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2016-03-10李玉宗
陈 伟,李玉宗
(永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永城 476600)
猪场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陈伟,李玉宗
(永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永城476600)
1 免疫抑制性疾病造成的免疫失败
近年来,猪场免疫抑制性疾病呈上升趋势,使某些疫病出现非典型感染和发病,使某些原有的旧病以新的面貌出现。
2 免疫抑制性药物的滥用
某些药物如氯霉素、氟苯尼考、卡那霉素、磺胺类、抗病毒化学药物(如病毒唑)、皮质激素等,对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显著影响细菌性和病毒性疫苗的免疫效果。尤其在免疫前后不规范地使用这些药物,可导致机体白细胞减少,从而影响免疫应答。
3 发霉变质饲料
霉变饲料含有各种霉菌毒素,可引起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淋巴结出血、水肿,严重破坏机体的免疫器官,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秋收季节阴雨连绵,造成大量玉米不同程度霉变,大部分饲喂霉变玉米的猪场会发生疫病。
4 疫苗的剂量
就猪瘟疫苗而言,剂量不足时,攻毒后不能阻止强毒在体内复制和带毒。免疫剂量提高到80~100 PD50(约320~400RID,RID为兔体反应量),攻毒后能制止亚临床感染,所有耐过猪均不带毒。目前欧洲为消灭HC亚临床感染,多采用加大免疫剂量的方法。欧洲药典规定用C株疫苗免疫时,肌肉注射剂量为100 PD50(400RID)。我国猪瘟细胞苗出厂检验以5万倍稀释能致兔体热反应为合格,即每毫升原液含5万RID。规定的免疫剂量为150RID,折算为37PD50。这一剂量远低于国际标准,显然在HC不稳定地区应用这一剂量,不足以切断HC亚临床感染引起的恶性循环。也就是说,我国目前核定的猪瘟免疫量为每头份150个兔体反应单位,而国外的核定标准为每头份400个兔体反应单位。因此,在我国每头猪按一头份的猪瘟免疫量显然是不够的。
5 疫苗的质量、运输、保存和使用方法不当
5.1疫苗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组织苗(如脾淋苗)优于细胞苗,猪瘟单苗好于猪瘟联苗。
5.2绝大多数疫苗必须在低温下保存和运输
如猪瘟疫苗应在-15℃保存和运输。
5.3使用方法同样存在问题
稀释后的疫苗不能在2 h内用完,疫苗失效;用碘酊或其他消毒液消毒针头,人为杀死弱毒疫苗;用大号针头注射,导致疫苗外漏;打飞针,免疫剂量不足和漏注;用一个针头打到底,注射防疫变成带毒传播。
5.4免疫程序的影响
免疫程序存在缺陷是造成免疫失败的又一原因。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的关键是如何排除母源抗体的干扰,确定合理的首免日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作母源抗体水平监测,随时调整仔猪的首免时间,使仔猪首次免疫避开母源抗体干扰,而又不给野毒提供感染机会。
5.5猪瘟母猪带毒现象不容忽视
据专家研究发现,母猪带毒现象在我国是相当普遍的,造成的后果和经济损失也是相当严重的。带毒母猪综合征在妊娠母猪的感染率甚至高达43%!带毒母猪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造成猪瘟的持续感染。同时,先天感染猪瘟的仔猪产生后天免疫耐受性,经反复注射疫苗不产生抗体,成为持续性感染的带毒猪。如果这种猪被误作后备种猪培养,将形成新的带毒种猪群,这样会导致猪瘟传染恶性循环链的形成。
要避免免疫失败问题,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两个部门所能做到的,必须引起重视。
第一,严格遵守和执行兽医法规,生物制品只能由有资质的部门专卖,并定期监督疫苗保管使用情况。不合规范要求的重罚并取消经营资格。
第二,加大疫苗使用方法的普及宣传,关注和重视防疫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有时细节决定成败。
第三,加大猪瘟疫苗免疫剂量。可供参考的免疫剂量为:种猪4~5头份;仔猪2~3头份;仔猪母源抗体在1∶32以上时(25日龄左右),以4头份疫苗剂量的免疫效果最佳。
第四,绝不可因价格因素而使用劣质霉变饲料。
第五,不要盲目参照外地猪场的免疫程序,最好到有条件的畜牧兽医科研院所做抗体水平监测,制定适合自己猪场的免疫程序。
第六,注射疫苗时配合使用免疫增强剂。据大量文献报道:植物多糖可增强疫苗效果,提高疫苗保护率。尤其在目前免疫抑制普遍存在,猪群整体体质较弱,又特别是在有应激因素的情况下,免疫注射时配合使用疫苗增效剂是非常必要且效果显著的。
S851文献标识码:B
1004-5090(2016)08-0048-01
201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