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药性理论与认识的四个层次
2016-03-10刘佳丽何飞武张冬梅陈萌
刘佳丽 何飞武 张冬梅 陈萌
浅谈中药药性理论与认识的四个层次
刘佳丽何飞武张冬梅陈萌
现行的中药药性理论与认识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属性层次,主要包括味道、气味、质地、颜色、形状等;理论层次,主要包括四气、升降浮沉、归经等;功效层次,包括毒性和功效;主治层次。属性层次源于药物自身;理论与功效层次均是对药物作用机理的概括性认知;主治层次是客观现象。四个层次的可信度排序是:属性>主治>功效>理论。四者密切相关,各有侧重,不可偏废。
中药;药性理论;药性认识;四个层次;五味
现行的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功效、主治等[1]。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未上升为理论的药性认识。其实,这样的理论和认识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是属性层次,第二个是理论层次,第三个是功效层次,第四个是主治层次。
1 属性层次
属性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2]。中药的属性指其本身所附属的性质和特点,由人的味觉、嗅觉、触觉、视觉等直接获得。这个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味道、气味、质地、颜色、形状等。
1.1味道
中药的味道可以用舌头直接尝出来。味道主要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种,古人称之为五味。甘味药能补,如党参、大枣补益气血;能缓,如甘草、饴糖缓急止痛;能和,如甘草、蜂蜜调和药性、和胃安中。苦味药能泄,如栀子清泄火热,杏仁降泄逆气,大黄通泄秘结;能燥,如黄芩、黄连苦寒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能坚,苦能坚阴,又称“泻火存阴”,清热泻火是直接作用,坚阴或存阴是间接效果,如黄连清肠热以厚肠胃,黄柏泻相火以坚肾阴。辛味药能散能行,如生姜发散风寒,川芎行气活血。咸味药能下能软,如芒硝泻下通便,海藻、牡蛎软坚散结。酸味药能收能涩,如五味子收敛止汗,山茱萸涩精止遗。酸苦甘辛咸是五种最基本的药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仍以五味称之[3]。
1.2气味
中药的气味可以用鼻子直接闻出来。《本草衍义》曰:“蒜、阿魏、鲍鱼、汗袜,则其气臭;鸡、鱼、鸭、蛇,则其气腥;肾、狐狸、白马茎、近隐处、人中白,则其气臊;沉、檀、龙、麝,则其气香。”[4]一般而言,香味能促进食欲,有健脾、避秽之功,如木香健脾消食、苏合香避秽开窍。臭味对人体刺激性很大,多令人恶呕作泄,如芦荟泻下攻积,干漆破瘀消积。腥味药主要为动物类药材,且大多为血肉有情之品,可以补益精血,如阿胶、龟胶补血益阴,鹿茸、紫河车补肾益精。臊味药以人尿为代表,人尿为生命体液,有清热育阴之功,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起到救急的目的。不过,“气臭”学说并未上升为药性理论,只是停留在了历史中。
1.3质地
中药的质地可以通过手直接感知出来。一般而言,质地坚硬的药比较燥烈,如半夏、南星燥湿化痰;质地柔软的药比较滋润,如地黄、玄参清热养阴。同时,鲜药和干药也有差异,如鲜地黄比干地黄含水量更丰富,更有助于养阴生津。再者,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记载来看,张仲景治疗水分、血分病的用药习惯是,前者大多质地较脆,粉性较大,如葛根、天花粉、贝母、茯苓、猪苓、泽泻、桑白皮、李白皮、梓白皮(多数味甘淡),后者大多质地较韧,粘性较大,如生地黄、阿胶、当归。
1.4颜色
中药的颜色可以通过眼睛直接看出来。颜色主要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五行学说中有五色对应五脏之说,中药五色正好和人体五脏相对应,色青治肝病,如青皮疏肝理气、青黛清肝泻热;色红治心病,如朱砂清心安神、丹参除烦安神;色黄治脾病,如党参补气健脾、甘草健脾益气;色白治肺病,如白果敛肺止咳、百合润肺止咳;色黑治肾病,如黑芝麻补肾益精、熟地黄滋肾填精。此说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否有科学价值,尚待进一步论证。
1.5形状
在中药的形状方面,古人认为物从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故有“取象比类”之说。比如,核桃仁形似脑而可补脑,女贞子形似肾而可补肾,荔枝核形似睾丸而可疗疝气。“取象比类”属于法象药理学,其形成于宋代,兴盛于金元,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推理方式过于简单机械,一度束缚了对药物作用实质的探求[5]。例如,解释麻黄利尿的机理是因为其形中空,进一步衍伸为凡是管状中空的药物都能利尿,这是僵化而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应当辩证地看待中药的形状问题。
1.6小结
中药的属性层次源于药物自身,其可信度最高,在味道、气味、质地、颜色、形状五者之中,气味和质地只形成了药性认识,颜色和形状比较牵强,味道是唯一上升为理论且被后世公认的药物属性。由于中药的属性层次中以五味最为重要,故后世有时把药物的气味也融入到了药味里面。例如,艾叶味苦,由于其气清香,药味便被标记为了辛、苦。除真实药味之外,后世有时还会为药物赋予理论药味[6-7]。例如,麻黄味微苦,但是苦味并不能合理解释其发汗解表,治疗伤寒表实证的作用机理,于是便根据其治疗作用进行反推,赋予麻黄辛味,麻黄的药味便被标记为辛、微苦,微苦是其真实药味,辛味是理论药味。张卫[3]通过研究发现,理论药味由相关药味理论如五行配属五味理论、脏腑苦欲补泻五味理论、气味阴阳薄厚升降理论、变通运气五味理论及其它五味理论反推而来。中药的属性层次是药物承载性能的客观依据,理应得到足够重视,以现代的科技水平,不难对中药的味道、气味、质地、颜色等属性进行精确描述,并发现其内在规律。同时,中药的化学结构也是一种微观属性,有待进一步挖掘和研究[8]。
2 理论层次
理论层次的药性无法通过人的感官直接获取,而是必须分析中药进入机体后的反应才能推断出来。中医学认为,中药防治疾病的根本原理在于引导人体重归阴阳和谐与气机通畅的状态。因此,中医学为每一味中药追加了一些间接的属性。这个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四气、升降浮沉、归经等。因为它们最富于理论化,而且是药性理论的主体,所以暂且称为理论层次。
2.1四气
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四性。四气理论是在中医治疗实践中形成的药物寒热属性的理论,是基于药物内在物质受物种、环境、人力的影响,产生感官所能觉察的寒热温差及治疗不同属性疾病并取得效应的规律总结[9]。《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本经·序例》曰:“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简单讲,如果以热量作为判定寒热的标准,那么,能够清热的药就属于寒凉药,四气为寒、凉,如黄连、石膏之类;能够助热的药就属于温热药,四气为温、热,如干姜、附子之类。后来,又加上平性而称为五气,并进一步添加了“微”与“大”,使之有了微温、大热、微寒、大寒等程度上的差异。
2.2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收敛,趋向于内[1]。药物的升降浮沉虽然一定程度上与药物本身的性质有关,气厚、味薄、质轻的药物多主升浮,气薄、味厚、质重的药物则多主沉降[10]。但是,药物升降浮沉的确立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1]。例如,旋覆花虽质地轻柔,但长于治疗胃气上逆之呕呃噫气,药性沉降而不升浮,故有“诸花皆升,旋复独降”之说。
2.3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1]。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病症的适用范围也就不同。同时,药物的作用病位也正是归经确立的依据。例如,柴胡、龙胆草能治疗肝胆病,故归肝、胆经;白术、砂仁能治疗脾胃病,故归脾、胃经。此外,尚有引经药一说。引经药可“引诸药直达病所”,如羌活引太阳经,白芷、葛根引阳明经,柴胡引少阳经,苍术引太阴经,细辛引少阴经,吴茱萸、藁本引厥阴经。
2.4小结
在属性层次的基础上,理论层次将医学实践和哲学思辩融为一体,对药物的作用机理形成了一些概括性的认知。例如,黄连是苦寒药的代表,味道极苦,对人体的刺激很大,有的人胃受不了就表现为呕吐,有的人肠道受不了就表现为腹泻,上吐下泻都损失热量,属于清热范畴,故黄连的四气被标记为了寒性。同类的还有大黄、瓜蒂等。如果苦味比较轻,对人体的刺激没那么大,起到的只是调畅气机,促进阳气布散的作用,就称为苦温药,代表药为厚朴。如果苦味介于二者之间,寒热都不明显,就称为苦平药,代表药为柴胡。此外,有些药物的四气具有争议。例如,枳实,有言性寒者,有言性温者,其实是不同的人群对枳实的反应不同:如果不耐受枳实的刺激而致腹泻,对其而言枳实性寒;如果能耐受枳实的刺激,出现的是气机调畅,对其而言枳实性温。从这种争议性中可以看出,气论层次的药性可信度并不高。迄今为止,其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内涵仍然无法得到理想的诠释,难以和现代科技接轨,这是亟待完成的工作[8]。
3 功效层次
3.1毒性
古代把毒药看作一切药物的总称。张景岳曰:“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有偏也。”[11]中药治病是“以偏纠偏”,即以药物的偏性纠正机体的偏性,广义的毒性即是指药物的偏性,毒性越大,药物的偏性越大,治疗效果也就越强。狭义的毒性指药物的毒副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中药的毒性分为三类:“有大毒”“有毒”和“有小毒”[12],这是当今最权威和通行的分类方法,如马钱子有大毒,半夏有毒,吴茱萸有小毒。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药物的起效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临床应用时需严格掌控剂量。
3.2功效
功效是对药物评价的核心,功即功用,效即效果。功效和治法密切相关,中医辨证体系的多层次性形成了中医治法的多层次性,进而导致中药功效的多层次性。例如,治法有补法,功效则有补益,这是第一层;结合气血水,则有补气,补血,这是第二层;结合相应脏腑,则有补肺气、补脾气,补心血、补肝血,这是第三层;层次划分得越细,对药物的认识越深入,用药越准确。再者,功效的描述是多元的。有些功效属于气论层次,如“清热”实质是性寒,“温里”实质是性温;有些功效属于主治层次,如“止血”是主治出血,“止痛”是主治疼痛。虽然这样的“功效”很确切,受认可,但严格来讲,去掉气论和主治层次的内容,才可以算作真正的功效,如“发汗”“益气”“疏肝”等。中药的具体功效很多,高度概括起来,不外乎三大类:祛邪、扶正,以及调节脏腑功能。
4 主治层次
药物的主治又称药证,所谓药证,是中医用药的指征和证据[13]。《本经》对药物的记载首重主治,如黄连“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但这种描述既笼统又无特异性,《药证与经方》对黄连药证的描述与此大不相同,谓其“主治心中烦,兼治心下痞、下利”[14]。药证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是张仲景提出的用药规范,也是汉以前中药理法的集成,精准且实用,故深受后人重视。药证既是属性层次、气论层次和功效层次的试金石,也是中药研究的最终目的。
此外,古代本草在论述药物时,功效与主治往往不分。例如,《本经》谓五味子“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赢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其中“主益气,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属于功效,而“咳逆上气,劳伤赢瘦”属于主治。功效与主治在形式上相互区别,在内容上相互统一,两者关系非常密切[15]。
5 结语
在中药药性理论的四个层次中,属性是本质,源于药物自身;理论和功效层次均是对药物作用机理的概括性认知;主治层次是现象,看似表浅,却客观存在。四个层次的可信度排序是:属性>主治>功效>理论。四者密切相关,各有侧重,不可偏废。
[1]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1-35.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208.
[3]张卫.“五味”理论溯源及明以前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之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32.
[4]宋·寇宗奭.本草衍义[M].颜正华等.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8-9.
[5]于虹.论中药的法象药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1):9-10.
[6]黄建中.试析中药四气五味理论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7):145.
[7]闫凤.“五味学说”理论探讨[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12.
[8]陈萌,张冬梅.药证相关的中药理论层次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78-79.
[9]刘悦.药性起源与“四气”药理说嬗变的医史学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161.
[10]韩翠翠,俞仲毅.中药升降浮沉理论沿革及应用纂要[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2):16-22.
[11]明·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456.
[1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7.
[13]黄煌.张仲景50味药证[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
[14]黄煌.药证与经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1.
[15]曾祥法.学好《临床中药学》重在把握功效与主治的关系[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2):76.
(本文编辑: 禹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2016-DZM111-JC001)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刘佳丽(硕士研究生)、何飞武(硕士研究生)、陈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科研处(张冬梅)
刘佳丽(1989- ),女,2014级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仲景的脉证方药体系研究。E-mail:jialiliu2014@163.com
陈萌(1970-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仲景的脉证方药体系研究。E-mail:chinmed@yeah.net
R282.71/.77
A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10.040
2016-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