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畜牧产业化管理构建现代畜牧产业支撑体系

2016-03-10胡刚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甘肃兰州730030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期
关键词:支撑产业化畜牧

胡刚(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甘肃兰州730030)



强化畜牧产业化管理构建现代畜牧产业支撑体系

胡刚
(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甘肃省委、省政府把草食畜牧业作为提高农民增收六大行动之一重点扶持,下大力气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畜牧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因此,从甘肃省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培育的全局考虑,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的要求,使其职能更加明确,结构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机制更加畅通,保障更加有力,强化畜牧业管理职能,有利于畜牧产业化管理与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标准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提高畜牧业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最终实现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畜牧;产业化;管理;支撑;体系

畜牧业是甘肃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是振兴甘肃省农村经济最具发展潜力和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

1 甘肃省畜牧产业化发展概况

甘肃省现已进入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期,以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一大批畜牧先进实用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以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点(基地)建设为载体,一大批畜牧新技术新成果得到了转化和应用;以农业科技宣传培训和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为手段,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畜牧科技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一是加快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进一步改善设施条件,根据农区、牧区等不同地区的特点,研究养殖技术模式,总结形成一批适应性更强、更切合实际的畜禽规模养殖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适应不同区域、不同畜种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二是要积极探索有效控制畜禽养殖粪污对环境的污染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总结推广符合不同地区和畜种的治污利用模式,更好推动全省生态低碳高效畜牧业发展;三是树立标准化养殖示范典型,带动周边养殖场户共同发展。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示范创建现场观摩活动,相互学习,加强交流,切实发挥好示范场带动作用,做到建立一个示范场,带动一片场户,培训一批骨干,提升整体实力;四是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工作机制,积极落实标准化示范场管理办法,建立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有进有出;五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示范创建成效,营造示范创建“赶、学、比、超”的良好氛围。甘肃省主要畜禽品种得以更新换代,牛、羊、猪、鸡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68%、75%、90%和98%。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达到55%,目前,全省牛饲养量、存栏和出栏,均居全国第11位,全省羊饲养量、存栏和出栏,居全国第5位,初步形成了河西、陇东肉牛产业带和中部临夏—甘南肉羊产业带,确立了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地位。据统计从2009年开始,连续每年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1000个,至目前全省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发展8900个,规模养殖产值达180亿元以上;2010年开始,开展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累计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10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93个。50个牛羊产业大县共存栏牛224万头、羊880万只,分别增长8.6%和11.5%,分别占全省的72%和86%;出栏牛146万头、羊668万只,分别增长11.6%和14.6%,分别占全省的81%和76%。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畜牧产业化正在朝着生产标准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公益性职能的充分发挥。

2 构建现代畜牧产业支撑体系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加强甘肃省畜牧行业监管和科技支撑,确保畜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着力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的意见》等法规精神,从甘肃省现代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要充分行使好在畜牧产业化管理、产业结构布局调整、行业标准与行业许可、种畜禽行政执法、畜禽品种改良、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养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信息管理与技术培训等全省畜牧行业监管、行政执法、科技支撑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职能。

一是加快提升现代畜牧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需要。甘肃省畜牧业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畜产品的供给由短缺经济向市场富裕经济转型,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提高,行业监管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显得尤为突出。而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能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0%)。由于甘肃省地域条件千差万别,具有典型的农牧过渡地带特征,整体规模养殖水平与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仍有不少差距,目前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生猪等畜产品波动的形势、畜产品生产投入品安全监管事件时有发生,更进一步说明急需加强畜牧行业部门监管职能的迫切性,目前,甘肃省在14个市(州)和86个县(市)均成立了独立的畜牧管理机构,省、市、县三级畜牧管理体系初步建成。全省共有畜牧管理及技术人员2141人,其中省级105人,市级270人,县区级1766人,人员机构日趋合理,执法管理及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按照中央文件提出的“一个衔接、两个覆盖”三大政策,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按照“明确定位、理顺体制、创新机制”的要求,因此推进和理顺畜牧管理体制改革,是确保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需求。

二是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建设畜牧强省的客观需要。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把畜牧业(草食畜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不断强化政策引导,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加大扶持力度,畜牧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甘肃已成为全国主要的牛羊肉生产基地,已建成河西、陇东肉牛产业带、河西和中部肉羊产业带,牛、羊出栏分别居全国第11位和第5位,草食畜牧业产值达到124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50%。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建设畜牧业强省,现代畜牧业客观要求务必把抓标准化的养殖示范场作为夯实畜牧产业大发展的基础和畜牧生产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的社会文化氛围,提高畜牧支柱产业的能力支撑;建设畜牧业强省,建设现代畜牧业客观要求务必把抓繁育体系优化和品质提升、畜牧业结构优化调整作为畜牧产业大发展的基础支撑和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重要突破口,努力营造畜牧支撑系统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职业文化氛围,搭建这样的创业平台客观和现实需要公益一类的管理机构。

三是构建现代畜牧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甘肃省现代畜牧业区域布局科学合理化、规模养殖规范标准化、社会服务专业系列化、产业推进组织合作化的不断推进,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规模化养殖成为畜牧产业化发展的主流。畜牧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协调、指导和服务尤为重要,开展信息统计和监测预警、技术指导、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是确保养殖场(户)和企业赢利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有序有效的畜牧产业化管理体系十分必要。强化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公益性职能,有利于畜牧产业化管理与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标准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提高畜牧业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最终实现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畜牧行政执法、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迫切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和《甘肃省种畜禽管理办法》(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等法律法规,赋予了畜牧主管部门行政执法与行业监管的职能,指导全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品种改良,负责组织畜禽品种、畜产资源、饲料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新形势下的畜牧行政执法、畜禽品种资源保护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假劣种畜禽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二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力度不够,一些珍稀畜禽品种数量趋减甚至灭绝;三是传统饲养方式与动物疫病防治的矛盾日益突出;四是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使用不规范,影响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为了进一步强化全省畜禽品种改良、培育、种质监测及种畜禽管理工作,强化生鲜乳生产、收购环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甘肃省畜牧产业管理局公益性职能,一方面行使畜牧行业部门行政监管职能,承担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种畜监督管理的责任,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加强对畜禽饲养环境、种畜禽质量、饲料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以及畜禽交易与运输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保障种畜禽质量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有利于协调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技术推广部门,开展联合育种与资源共享,在品种培育上少走弯路,使全社会共同承担畜禽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职责。

作者简介:胡刚(1975-),男,甘肃天祝人,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9X(2016)01-0049-02

猜你喜欢

支撑产业化畜牧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系统产业化之路
例谈数学习题课构建中的支撑与改进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