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酶制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2016-03-10谢婉莹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酶制剂

谢婉莹(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酶制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谢婉莹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酶制剂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对饲料利用及节能环保的巨大影响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主要对酶制剂的种类、生物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使用效果进行了综述,以便于对酶制剂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酶制剂;生物功能;动物生产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料资源日益短缺,饲料原料价格不断增长,使得养殖业的利益持续下降,如何有效地提高饲料利用率,充分挖掘饲料中的可利用营养成分,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这种环境下,酶制剂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对饲料利用及节能环保的巨大影响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

1 酶制剂的分类

酶制剂主要包括非淀粉多糖酶、植酸酶、淀粉酶、蛋白质酶和脂肪酶5类。按动物自身能否合成可分为消化酶和非消化酶两大类[1]。

1.1消化酶

消化酶指畜禽体内能够合成这类酶并消化营养物质,但因某种原因需要强化和补充。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

1.2非消化酶

非消化酶指动物自身不能分泌到消化道内的酶,多来源于微生物,这类酶能帮助消化动物自身不能消化的物质、有害物质或降解一些抗营养因子。非消化性酶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植酸酶。

2 酶制剂的生物学功能

2.1补充内源酶的不足

幼龄动物或处于病态下的动物,适当补加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制剂能补充其内源酶的不足,可提高饲料消化率。

2.2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植物性饲用原料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形成营养物质的保护层,把淀粉、蛋白质、脂类等养分包裹在内,使得这些营养成分无法释放出来。单胃动物因不能分泌相应的酶,不能消化细胞壁中的抗营养因子,所以导致饲料养分不能被充分利用。添加聚糖酶分解细胞壁,使包裹的淀粉、蛋白质等养分释放,可有效提高这一部分能量和养分的消化率,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2]。

2.3减少环境污染

添加聚糖酶可提高日粮中磷的利用率,同时,减少畜禽粪便有机物和氮的排泄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使动物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减少40%,从而减少磷对环境的污染。

2.4提高机体对矿物质的利用率

植酸能与Ca、Zn、Mn、Fe、Cu等离子形成络合物,导致动物机体无法利用这些矿物元素。通过在畜禽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水解植酸,破坏其对矿物元素的络合作用,使矿物质释放出来,从而被动物机体有效利用。

3 酶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3.1酶制剂在猪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陈西英等研究发现,通过在仔猪玉米型日粮中加入0.15%的复合酶制剂,能够使仔猪末增重13.43%,料重比降低6.16%[3]。此外,试验证明向含5%棕榈仁粕的猪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以显著提高棕榈仁粕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机体对能量和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肥育猪的生长性能[4]。

杜德伟等研究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在仔猪日粮中添加种类齐全、酶活高的复合酶制剂,与不添加酶制剂和添加单一酶制剂的试验组相比,添加复合酶制剂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显著提高,并且还有效改善了其对氮、磷的利用[5]。试验证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能够提高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能的消化率,以及仔猪肠道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从而使30~50kg阶段猪的料重比、腹泻率和肠道有害微生物数量显著降低[6]。

3.2酶制剂在家禽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发现,在降低蛋鸡日粮能量后,通过添加β-甘露聚糖酶显著增加了蛋的重量,产蛋时间和总产蛋量,维持了蛋鸡在高能饲料情况下的生产性能。这说明利用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等可水解细胞壁中的木聚糖、β-甘露聚糖、纤维素等抗营养因子,破坏细胞壁的结构,使营养物质释放出来,进而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粮的能量利用率,改善畜禽生长性能。唐琼通过在低能饲粮中添加酶制剂,研究对肉鸭生产性能和养分回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均可改善肉鸭生产性能[7]。

吴高风通过在伊莎褐蛋鸡的日粮中加入一定量的复合酶制剂,显著降低了蛋鸡的破蛋率,产蛋率、双黄蛋率和蛋重显著升高,同时,复合酶还改善了蛋鸡的肠道环境,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8]。有关专家在研究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和球虫病变的影响时发现,8~21日龄的肉鸡感染球虫后,日增重降低21%,饲料利用率约降低18%,死亡率显著升高。通过应用药物可使感染肉鸡的生产性能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此外,通过在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则可以显著改善感染肉鸡的生产性能。这表明,β-甘露聚糖酶可有效阻断球虫对肠道的侵袭,改善肉鸡的健康状况。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β-甘露聚糖酶降解甘露聚糖生成甘露低聚糖而实现的,甘露低聚糖能有效阻止肠道内病原菌的繁殖,并且使有益菌大量增殖,肠黏膜的免疫力明显提高,从而增强了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

3.3酶制剂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张建文等研究了复合酶对育肥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5%复合酶的试验组对粗纤维、粗蛋白质、无氮浸出物和粗脂肪的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5.5%、3.24%、5.04%、1.52%,其中对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差异显著[9]。王峰等在牛的玉米秸秆型日粮中添加酶制剂,结果显著提高了牛的日增重,料肉比显著降低,从而降低了饲料成本,毛利润增加50.95%[10]。

4 结论

酶制剂具有可破坏植物细胞壁结构、降低消化道内容物黏度、促进代谢激素分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动物免疫等作用,从而能够达到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促进生长的效果,有利于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禽养殖业的经济利益。然而,应当引起关注的是,酶制剂在养殖业中的使用效果受来源、使用剂量、饲粮种类以及饲粮营养水平的影响,盲目添加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研究表明,酶制剂的使用效果与饲粮的营养水平呈反比,可见,饲粮营养水平是影响酶制剂作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使酶制剂发挥出优良的效果,则必须在应用时考虑饲料原料特性。酶制剂具有专一性的特点,所以,当饲粮组成不同时,其所含的抗营养因子和营养成分也不同,此时,则应当添加其抗营养因子所对应的酶制剂。此外,酶制剂还具有易变性的特点,过热、强酸、强碱等因素均可使其变性,使用酶制剂时,必须考虑添加酶制剂的饲料是否会经过高温过程,从而考虑选用的酶是否耐高温以及添加的方式是否合适等。如何提高酶制剂的破活性和稳定性,以及在贮存、运输、添加饲喂等环节如何合理的把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阎玉馥.酶在畜禽体内的作用机制[J].辽宁畜牧兽医,1997,(3):36-37.

[2]孟雷,陈冠军,王怡等.纤维素酶的多型性[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2,10(2):47-55.

[3]陈西英.复合酶在仔猪玉米型饲料中的应用[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1,41(4):63.

[4]毛宗林.复合酶对饲喂棕榈仁粕的肥育猪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J].饲料广角,2013,(7):43-45.

[5]杜德伟,孟宪梅,孙肖明,等.复合酶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2,33(18):35-37.

[6]周华杰.复合酶制剂对断奶仔猪养分利用率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0.

[7]唐琼.酶制剂对肉鸭生产性能、消化器官和肠道内环境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9.

[8]吴高风,赵宝庆,赵健等.复合酶对伊莎褐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新饲料,2013,(8):8-10.

[9]张建文,王国生,高占琪等.复合酶对育肥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8,(4):366-369.

[10]王峰,米开东,李义书,等.复合酶制剂处理玉米秸秆对海南和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1,(增刊):64-66.

收稿日期:(2015-12-01)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090(2016)02-0011-02

猜你喜欢

酶制剂
酶制剂在动物营养和饲料中的应用
浅析酶制剂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饲用复合酶制剂的应用
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浅谈饲用酶制剂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在断奶仔猪饲料中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酶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生物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洗衣房中的创新:在商用洗衣房中使用酶制剂技术来节约成本并提升可持续发展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