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人学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016-03-10丁春华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州350014
□丁春华[中共福州市委党校 福州 350014]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人学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丁春华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州350014]
[摘要]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的解读不同于唯心史观的关键在于对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等的定位、理解不同。正是基于对人的本质理解的变化,《形态》形成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则;基于对人的生存需要的考察,《形态》确立了唯物史观的物质实践基础;基于人的未来发展考察,《形态》提出了共产主义是改变现实的运动。可以说,人学思想是唯物史观的灵魂。考察唯物史观中人学理论的内容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人本身;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在《形态》中,唯物史观第一次得到系统阐述,在这阐述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了整个唯物史观,可以说,人学理论是唯物史观的灵魂。但是,受前苏联对马克思主义解读存在“人学空场”的影响,一直以来,我们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解读也存在忽略其中人学思想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但是,曾经以追求GDP增长为目标的社会发展,不仅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问题,也体现了我们对于什么是人、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人与社会发展关系等的理解还存在偏颇。今天,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常态背景下,重新考察唯物史观中的人学思想,考察人学思想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形态》基于对人的本质理解的变化,形成了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以下简称马恩)作为曾经的黑格尔哲学的信徒,黑格尔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一直以来都对他们有很深的影响,摆脱黑格尔哲学的影响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结束于《形态》,以彻底批判黑格尔哲学对人的定位为标志。
黑格尔哲学总是“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1]73这种做法实质上是把意识从人的整体中独立出来,并且代替了人本身、代表了人本身;这个“意识人”在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经历了一个自发、自为到自觉的过程,通过考察这个思想过程,黑格尔哲学实现对社会现实变化的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立足于对人的本质的这个定位,黑格尔及其后继者虽然也对社会做出一次次重大批判,但是,那些批判表面上看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实际上既没有反映社会现实、也没有触动社会现实,更是无法指导人们改变现实。因为在这些批判中:“一些原则为另一些原则所代替,一些思想勇士为另一些思想勇士所歼灭……”[1]62批判与改变都仅仅是在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发生,没有反映现实,也没有触动现实,仅仅是“意识”的自娱自乐。
不同于黑格尔哲学对“人”的理解,在《形态》中,马恩提出研究社会历史要“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1]73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意识的产生和存在从来都离不开有生命的肉身,意识具体功能的发挥也从来都建立在这个有生命的肉身功能正常的基础上,意识的内容更是和这个肉身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意识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也不能独自代表人这个整体的。当然,肉身也不能独立代表人这个整体,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总体。
在《形态》中,从“现实的人”这个身心统一体出发,马恩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73在这里,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在“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产生和发展出了道德、法律和思想等。在这里,人是从事实践的人,人的实践构建了并且推动着人的现实生活。这个现实生活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几个层面,是它们的有机统一。在这里,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的观点被赋予了实质的含义。“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不必到人之外、人之上去寻求人的现实和解决人的问题的办法。从“现实的人”出发,坚持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这个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形态》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彻底地摆脱了以往哲学家们抽象地研究社会历史的做法。因此,揭示和把握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我们需要从对人的本质的不同理解开始,始终把握住人的实践和人的现实生活。
二、《形态》基于对人的生存需要的考察,确立了唯物史观的物质生产实践基础
“现实的人”是身心统一体,他在社会中的地位,或者说,他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形态》中,马恩指出社会历史存在有四个必须的要素:第一,“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67第二,“有生命的个人”有生存的需要,要解决生存问题,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即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78-79第三,人类的延续。“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1]80第四,社会状况。
“有生命的个人”的生存、生活和人类的延续,都需要物质资料生产实践的支撑。个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条件的改变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一体的,只有把这几个方面与物质生产实践统一起来,才能体现出人的丰富内涵和社会历史持续前进的动力。首先,“现实的人”的现实性主要就体现在物质生产中:“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67-68其次,没有人,社会和历史无从谈起。有了人,人就面临解决生存的问题,“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1]78-79社会历史是人创造的,但是,从社会创立之初,人就不是为了创造历史而生活;相反,人们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存、生活问题组织起来,形成了社会和历史。所以说:“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1]72再次,历史的实质就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生存史,“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1]88历史的关键不在历史之外,就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因此,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的存在和延续,或是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历史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也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77。
但是,在马恩之前,历史的这个“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1]92可以说,正是始终把握住“有生命的个人、他们的生存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的改变”这些人的生存需要,立足于民生,唯物史观才得以深入历史的本质、深刻揭示了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基础,完全摆脱了以往从预设理论出发考察人与社会历史关系的做法。
三、《形态》基于人的发展考察社会的发展变化
不仅仅考察社会和历史的存在要立足于人,考察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同样要以人为本。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以及在生活中不断增加的需要,是推动社会运动变化的直接动力和根本动力。人作为有生命的有机体,基本的“吃喝住穿”需要直接决定了社会的物质生产:“物质生活的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每次都取决于已经发达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产生,也像它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1]123《形态》中马恩探讨了人的需要系统是由“第一需要”——生存需要与“新的需要”——生产工具的需要、合作的需要、精神安宁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共同组成的,这个系统是开放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新需要会层出不穷。而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无非就是满足绝大多数人的生存需要基础上,不断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也是唯物史观评价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标准——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统一的含义所在。
人的现实发展与社会的现实发展密切相关。马恩在批判黑格尔把人简单等同于“意识人”的基础上,指出人是复杂的有机体,人与人在生存和生活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社会结构的基础。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形态》中,马恩进一步阐发了这个观点:“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它不需要有专门把人们联合起来的任何政治的或宗教的呓语。”[1]81人们之间的物质联系,就是生活和生产中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1]80人与人之间的物质联系“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考察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实质上就是考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里从人的本质角度揭示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实质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又成为人的发展的前提。”[3]
人的未来发展趋势也预示着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形态》中,马恩指出人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4],实质是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重视人的内在的丰富、重视人的身心统一均衡发展。与人的这个发展趋势一致,社会发展也强调“人的解放”和“人向自身复归”的方向。未来是从现在走过去的,分析人的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克服这些问题,是人的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发现人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克服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共产主义运动。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手稿》中都有类似观点。不过因为对人的理解还没有摆脱黑格尔的意识哲学,因此,共产主义被定位为抽象的理想或者说精神运动;《形态》因为始终立足于人的现实生存和发展来理解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以及人的未来发展,共产主义也由抽象的理想转为改变现实的运动。“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87作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并不是单纯的政治革命,“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1]122这里的关键甚至也不在于共产主义运动是政治性质、还是经济性质,而在于共产主义运动是一个不断摆脱时代加在人身上的束缚的运动。共产主义社会的关键在于: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
四、《形态》中人学理论的当代价值
综合前面三个方面的阐述,我们看到,人学理论是《形态》的主线。在《形态》中,马恩始终立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分析现实社会、建构未来社会。但是,以往我们受前苏联对马克思主义解读存在的“人学空场”影响,我们对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理解存在偏颇,忽略、忽视了唯物史观中人学思想。因此,对社会发展的解读就缺失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唯物史观成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机械运动的学说。用忽略了人学理论的“唯物史观”指导社会发展,对社会主义做了机械教条的理解,把资本与社会主义完全割裂。“文革”则是走了另一个极端,过于看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已有物质条件,对人的本质做了片面理解,把人等同于“人的精神”。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纠正了“文革”的做法,邓小平强调精神和物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是,受经济全球化中的资本逻辑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重视人的物质需要多于精神需要。因此,今天,我们有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成功经验,也有过度重视人的物质、经济需要而忽略其他需要导致的社会问题,如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的道德水平滑坡等。在当前这个历史时期,历史遗留的旧问题、时代前行过程中突现的新问题、旧问题穿上了新衣服或者有了新形式、新旧问题在同一时空并存等等,加之国际环境变化,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局面,攻坚克难的任务艰巨。但是,无论形势多么复杂、任务多么艰巨,解决时代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人本身”。因此,研究《形态》中的人学思想,用富含人学理论的唯物史观指导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时代意义。具体说来,《形态》中的人学思想对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社会发展应该以“身心统一”的人为本
1956经过三年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是1956~1976年这个时期,唯物主义被等同于唯“物质”主义,不谈人,无论是人的需要还是人的本质。而且,这个时期,实质上对社会发展变化起作用是与唯物史观的这种解读相反的唯“精神”主义——“唯意志论”。表现为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政治热情,先是导致“大跃进”,后是“文革”。温饱、道德、安全等等在内的人的需要都淹没在政治革命的狂热中。实质是犯了马恩曾经批判过的黑格尔哲学以“意识人”为本的错误。
1977年恢复高考,重新重视“现实”的人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首要解决的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1978年直至上个世纪末,实质上恢复了唯“物质”主义意义上的唯物史观的指导,强调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特别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的一面。成就很明显,但是,由于片面强调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导致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于人的全面和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兴起,对唯物史观唯“物质”主义的解读状况才有了实际的反思和改变[5]。
如果说1956~1976期间,我们片面强调人的精神方面,那么1978至20世纪末,我们过于强调人的物质方面;二者都割裂了人这个复杂有机体的“身心”统一。21世纪初,我国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如果国家发展是以人为本,那么就应该照顾到人的完整需求,亦即兼顾身体和心灵,而且后者(心灵)甚至可能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6]因此,十
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强调不同阶层的人的不同需要的满足以及每个人的多层次需要的满足。“十三五”规划更是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所以说,《形态》的人学思想,或者说,从人学角度解读的整个唯物史观,对于促进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大实践意义首先就体现在强调社会发展坚持以“现实的人”这个“身心统一体”为本上。这从根本上避免以“意识人”和“物质人”为本的错误,也可以从根本上给出当前一些主要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思路。如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冲突,解决环境污染是为了人更好地生存,经济发展的目的也在于改善人的生活,经济发展本身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何况,治理环境不过是暂时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却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更重要的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社会发展应该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基础的多重需要为本
社会发展“以人为本”首先要回答的是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定位人的本质。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以“人的什么”为本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人的需要。人的需要不但是有层次划分的、而且人的需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从人的需要的层次来说,是以基本生存需要为本还是以更高层次的需要为本?可能大家对于基本生存需要最重要的观点都毫无疑义,但是就是基本生存也具体分为经济需要、环境需要、安全需要等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表明:单纯重视经济需要的满足直接导致今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后遗症,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威胁生命的疾病。因此,以绝大多数人的基本需要为本也需要补充几点:一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一个系统,对这些基本需要要兼顾、不能过度强调其中的某一需要。二是基本需要的满足仅仅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绝不是社会发展的目标。
从人的需要的变化来说,也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不同历史时期同一种需要的满足内容会有变化。如同为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在社会总体经济水平低的时期,温饱需要的满足可能体现为吃糠咽菜、住土坯房上;在社会总体经济水平提高时,可能体现为吃大米猪肉、住廉租房上。二是在基础需要满足的基础上生发出的新的需要变化会很大。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始终在追求活得更好,活得更好的标准是开放的,包括许多方面,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总结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7]随着时代发展,需要的种类以及这些需要的具体内容也会不断被更新。实质上,在社会发展的同一历史时期,由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同,基本生存需要和更高的生活需要等不同层次的需要也是同时存在的。
不管需要的种类、内容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方法如何变化,《形态》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需要是一个系统,因此,第一,要兼顾基本需要中的各种需要,不能仅重视其中的一个忽略其他,造成片面发展人的某一方面。第二,要兼顾人的基本需要和高级需要。基本生存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人们都会有生活得更好的需要,因此,满足人的需要不能拘泥、停留在基本需要的满足上,何况需要的产生和满足都是复杂的事情,甚至在基本需要没有得到完全满足的时候,人们也会期望归属、自我实现、自尊等需要能够得到满足。
(三)社会发展应该以人的发展为本
在基本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更多、更高层次的需要的产生和变化层出不穷。人民群众需要的更新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因此,要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速度和方向需要以社会中的人的发展现状和方向为本,社会的现实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未来发展程度都取决于社会中的人。马克思说:“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8]因此,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本,也以依靠人民为本。因此,新一届中央领导强调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要凝聚共识、依靠人民、实现人民的“中国梦”。
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本。《形态》立足对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现实生存的分析,总结出当时人的发展如何受到生产力、分工等束缚;但是,并没有停留于此,《形态》也探讨了人们如何摆脱种种束缚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未来:“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9]不仅仅评判当时社会遵循以“现实的人”为本,建构未来社会,同样以未来的、现实的人为本。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都把两者统一起来:有现在才有未来,社会发展必须立足现在去展望未来;相反,只顾现在,不管未来,难免社会发展过程中“饮鸩止渴”做法。因此,社会发展以现在的人为本,同时不能危害人类的未来,还要为未来发展积累和创造条件。这就是《形态》中人学理论体现出的对人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统一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形态》上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早期著作的人学理论,下启《资本论》等著作的人学理论。同时,《形态》中对人及其本质、地位等的理解,都与《手稿》等早期著作有着本质区别;这些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精神的人学思想在《资本论》等著作又有所丰富和展开。但是,不变的是贯穿其中、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一脉相承的对人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统一的思想。
当然对人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具体内容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现实不断变化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强调改革的全面性、我们强调经济“新常态”下的转方式、调结构,都是立足现实促进人的发展,也都是面向未来的发展,都是避免“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的发展[10]。
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这个说法将是别人强加于我们的高帽子,还是我们实际发展成果的客观评价?这取决于21世纪我们能否改变资本裹挟下影响全世界的高消费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高消耗的社会生产方式;取决于我们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的落实程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207.
[3]郭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N].光明日报, 2015-12-09(1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104.
[5]丁春华.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称呼与本质的思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 15-18.
[6]吉格梅·廷莱.幸福是什么[M].陈俊铭,译.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3: 16.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18-119.
[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50.
[10]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51.
编辑张莉
German Ideology’s Human Theory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DING Chun-hua
(The Party School of Fu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 Fuzhou 350014 China)
Abstract“German Ideology”is one of the main work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Marxism and it is the foundational work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ecause“German Ideology”discusses human and society by investigating“persons in reality”, their production and living,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an reveal the deep essence of history. So, we may say that the theory about human is the soul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ompared with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and other early works of Marxism,“German Ideology”propos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n the mode of think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concrete contents on human. Whether for the theory development 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human theory in“German Ideology”.
Key wordsperson; the need of people; the essence of man;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
[作者简介]丁春华(1975-)女,博士,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01-16
[中图分类号]A3
[文献标识码]A[DOI]10.14071/j.1008-8105(2016)01-007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