼儿能顺利地完成活动任务,我把原来制订的教学目标分层细化,将原来平行的湖边线修改成漏斗型的,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主选择的平台。不同能力的幼儿选择在不同的位置跳跃过“湖面”。当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可以“选择”更宽的“湖面”尝试跳跃,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勇于挑战自我。这样细化目标,分层实施,增强了户外活动的有效性。
三、勇于创新,把趣味性融入户外活动中
在开展户外活动时,教师既要注意优化、丰富活动的内容,又要考虑设计激发幼儿兴趣的活动形式。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内容的不同决定了教师在开展幼儿户外活动时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参与户外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也不尽相同,如大班的幼儿比较喜欢竞争类的游戏、小班的幼儿钟情于具有呼应性质和情境单一的活动等。为此,教师在开展户外活动时,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开展户外活动时,我园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情境,以情境导入的方法开展活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同一个活动,为了让幼儿保持高涨的情绪,我园在设计活动时,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创设不同的情境。例如,首次开展小班游戏“我来当司机”这个活动时,幼儿用手握紧用圆圆圈制作的方向盘,在场地内自由体验开车。当幼儿从学会握紧方向盘到转动方向盘开车后,教师则开始引导幼儿上“马路”开车。一旦幼儿能够在“马路”上开车后,教师就将“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规则融入其中,促使幼儿了解并掌握红绿灯的交通规则。等下一次再开展这一户外活动时,教师又引导幼儿开车上“高速公路”,这时,幼儿的开车速度可以加快一些。为了让情境更逼真,我们在布置场景时,逐渐增加了收费站、服务区、应急车道等,让幼儿充分体验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感觉。教师勇于创新,把趣味性融入户外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实践,我园开展的幼儿户外活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后面两个实践在我园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仅促进了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而且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我们知道,要增强幼儿户外活动的有效性,幼儿园必须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在开展活动前,要求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了解学生、精心创设情境、布置活动内容等。为此,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有效策略,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积极创良好的造户外活动环境,充分利用资源,让幼儿户外活动得以高效的开展,让幼儿喜欢锻炼,充分运动,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责编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