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蓝耳病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2016-03-10吴家平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2期
关键词:嗜血耳病病猪

吴家平

(福建省松溪县渭田镇兽医站,福建 松溪 353506)

猪蓝耳病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吴家平

(福建省松溪县渭田镇兽医站,福建 松溪 353506)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养殖业也得到了较为迅猛的发展。但随着养殖户对猪的养殖增多,随之而来的便是猪的各种常见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其中,猪蓝耳病是猪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但此种疾病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后,会造成猪的大面积感染和死亡,因此,有效的疾病诊断与治疗是极其具有必要的。文章阐述了猪蓝耳病及混合感染后的临床症状,提出了猪蓝耳病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的诊治,并进一步探讨了此种情况下的有效预防措施,旨在为养殖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猪蓝耳病;混合感染;诊断治疗

猪蓝耳病又被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的一种,一旦出现,将会在一定区域内有很强的流行性,各个生长阶段的猪都会受到感染,尤其是处于妊娠期的母猪以及月龄小于1个月的仔猪。由于猪蓝耳病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且传染范围较大,使得出现此种病情的养殖区域内,受感染猪的数量会不断增多,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治,将会造成大量的病猪死亡,从而使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加大。因此,对于“猪蓝耳病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 猪蓝耳病及混合感染后的临床症状

1.1 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在猪的饲养时,患上猪蓝耳病后的临床症状为以下情况。若患病猪为母猪,则其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若患病猪为处于妊娠期母猪,则会出现仔猪的早产,严重时会出现流产或死胎等情况[1]。且处于妊娠期的患病母猪,由于猪蓝耳病所导致的流产率要占产仔率的一半以上,死亡率达到40%左右;若月龄不足1个月的仔猪患病,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通常情况下能够达到或超出40℃,同时伴随食欲减退、腹泻、以及轻瘫等症状;若仔猪患病时间较长,则会使病情逐渐加重,会出现减重明显、头部水肿、皮肤发紫等症状。处于哺乳期的仔猪,在患上猪蓝耳病后,死亡率超过80%。

1.2 混合感染后的临床症状

在猪患上猪蓝耳病后,极易与其他病菌产生混合感染。文中以猪蓝耳病与猪副嗜血杆菌混合感染为例进行介绍,若猪出现此种病例,起初会出现较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咳嗽,进而会使猪群出现食欲减退、发烧、以及四肢关节肿胀等症状,若此种症状开始在猪群中普遍蔓延,则会使部分病猪在发病2 d左右出现死亡状况,且死亡率会随时间增长而大幅提升。同时,仔猪在患病后的症状为:高烧且体温高于41℃,四肢出现紫斑,并伴随怕冷和腹泻等症状。且死亡率较之成体猪显著提高。

2 猪蓝耳病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2.1 病理情况

通常情况下,在猪蓝耳病与猪副嗜血杆菌混合感染情况下,猪体特点为多发性浆膜炎、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等,同时伴随胸腔积液、肺淤血以及肝脏、脾脏、胆囊等肿大等现象。同时,严重病猪还会出现肺门淋巴肿大和膀胱充血等症状。

2.2 病情诊断

2.2.1 涂片镜检

可采用直接涂片镜检方式进行初步的病情判断,且全程确保无菌操作。将病死猪的黏液、关节液以及心包液等进行涂片镜检,可发现存在的菌体呈丝状或球杆状,以此来初步判断为猪副嗜血杆菌。

2.2.2 分离培养

通过无菌操作将病料在培养基中接种培养24~26 h左右,若培养基上出现露珠状透明菌落,且革兰氏染色呈阴性。能够进一步确定其为猪副嗜血杆菌。

2.2.3 生化试验

利用生化培养基对菌株纯培养物进行进一步的发酵分解试验。取多种物质进行测试,发现此菌株不能够发酵和分解甘露醇、乳糖和木糖等,但能够发酵麦芽糖、葡萄糖以及蔗糖等,且V-P试验为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为阳性,极其符合猪副嗜血杆菌的特性。

2.2.4 诊断结果

依据猪的症状表现和体表特征,以及对病变进行剖析检验,能够确诊为猪蓝耳病和猪嗜血杆菌的混合感染。

2.3 疾病的治疗

对于猪蓝耳病与猪副嗜血杆菌的混合感染,要在确诊后,依照病原特点和病理的变化,制定出符合特定混合感染病情的治疗方案。若对病猪群采用西药治疗。可用先锋必素与氨基比林进行配比,对猪体进行肌肉注射。每日注射一次,并连续注射5~6 d。或注射适量的黄芪多糖、氟苯尼考注射液,每日注射一次,并连续注射4~5 d。同时,还可采用药物与饲料进行混合喂养的方式进行病猪的治疗。将圆蓝红弓链以及圆蓝瘟毒康等添加在猪饲料中,进行连续喂养一周左右,即有良好收效。若猪出现发热症状,还可适量添加柴胡注射液治疗。若采用中西结合疗法,可将板蓝根粉和黄芪多糖与氟哌酸、电解多维进行病猪日常饮水混合,通过病猪对混合药水连续饮用一周左右,即可有效缓解病情并使体制得到明显改善。若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可选用黄芩、金银花以及连翘各10 g,芦根、桔梗各8 g,干草、柴胡各6 g,薄荷、荆芥各5 g,用水煎后取药汁对病猪进行灌服,每日一剂,连续灌服3日即可取得显著效果。

3 预防措施

首先,要进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自繁自养。对进入妊娠期的母猪和月龄不足1个月的仔猪要重点护理。其次,在引种时,要严格把关,加强购进猪只的检疫,并确保自疫区禁止引进种猪。在猪只检疫后,隔离饲养25~30 d,确保无感染疾病、无病患反应后,再混入群内饲养。再次,养殖场要进行相关检疫设备的添加,并对猪群进行定期检查。同时,做好养殖场的卫生清洁工作,严格消毒,并要做好粪便、污水等的有机排放和利用,以减少养殖场周边的环境污染,为猪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最后,对猪群进行疫苗的接种。做好接种前的检测工作,依据猪的个体体制,若体制较弱或患病猪体,则要进行接种的延期。

4 结语

猪蓝耳病与其他疾病的感染,会使猪受到严重的病害困扰,尤其是妊娠期母猪和月龄不足1个月的仔猪,受传染程度和发病程度均较高,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病情诊断和治疗,将会造成猪的死亡。对此,应当对此种疾病进行充分的病理分析和临床观察,确诊后要结合猪的实际情况,做到有效治疗。除此之外,还应做好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病情的反复。

[1]张双顶.猪蓝耳病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现代农村科技,2016,(15).

(编辑:张淑凤)

S858.28

B

1006-799X(2016)22-0075-02

吴家平(1969-),男,福建松溪人,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和诊疗工作。

猜你喜欢

嗜血耳病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