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结合治疗牛脾气下陷证

2016-03-10刘海军甘肃省陇西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陇西748100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西药治疗

刘海军(甘肃省陇西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陇西748100)



中西药结合治疗牛脾气下陷证

刘海军
(甘肃省陇西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陇西748100)

摘要:在中兽医的临床学上认为牛患上脾气下陷主要是因为牛的脾脏比较虚弱,所以导致了牛气机上升不了或者是没有力气升举。脾气下陷在兽医临床实践中不在常见病的行列里,这种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久病、久泻或者是大汗不止及误治等因素导致。到目前笔者开始兽医生涯为止,共收治过5例患上脾气下陷的病牛,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5例病牛最终均痊愈,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现把治疗方法以文章形式写出,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西药;治疗;牛脾气下陷证

牛患上脾气下陷的主要原因一般都是由于劳役过度,长期处于淋雨、涉水等恶劣的环境中,加上牛在劳逸过程中出汗后一直在室外受到风吹,感染了寒邪。在大量劳役后,牛暴饮下大量的冷水,内部的肠胃受到了冲击,内伤阴冷从而导致了它的脾脏出现问题,阴虚生寒,湿气淤积在体内不能运行,最终造成了牛出现腹泻不止的情况,很容易出大汗、口中的唾液耗损十分厉害,从而导致气随津脱形成脾气下陷[1]。

1 症状

患上脾气下陷的牛一般表现为精神不振,多为心情沉闷、抑郁,会出现浑身无力、倒地不起的现象。在排便上,患牛排出的粪便都是鸭溏样;容易大出汗,没有食欲,也不再反刍,体温下降至36.8°C及以下,眼球呈下陷状态,脉搏跳动达到了40~60次/min,且脉搏细小、微弱。

2 治疗方法

2.1中药治疗

进行中药治疗的主要原则是以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涩肠止泻以及升阳举陷为主。中药配方主要包含:炙黄芪80 g、党参、大枣、焦白术和炒山药各60 g,肉豆蔻、煨诃子以及芡实、乌梅均为50 g,浮小麦、吴茱萸和麻黄根各45 g,再取升麻、柴胡和陈皮各40 g,25 g干姜和20 g的甘草。

2.2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主要以补液、强心和保持营养为主。把1 000 ml的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加入到1 500 ml中的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再把50 ml的维生素C溶液加入到200 ml的50%葡萄糖溶液之中;浓度为20%的安纳加200 ml注射液中加入50 ml的维生素B1注射液把这些混合在一起后进行静脉注射。

3 病例

2013年10月,笔者收治了村上王某家的一头发病的黑牛,这头黑牛已经经过村上兽医的诊治,但多天治疗后仍然没有明显成效。黑牛主人王某描述,这头病牛在生病前淋过雨,且一直在田地劳役后暴饮过冷水,且经常在水里作业,而后突然发病。患病后黑牛的主要症状就是,精神萎靡,心情表现比较沉闷、抑郁,全身疲乏无力,出现倒地不起的现象。身上的皮毛竖立,不仅腹泻不止,且出现了肛门失禁现象。病牛一直在出汗,且汗流不止。眼球也呈现下陷,食欲不振,反刍停止。经过测量,病牛的体温下降到了36.8℃及以下,脉搏跳动约为60次/min,且脉搏摸起来微弱、无力。测量呼吸则为25次/min。经过各项诊断被确定为牛脾气下陷证。治疗方法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治疗原则为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涩肠止泻以及升阳举陷。西药的治疗主要是帮助病牛补液、强心和保持营养。中药配方为:炙黄芪80 g、党参、大枣、焦白术和炒山药各60 g,肉豆蔻、煨诃子以及芡实、乌梅均为50 g,浮小麦、吴茱萸和麻黄根各45 g,再取升麻、柴胡和陈皮各40 g,25 g干姜和20 g的甘草。使用方法为:把这些中药药材用水煎服,每天一剂给病牛服用,连服两剂后,病牛的各项症状均会减轻,流汗、腹泻等均停止。体温也上升到了37.2℃,脉搏恢复到65次/min,呼吸为30次/min。达到这样的效果以后,不用更改中药药方,继续给病牛再服用三剂药物,三剂过后,病牛开始少量进食,也开始逐渐喝水。然后继续用上述的中药方子,不过要去除掉乌梅、煨诃子、麻黄根和浮小麦,然后再加上40 g的苍术、枳壳和草果,再连用两剂。西药治疗方法主要是把1 000 ml的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加入到1 500 ml中的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再把50 ml的维生素C溶液加入到200 ml的50%葡萄糖溶液之中;浓度为20%的安纳加200 ml注射液中加入50 ml的维生素B1注射液把这些混合在一起后进行静脉注射,连续注射3 d。上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均要连续进行一周的治疗,等到病牛恢复正常以后再进行回访,回访发现病牛没有再复发。

4 总结

在中兽医的范畴上认为,牛脾气下陷证是属于中气虚类的虚证。在对于其的治疗过程中应该以补气益气、提升益气为原则[2]。中药药方中的党参主要的功效就是补充益气,帮助脾胃功能的恢复;而黄芪则是具有补气升阳,帮助病患止汗等功效;山药则是可以对腹泻有巨大作用,可以健脾还能强健肺和肾;大枣虽然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但是它的功效也不容小觑,主要是起到补脾益胃的作用,对于安神、补血、提升中气等均有一定的疗效,还能缓和其他药物的药性;煨诃子主要对于止泻有很好的功效;而肉豆蔻则也是止泻,同时还能够提升补气;乌梅和芡实均是对于止泻有作用。第二次加入的吴茱萸是帮助胡病牛止痛的,能够驱散病牛体内的寒气,还能帮助病牛止吐;升麻和柴胡则是升举病牛的阳气;干姜可以通脉;麻黄根和浮小麦则主要是帮助治疗病牛的多汗、气虚;再加上甘草可以帮助病牛补脾、调和各种药物的属性。西药则起到了补液、强心和保持营养的作用。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互相配合、各自互补,对于治疗患上脾气下陷的病牛起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要从根本上解决牛患上脾气下陷证,就要在平时合理使用牛进行劳作,在下雨天尽量不要让牛在田地耕作。

本文的中西医联合治疗牛脾气下陷证,经过真实病例证明了在经过一个礼拜的治疗后,病牛恢复正常,等到病牛恢复正常以后再进行回访,回访发现病牛没有再复发。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值得在兽医治疗牛脾气下陷证中使用。

参考文献:

[1]崔银山,吕强,毛观江,等.中西药结合治疗牛脾气下陷证[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1,(13):58.

[2]刘群英.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虚证作用机制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99-801+804.

(编辑:赵鹏飞)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799X(2016)07- 0040- 02

作者简介:刘海军(1978-),男,甘肃陇西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及兽医诊疗工作。

猜你喜欢

中西药治疗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湿疹的病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中西药治疗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