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外源性污染分析与防治对策
2016-03-10李芙蓉
李芙蓉
果树外源性污染分析与防治对策
李芙蓉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果业发展中心,山西运城044000)
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对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影响日渐凸显、引人瞩目。通过对山西省运城市辖区内农村点源与面源、工业与农业、生产与生活等外源性污染危害果树的现状与特征进行的调查统计分析,明确果树受污染危害的种类与原因,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加快农村果业生态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果树;果田;污染分析;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与升级,广大农村生产、农业经济和农民生活均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然而,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在提升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持续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亦带来了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增加、点源与面源污染扩大,各种“新”“旧”污染并存等外源性环境污染问题,对果树的生长发育及果品的产量、品质等方面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污染防治[1],广泛培育农村居民牢固树立生态农业与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念,科学指导乡村果农应对各种外源性污染与危害,不断提升农村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1 果树外源性污染的类型与危害
1.1 工(矿)企业污染源
1.1.1 废气的污染与危害 废气是指果园附近的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向大气排放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质,如:烃类、醛类、酸类、氨类以及硫化物、碳氧化物、卤素等。工(矿)企业废气污染物结构成分复杂,其向大气中排入的粉尘、烟尘、飘尘、雾霾,甚至光化学烟雾等颗粒污染物以及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含卤素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气态污染物,同时也包括工(矿)企业向大气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与其他物质发生物理与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污染危害程度更高的二次污染物,这些均可通过果树叶背的气孔进入到果树体内,破坏叶绿素,损害生理机能,抑制果树生长或使果树组织脱水坏死,导致果树抗逆性降低,叶片枯萎脱落,进而造成果树减产、降质等。在运城市万荣县及河津市的部分乡镇由于炼铁、炼焦、采矿、发电等乡镇企业向空气中排放的工(矿)企业粉尘、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对果树的污染危害赔偿事件屡有发生。另外,位于交通便利公路两旁的果树,亦常会受到机动车废气的污染损害。
1.1.2 废水的污染与危害 工(矿)企业废水如发电、冶金、造纸、炼焦、印染等行业废水以及含硫、含酸(碱)、含油、电镀废水等,一旦流入田间,就会造成土壤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微生物系统的破坏与损害,如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过多时,在土壤中分解消耗掉大量的氧气形成厌氧条件,致使土壤产生甲烷、硫化氢气体、有机酸、醇类等从而影响果树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阻碍果树的正常光合作用等生理代谢,对果树形成污染危害。近年来,由于因污水进入田地改变土壤理化成分、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功能丧失,导致果树减产,引起果品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超标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运城市垣曲县农民因天旱引入某矿山企业废水灌溉所造成的果产品减产歉收、品质变劣即为典型一例。
1.2 农(牧)业污染源
1.2.1 化肥的污染与危害 在果业生产实践中不合理的施用以及施肥技术落后,方法粗放,氮、磷、钾比例失调,长效肥料和缓释肥料不足等,特别是为追求过高的果品产量而引起的农用化肥的过量施用、甚至滥用,极易导致果园土壤板结、透气性变差、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并使土壤养分比例失衡,从而影响果业生产成本和果品的产量与质量。另外制造化肥的矿物原料及化工原料均含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害成分,他们亦随化肥进入果园进而对果树造成深度的污染和危害。
1.2.2 农药的污染与危害 化学药品现已成为果业生产必需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并日益在综合防治果树有害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农药的自身毒性与生态毒性,农药难分解与易残留以及具有特定的防治对象和合理的施药时间、使用次数、施用浓度、施用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等因素,使用时要求技术性较强,常因果农不能掌握,造成过量、过频等不当使用,从而对果树生长发育和果品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过量施用的农药亦会进入大气、水和土壤中再次危害果树。数年前,运城市盐湖区某乡村因不正确地施用除草剂严重污染危害自家果园并殃及他人瓜田的案例很值得果农引以为戒。
1.2.3 农膜的污染与危害 由于市场所供应的农用塑料薄膜质量相差较大,特别是可自降解的农用塑料薄膜价格偏高而导致使用率较低,相反成本低的超薄农膜使用量较大,难以彻底清除回收而多留在田间,长此以往破坏了土壤结构,减少了土壤孔隙,降低了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并使果树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在土壤中的正常传输导流受阻,土地肥力逐年降低,甚至在土壤局部逐渐形成阻隔层,严重影响着果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对所需水肥的吸收,终至果树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减产降质。
1.2.4 畜禽养殖排泄物的污染与危害 畜禽养殖排泄物的污染主要是来自农村和城镇附近庭院养殖业和规模化养殖业所产生的粪便与废水。由于许多畜禽养殖户或规模化养殖场未建设配套的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置或资源化利用设施,使得畜禽粪便等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营养物以及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卵,还有畜禽饲料中添加的抗生素、促生长剂、重金属等也随排泄物排出。另外,把畜禽粪便直接堆置在果田附近而使其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醇、甲烷等多种气体也会对果园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序的污染与危害。如盐湖区北部的某养猪场,其粪便不经任何处理即随意倾倒在果园地旁,对果树与土壤及周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污染。
1.2.5 秸秆和剪削果枝不合理处置造成的污染与危害 运城历来为山西省重要的粮果棉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各类农作物秸秆以及修剪果树后的果枝树干甚至逐年淘汰的老、病果树等,因其未得到合理的处置与利用,导致部分县(市)农民随意在农田焚烧或丢弃秸秆或果枝,甚或少数果农就在果园或果园附近自建以果树枝条与树干为原料的木炭烧制窑,而焚烧或“制木炭”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及热源均对果树生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同时,由于焚烧秸秆与果枝致使果田土壤地面热度急剧升高,直接烧死与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腐殖质,导致土壤有机质被矿化,土壤生物系统平衡被破坏,从而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降低了土地生产力,影响了果树正常生长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与利用,导致果树果品的产量与质量双下降及变劣。
2 果树外源性污染的主要原因与分析
2.1 农村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对绿色、生态果品需求的日益增长,一方面助推着广大果农对扩大果树种植面积,增加果树产量以及提升果品品质的感知与认识。但有不少地方打着优质果品,甚至是绿色或生态品牌,却仅把绿色或生态果品作为一种时髦的品牌与营销策划,而对于作为确保优质果品的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则往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其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重市场开发轻果园环境保护。为了扩大果品市场,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不少果品生产或经营者过于侧重市场广告宣传与推销,而轻视果树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二是盲目投入而缺乏科学管护。在运城市约26.7万hm2果园中,许多果农通过增施化肥、农药、除草剂,加大果园灌溉频次,过量施入畜禽粪便等“强力”措施,对其果园区域的水气、土地与生物资源等竭尽高强度的“掘取”,而鲜有合理灌溉、科学施肥以及适度增施有机肥与加强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培肥和养护措施。三是重当前利益轻长远效益。受“短、平、快”急功近利、突出产量与侧重果品短期价值与利润等短视思维影响,一些果园经营者只顾当前,不顾果园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负荷能力等。凡此种种,终将造成果业生产难以可持续发展。
2.2 外源性污染源控制与防治措施不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工(矿)企业、农业和流动性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呈现出工(矿)企业污染逐年向西部和农村地区扩大转移趋势。同时,以往选择乡镇交通便利建厂(场)的模式早已被“深入农村田间、靠山、荫蔽”等新“趋势”所取代。加之部分工(矿)企业污染防治设施不到位或污染防治设施不能够做到持续稳定运行,甚或不良企业时有偷排偷放现象。此外,农村地区未做处理的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常被视作“水肥”而倾倒、流入果园的现象亦时有发生。这些都对果业生产造成不小污染与危害。
2.3 农村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缺失
尽管2011年运城市政府提出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努力创建全省首家生态市建设的战略目标,但据调查,在全市所辖147个乡镇及3 309个行政村中,绝大多数乡村生态资源保护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农(果)田土地利用与土壤污染防治等规划多为空白。同时,由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相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2],使得不少乡村“垃圾随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至今亦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即使部分已实施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排泄物处理整治的村庄,那种“重创建、轻管理、淡长效”的“样子工程”更凸显出农村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迫切需要。
2.4 综合防治外源性污染与危害的机制未形成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环境问题与果产品安全愈来愈成为“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主轴上的两个节点。无疑,同大量的农(副)产品一样,果品的质量安全事关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维护广大农村地区生态平衡,保护好其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促进农、果、畜产品绿色、生态健康发展涉及各级农业、环保、林业、国土等多部门。同时,又因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及重点的差异,至今尚未形成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最大职能和有效地协调、管控,以确保果树生长和果品安全的机制与制度保障。
3 加强与改进果树外源性污染防治的对策与措施
3.1 加大农村果树外源性污染防治的宣传引导
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多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教育平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和多效果的宣传和科普教育,积极引导干部群众和广大果农真正树立起果业生态文明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培养起果农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以有效地调动广大果农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自觉投身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以及畜禽养殖排泄物等污染治理工作中,努力减少果用化学制品(剂)等使用,并大力倡导增施有机粪(肥),坚持培肥果园土壤,提升土地生产地力和促进生态果业与有机果业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努力营造广大农村直至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参与农村果园外源性污染与危害防治的浓厚氛围,以加快农村地区果树生产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工作。
3.2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实效
运城地处山西黄土高原西南部,地形地貌多样,区域土地与气候差异较大,农耕及果业生产方式与农民生活习惯各不相同,特别是农村地区工(矿)业企业、规模化畜禽养殖以及果树种植等极不平衡。因此,全市乡村必须从长远发展和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结合各县(市、区)、乡(镇)和村庄的特点,兼顾各乡村之间的差异性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十三五”果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内,科学合理地规划本区域的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果树外源性的污染与危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分阶段、分梯次推进的具体措施,以全面指导当地果业的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3.3 完善政策与制度保障,强化部门综合协调管理
果树果田外源性污染与危害的防治是一项涉及发改、农业、林业、环保、国土、水利、建设等部门的综合系统工程。因此,市、县政府应加快出台更加人性化的政策服务于农业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为促进农村果业健康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其次,要强化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明确各部门的相关职责,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机制,促进果业发展的监督机制以及农村果田保护与发展评价体系并将果业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创建的大盘子。建议成立由果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吸收发改、环保、农业、林业、国土、水利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农村果业发展生态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以协调管理全市果业果田开发建设与利用保护等项工作。目前,运城市平陆、芮城等县(市)正在积极尝试建立与完善相应运行机制与制度保障,备受关注与期待。
3.4 加大科技创新与投入,加速培育管理人才与队伍
为加速改变当前全市果业生产发展中的外源性污染以及透支生态资源与恶化生态环境等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市、县两级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都要依靠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切实注重研究开发并逐步推广低成本、高效率、易操作的农村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低能耗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畜禽粪便科学处置与合理利用技术,农田秸秆和果树果枝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实用技术以及复合多元、缓释长效、低挥发损耗和精准施用肥技术等,并抓实抓细培养果农专业技术人才与队伍,辅助与指导广大果农努力改变以往粗放型的果业生产方式,不断提高果园土地、生产资料和果园生态资源的使用效率与保护恢复能力,从而真正驱动全市域果树生长无害化、果品绿色化和果业发展生态化,快速步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中来。
[1]陈二厚,董 峻,王 宇,等.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N].人民日报,2015-03-10(1).
[2]贾运林.生态乡村创建的山西途径[J].环境经济,2013(Z1):1-2.
1005-345X(2016)05-0039-05
:S66
:A
2016-05-05
李芙蓉(1986-),女,山西运城市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果业技术管理工作。电话:15935964399;E-mail:2820666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