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市售混淆品和伪品鉴别

2016-03-10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伪品丹参

陈 慧

( 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 江西 上饶 334000 )



丹参市售混淆品和伪品鉴别

陈慧

( 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 江西上饶334000 )

摘要:丹参作为较常见中草药,近年来随着其药用价值的增加,使用量也逐步增加,导致目前市售产品中混淆品和伪品量增多,以致影响药效的同时,还带来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文章从丹参主要性状特点、显微和理化性质入手,对其进行鉴别分析,并结合目前常见的丹参混淆品、伪品,提出相关的鉴别方法。

关键词:丹参;伪品;混淆品;显微;性状鉴别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本身属于唇形科植物鼠尾草属,是一种干燥的根或者根茎,味道较为苦涩,性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丹参本身的根茎颜色为红色,其形状和参相似,所以人们称之为丹参,主要产自河南以及四川等城市[1]。丹参具有很多的功能,比如补血安神、调节经期,活血止痛等等[2]。该种药材的化学成分分为两种,分别是水溶性以及脂溶性。对于水溶性来说,主要是酚酸构成;对于脂溶性来说,主要是以丹参酮类为主,比如异丹参酮I、异隐丹参酮II以及丹参酮IIA等[3]。因为该种药材本身药用价值较高,目前有常用药物中含有此药材,如:复方丹参滴丸、丹参片等。由于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丹参存在很多的假冒品,为了进行鉴别,本文在文献报道和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从丹参主要性状、显微入手进行分析,并结合市售常见混淆品进行鉴别。具体内容如下。

1丹参性状鉴别

丹参本身是一种唇形科的植物,其正品本质上是干燥的根以及根茎,其中的根茎非常粗短,有时候可以发现其茎基长在其顶端,并且缠绕着很多条根,呈现出弯曲的长圆柱形,还有一些分支存在于细根中。丹参的外观不太美观,颜色呈现为棕红色或者暗红色,有很多纵向的皱纹,对于一些老根来说,其外皮呈现出紫色,质地比较疏松,剥脱物大部分为鳞片状。其质地硬而脆,断面比较疏松,有时候存在一些密集的裂隙,对于其木部、皮部以及导管部的颜色分别是紫褐色(或灰黄色)、棕红色、黄白色,其排列呈现放射状,带有特殊气味,味道稍苦。

2丹参显微鉴别

用显微镜观察丹参呈现出比较宽泛的皮层,且表现为半月形状,间隙比较窄,形成典型的层成环,对成束、无髓及放射状的木质部进行观察,对于粉末状的丹参来说,显微下可见以下几种物质:红棕色物、石细胞以及草酸钙簇晶。

3常见混淆品及伪品

3.1紫丹参及其残渣

紫丹参属于褐毛甘西鼠尾草或甘西鼠尾草,也是一种唇形科植物,其本质也是植物干燥之后的根以及根茎。该物质的根茎比较单一,有时候呈现出多个缠绕,绝大多数都有叶柄痕迹。对于一些圆锥形的根来说,其直径大约是1~6 cm,切面为黄白色,通过观察其表面可以发现颜色呈现为棕褐色或者暗棕色,还有一些外皮容易发生剥脱,呈现出红褐色,质地疏松。切面呈现为疏松状,皮部颜色为棕褐色或浅棕色,木部颜色为黄白色。甘肃省2009年出版的《中药材标准》中明确记载了“紫丹参”。紫丹参的根可以作为一种药材,其余部分不属于药材范畴。从干燥的根茎及根的残渣中能够提取到紫丹参残渣,切面为浅棕黄色或棕褐色,颜色不深,很松脆,有些许气味,容易碎裂。

3.2云南鼠尾草

云南的鼠尾草是一种唇形科植物,干燥的根及根茎都是鼠尾草的伪品。该植物为圆锥状,有一些分枝,直径为0.4~1 cm,长度在5~15 cm。芦头部分是由排列紧密的叶痕构成,之后转变为扭曲的节。在根的表面会看到细根痕及纵向排列的皱纹,支根部分可呈现出纺锤状,但不明显。表面为紫褐色,坚脆,很容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有的外层颜色为暗棕色,内圈颜色为紫红色或者是浅棕黄色。闻之有甘、苦涩的气味,气味不浓烈。在2003年贵州出版的《中药材标准》中记录了此种药材,命名为“滇丹参”。在2005年云南出版的《中药材标准》中记录了“紫丹参”,在鉴别两种丹参时可根据颜色进行区分[4]。

我国的丹参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全国都可以采集得到。丹参对心血管的治疗起到一定作用,很早之前就在中药中被使用,但是丹参的品种很多,使用时各种丹参种类都有,因此无法保证药物的质量。根据统计结果可知,在我国的丹参中,有药用价值的变种为5个,22个种,5种变型鼠尾草属植物的根茎,每一类的化学成分都不一样,治疗效果也有差异。所以,还要进一步了解丹参的分类和鉴别方法。本文对丹参的鉴别进行了总结归纳,主要依据丹参的特点。市场上的伪品和混淆品,现在除了传统的鉴别方法外还有像指纹图谱、薄层法等这样的新型鉴别法[5]。现在还没有关于丹参的来源地的高效鉴别法,目前使用的近红外快速建模虽然可以作为一种发展方向,但是此仪器太大,使用不方便,所以在药品的监督方面还要开发更加简便的工具。总而言之,将正品的丹参进行准确鉴定对药用丹参的筛选工作提供了便利,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和高效。

参考文献:

[1]罗彩莲. 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12): 11-12.

[2]赵仁霞. 丹参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12): 291-292.

[3]何根云. 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1(2): 124-125.

[4]陈彬, 薛志革, 明全忠,等. 中药材标准若干问题的探索[C]//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2010.

[5]刘荔荔, 李力. 不同种丹参药材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模式识别法鉴别[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2, 2(1): 23-25.

Identification of Salvia Miltiorrhiza Commercial Adulterants and Adulterants

CHEN Hui

( Shangrao City Hospital, Jiangxi Shangrao 334000,China )

Abstract:Salvi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s a more comm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e of its medicinal value and usage gradually increased, leading to confusion currently marketed products, increase the amount of goods and counterfeit goods that affect the efficacy also bring relatively more quality and safety problems. Articles from Salvia main traits characteristic, microscopic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tart, its discriminant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ommon adulterant Salvia, counterfeit goods to be introduced, and propose methods of identification.

Key words:salvia;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counterfeit; adulterants; micro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R 567.5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 - 10 - 21

文章编号:1006-446X(2016)04-0069-03

猜你喜欢

伪品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含冰片丹参制剂对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影响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
硫酸苯酚法测定燕窝及常见伪品中多糖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