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血穴位注射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1例

2016-03-10蓝宏荣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330006南昌市兴湾大道818号邱桂荣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30006

广西中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穴位注射

蓝宏荣 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330006 南昌市兴湾大道818号邱桂荣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330006

自血穴位注射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1例

蓝宏荣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330006南昌市兴湾大道818号
邱桂荣*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30006

关键词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自血疗法;穴位注射;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病,呈慢性反复发作,其证治方法颇多,但疗效不一。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简便易行且疗效显著,笔者以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慢性难治性老年性皮肤瘙痒症1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76岁,主诉:全身皮肤反复瘙痒1年,加重半年;初诊时间:2015年10月26日。患者诉从2014年5月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在外院治疗,诊断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并予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复方氟米松软膏、肝素钠软膏等,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氯雷他定片、酮替芬,静脉滴注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等药物,治疗后瘙痒稍缓解,停药后病情反复,近半年瘙痒加重遂来我科求助中医诊治。现症见:患者精神较差,全身皮肤干燥,可见大量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斑,瘙痒以夜间及遇热为甚。患者平素身体体质一般,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有冠心病史5年,否认糖尿病史。平素性情稍急躁,自发病以来,精神较差,纳少,夜寐欠安,偶有便秘,小便略黄,口干,气短,舌红、苔薄黄,脉虚弦。心电图提示:异位心律、心房纤颤、室性早搏、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不正常ST段及T波。过敏原筛查:普通豚草、虫螨组合、蟑螂、花生、海鱼组合均呈弱阳性,总IgE:1 484 IU/ml。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医辨证属血虚风燥证;治以滋阴养血、祛风止痒,拟当归饮子合玉屏风散加减内服,但患者畏惧中药苦口,拒绝中药内服,遂以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之。另嘱患者保持心情愉快,饮食清淡,不可过多或用过热的水洗澡,注意皮肤保湿,停用抗组胺药及激素药膏。取穴(分3组):第一组为血海穴;第二组为三阴交穴;第三组为足三里穴,均取双侧。操作: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于肘窝肱静脉、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5 ml注射器从患者肱静脉里抽取2~5 ml血液,随即刺入到需注射的穴位,将针头在穴位处小幅度上下提插,待患者有得气感后,即将患者血液缓慢注入并注意观察,若患者出现晕针反应,则立即停止并对症处理。初次治疗每穴注入静脉血约1 ml,每次递增1 ml,注射后用消毒棉签按压针孔。第1次治疗取第一组穴位注射,第2次治疗疗程再取第二组穴位,依次轮替,5次为1个疗程,治疗隔天1次,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治疗中患者无任何不适。1个疗程后患者诉瘙痒明显缓解,未见不良反应,夜寐转安,2个疗程后瘙痒消失,遂再巩固治疗1个疗程。随访2个月,未复发。

2 体会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病,易发展成慢性反复发作。该病属中医学“风瘙痒”“痒风”范畴。中医学认为“风瘙痒”之病因多归于风,风为百病之长,风有内外之分,而老年人多血虚、体弱,肺卫不固,脏腑亏损,肝肾不足,精血不充,不能濡润肌肤,血虚化燥生风,生风则动,风动则痒,另外该病易反复迁延不愈,久病易瘀,血瘀血虚血燥皆可生内风而致瘙痒,故本病的治疗当补益气血、滋阴养血、活血化瘀、熄风止痒。本案患者因心电图有明显不正常ST段及T波,故抗组胺药需慎用,患者血清总IgE水平远高于正常值(正常值为100 IU/ml),有研究表明[1],血清总IgE在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血清IgE含量的变化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血清总IgE含量越高,其机体过敏程度也越严重,临床上也相对难治。而患者不能耐受中西药内服,故尝试以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外治。明·李中梓《医宗必读·卷十·痹》中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本患者中医辨证为血虚风燥证,故治以滋阴养血、祛风止痒。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是导师用于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经验腧穴。《会元针灸学》:“血海者,是心生血、肝藏血、肾助血,肾之阴谷,肝之曲泉,脾之阴陵泉皆生潮之处,三阴并行,通血之要路”。针灸大全记载其别名为“百虫窠”,可见其驱风、驱虫、止痒之功效。血海为足太阴脾经之腧穴,是生血养血、活血化瘀之要穴[2],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主要功效有益气统血、养血行血、凉血熄风、健脾祛湿、解毒止痒、调经止血、通经活络、祛瘀止痛[3]。故自血穴位注射第一组穴位取双侧血海穴,意在养血活血,熄风止痒,血行则风自灭;而患者痒甚,也意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腧穴,是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经的交会穴,有健脾益血、调补肝肾及安神等功效。故自血穴位注射第1个疗程取效后,取三阴交旨在补肾平肝、滋阴养血、健脾理血安神;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足三里能疏经通络、调补气血、健脾益胃,是为补虚强壮之要穴,故也能养血祛风止痒,老年性瘙痒症易复发,后期取足三里旨在补益气血、调理脾胃以巩固疗效。以上诸穴相配共奏调气养血、活血养阴、祛风止痒之功效。

*通信作者,E-mail:807036094@qq.com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是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特色外治法,集针刺、放血、穴位注射于一体,通过针刺调和阴阳、改善脏腑经络功能,放血以祛瘀生新,自血为血肉有情之品,亦为精微物质,注入相关腧穴后,通过自血在腧穴的缓慢吸收及腧穴的长久刺激,可调和脏腑,濡养肌肤。对于一些顽固性、难治性或不耐受西药治疗的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可辨证施治,采用中医特色外治法,如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易斌,曾俊萍.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 (8):1400-1403.

[2]张智龙,姚钧荣,吉学群,等.血海穴活血化瘀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1992,12(4):24.

[3]周颖芳,李万瑶.血海穴的效用[J].蜜蜂杂志,2003(2):27.

(2016-01-20收稿/编辑熊瑜)

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0719(2016)03-0061-02

猜你喜欢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联合耳穴贴压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足三里注射维生素B1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治疗延髓梗死并顽固性呕吐6例
足三里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周围神经炎疗效观察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小针刀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30例临床疗效
穴位注射与手法训练联合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