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中医诊疗思路探索

2016-03-10李花荣

光明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血压

李花荣 王 强



【硕博论坛】

高血压中医诊疗思路探索

李花荣1王强2

1.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13级(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摘要:目的探索高血压中医治疗思路。方法通过阅读整理相关文献,梳理中医诊治高血压的临床经验。结果总结目前中医治疗高血压的辨证方法、用药特点、疗效评价方法及宣传教育方式。结论高血压中医诊疗的临床路径尚未统一,仍需不断的探究与改进。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诊疗思路;辨证分型、用药特点

1 流行病学现状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疾病,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1],而其控制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目前,降压药物种类繁多,其中CCB、 ACEI、 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作为一线降压药物虽可有效的控制血压,但由于大多数患者需要终生服药和联合用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及治疗满意度均不甚理想。因此探讨如何更好的控制血压,仍然是医学一个重要课题,而中医药学在其中贡献日益明显。

高血压病属“眩晕、头痛”等中医病证范畴,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不仅可以降低血压、缓解症状,还可调节血脂及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同时减少西药的用量[2]。在诊疗中,“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依据中医理论对高血压病进行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如沈绍功[3]教授倡导“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它实现中医辨证的实用化。

2 诊疗方案

现存古代文献中没有高血压的病名的描述,根据其头晕、头痛等症状,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病因病机的论述主要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眩晕属肝所主(《素问·至真要大论》);汉代张仲景认为:“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认为眩晕应从痰饮论治,朱丹溪亦强调“无痰则不作眩”;张景岳则从“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提出“无虚不作眩”的思想。故而高血压中医论治,在脏腑为肝肾,多从虚、从痰论治。

2.1初诊常规查体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测量血压发现血压升高,休息后复测,血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怀疑高血压;血压SBP120~139mmHg和/或DBP80~90mmHg,为正常高值,注意监测血压,并建议合理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调节。如出现高血压危象(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BP>180/120mmHg),应紧急降压和就医[1]。

2.2诊断中医诊法讲求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而在高血压的诊断中主要以问诊为主,主要询问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或肾脏病的家族史及既往史,是否有头痛、头晕、心悸等提示高血压的症状,以及近期患病和用药情况;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询问曾经是否服用可能升高血压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固醇类、环孢类等。同时还应注意询问生活方式,了解饮食中的脂肪、盐、酒的摄入量,吸烟量,体力活动量,询问成年后体重增加情况,评估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脉诊,患者脉象以弦为主;望诊除形色神态之外,注意患者的体型和营养状况等等。

2.3辨证和治法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尚未统一,郑筱萸[4]主张临床中将高血压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等4个证型。而孟昭阳[5]等则将高血压分为肝阳上亢、气虚血瘀、痰湿壅盛、阴阳两虚、肝火亢盛、肝风内动、肝气郁结等八个证型。但总纲领皆为从肝肾辨脏腑,从气血阴阳辨虚实。本文依照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临床分法。

2.3.1肝火亢盛证主要表现:头晕胀痛、急躁易怒,兼或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心烦不眠或多梦、口苦口干、胁肋灼痛、尿黄便结等症;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临床常予天麻钩藤饮[6]。蔡传家等[7],应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结果表明,天麻钩藤饮明显优于复方降压片,且天麻钩藤饮降压过程平稳,降压幅度大。

2.3.2阴虚阳亢证多指肝阴不足,肝阳亢盛,阴不制阳的虚实夹杂证,与阴虚阳亢证相近,症状表现:眩晕、头目胀痛,或耳鸣,面红口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等症;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数。该证存在肝阳偏亢病理,故亦可应用天麻钩藤饮佐以养阴药,如平肝益肾方[8]、天麻地黄汤[9]等,治疗上以平肝潜阳兼以补益肝肾真阴为要,变化加减用药。

2.3.3痰湿壅盛证痰湿壅阻证症见: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治以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10]、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11]等,同时可降同型半胱氨酸及调脂。刘绪银等[12]通过随机对照观察化痰降浊通脉法治疗30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发现化痰降浊通脉法治疗高血压病具有积极作用,且机制是多方面的,同时在改善血脂和微循环方面亦有良好效果。

2.3.4阴阳两虚证该证多出现阴虚阳亢发展后期,即某些诱发因素刺激,则会出现病情反复,血压升高,达到原来水平或超过原来水平。阴阳互根,相互为用,阴虚则阳不能独长,日久致阴阳两虚。常见以老年人,主要症状表现:眩晕头痛,耳鸣,心悸气短,腰酸腿软,夜尿频多,失眠多梦,筋惕肉瞤,畏寒肢冷,舌淡或红,苔白,脉沉细或细弦。治以二仙汤加减。

3 疗效评价

疗效主要从降压和症状改善等方面评价,其中降压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3]制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一项;无效:未达上述要求者。

4 宣传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血压病基础医药知识教育,坚持规律服药;鼓励患者自我血压监测;积极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控制食盐、脂类和糖类的摄入等。

5 总结

高血压治疗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控制血压水平,更在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传统中医理论特别强调整体观念、综合辨证、多环节调节的理念相吻合。目前,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尤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同时保护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方而有独特的优势。但由于高血压在中医辨证方面仍未确立统一标准,治疗方法多样灵活,故中医诊疗的临床路径尚未统一,仍需不断的探究与改进。

参考文献

[1]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2]王振涛,韩丽华.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若干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9):709-710.

[3]沈绍功.沈绍功中医方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2-44.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6.

[5]孟昭阳.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6):89-90.

[6]黄雪萍.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1例述要[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2):68-69.

[7]蔡传家,解连庆.天麻钩藤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0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情报,1999,5(1):8-10.

[8]梁翠兰.天麻地黄汤治疗阴虚阳亢证型高血压病42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7,27(7):21-38.

[9]郭丙杰.平肝益肾方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

[10]王晓莉.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血压病30 例[J].现代总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4):4445-4446.

[11]车启富,何丽杰,徐京育.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浊中阻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9):1813-1814.

[12]夏乐.降浊清肝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1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2.025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2-0206-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刘言言2015-02-06)

Exploration on the TCM Thought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LI Huarong1WANG Qiang2

(1.Grade 2013 Graduat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CM thought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MethodsThrough reading and sorting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was summarized. ResultsTherapy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 medication characteristics,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methods and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mode of TCM in treating hypertension were summarized. ConclusionThe clinical path of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has not yet unified, which still need to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improve.

Key words:Hypertension; TCM thought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Medication characteristics

猜你喜欢

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说说高血压这件事儿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探讨中医药对高血压防治的作用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